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的基本概况

如题所述

1987 年成为世界银行首批贷款学校。1991 年被评为首批省级重点职中。1996 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中。1998 年,被定为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研究中心。2000 年复评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职高)。2001 年定为首批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2002年计算机 及应用专业评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广东省唯一一所)。2003 年评为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首批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软件“软件蓝领方向”)。2003 年,学校 被评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003 年定为承担教育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办学规模大、师资力量雄厚、设备配套完善、办学整体实力强的中等职业学校。 该校地处江门侨乡,江门市是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城市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试点市和首个亚太经合组织促进区域性经济可持续发展计划试点城市。从我市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急需大量受过计算机培养的各种层次的人才从事各行业的工作。预计未来 3 至 5 年江门五邑地区计算机初、中级人才需求量超过 1.2 万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和网络人才将持续大量需求。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部委办公厅联合下发通知(教职成厅 [2003]5 号)要求,承担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是该校未来 3 至 5 年的重要任务。 该校在发展过程中以师生的能力为本,注意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学校以创建“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为契机,注意加强内部管理,印发《江门市第一职中教职工工作手册》,严格落实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收到良好成效。
1988 年起,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工作的暂行规定》,实行校长负责制,率先在本地区职业学校中开展人事制度改革。根据《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和上级有关要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对全体教职员工实行岗位人员聘任制,明确校长、主任、教职员工的职责。
该校从 2000 年起实行岗位工资。 2004 年,全校教职员工实行年薪制,学校及时制定《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绩效工资分配(试行)方案》, 完善分配及
奖励制度,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校各项工作, 在教育、教学、科研、竞赛等各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2005 年,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江门市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江办发 [2005]7 号)和《江门市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江府办 [2005]48 号),结 合学校情况,制定了《江门市第一职中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实施工作方案》。制定该校工作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和聘用条件,聘用实施方法和程序,根据学校实际需要设置岗位,以岗定人,竞争上岗,聘用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
实行岗位责任制后,实训中心的所有实验实训室均有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学校订立了细致而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制定了《计算机中心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制度》、《计算机实验室守则》、《计算机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事故处理及救护措施》、《教职员工奖惩条例》等。学校与实训中心及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逐层签定《岗位责任书》,确保管理落实到位,使学校随时掌握各个实验实训室的使用情况。要求每个实验实训室严格执行规范的章程,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 长期以来,该校是江门市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的 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市委、 市政府坚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大力推进 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 把职业教育纳入地方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部署中去,始终坚持对全市职业教育加强统筹、政策扶持、整体推进。经过二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市职业教育已构建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主体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培训并举的地方职业教育体系。
市政府根据职业教育发展各阶段的实际与需要,适时地制定系列相关政策,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与投资渠道等方面予以政策性的规定。 例如, 1995 年市政府出台了全市大中企业与各类职教协作办学的有关政策,在学生实习、 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企业担负起必要的责任。市经委属下 20 多家企业与该校每年召开一次联合办学会议,分析就业市场形势,提供未来人力市场信息,论证专业发展方向,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8 年江门市出台了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范了劳动就业市场,为各类职校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1 年江门市委、市政府签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2003 年省政府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上级政府部门先后制定多项配套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和提供有力保障。
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和江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先后多次莅临该校指导工作,对该校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方针,加快我国软件产业发展。 2003 年《江门市“十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信息化水平”的奋斗目标是把信息化综合指数提高到 54% 。我市专门制定了信息化发展计划。
在被国家列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后,市政府很快制定并 实 施“三三五”信 息化建设发展战略,其中计算机信息网建设、软件园的修建、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 及“ 5 e工程” 成为发展重点。
为了加快江门的信息化进程,江门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 2003 年出台的《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优惠政策》等,江门地区未来的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国家信息化城市”这一主线进行。这为该校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的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
该校每次申报国家级、省级计算机重点建设专业(点)都得到市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省教育厅、市政府及市教育局除了给予该校政策支持外,还不断加大对该校的资金投入。学校征地扩建、环境建设、校舍建设和实训实验设备购置都得到上级给予的直接支持。
近两年,政府部门在该校实训中心的建设和购置设备的投入在 2000 万元以上。政府部门对投入学校的资金设立专项帐户,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进行采购结算。 近几年,该校扩建、改造和新建了模拟网络实验室、远程教学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多媒体 CAI 制作室、 PLC 网络自动控制实验室、现代通讯工具维修实验室、财会模拟实验室等,装备了 12 个计算机房、 3 个多媒体机房、 10 个多媒体教室等。适用于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实验室有:软件开发实验室、网站网页设计室、多媒体设计室、图形图像实验室。学校现有计算机 1100 台(其中:奔腾Ⅳ 1.8G 以上配置的计算机 532 台,奔腾Ⅲ、赛扬Ⅲ的计算机有 366 台,其余计算机均为赛扬Ⅱ),。
为扩大该校建设规模,确保该校在全省中职学校的领先地位,更好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在 2005 — 2007 年发展规划中,政府部门拟投入该校 3000 万元,兴建 2 幢学生宿舍楼、 1 座师生食堂、 1 座图书馆,完善办学设施设备,满足创建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