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法的种类有哪些?在创新过程中如何应用这些技法?
一、创新技法的种类
国内外创造学家通过对大量成功创造创新案例的深入分析、归纳、总结,提出了具有规律性的方法和程序。日本出版的《创造技法大全》总结了300多种创造技法,其中常用的有100多种,最常用的约30种。这些方法和程序对于从事创造创新活动的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初学者更是如此。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局限性和适应范围。为了便于学习使用,人们对其进行了分类。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1. 三分法
日本创造学会会长高桥诚先生,把创造技法分成三类:
(一)扩散发现技法:主要是寻求问题所在,再提出设想。
- 自由联想技法
- 强制联想技法
- 类比发想技法
- 特殊发想技法
- 问题发现技法
- 面谈技法
- 收集情报工具技法
(二)综合集中技法:主要是收集情报,或者用于依照顺序来解决问题。
- 一般综合技法
- 卡片式综合技法
- 技术开发技法
- 销售技法
- 预测技法
- 计划技法
(三)创造意识培养技法:为解决各种问题而培养创造意识的方法。
- 集中精神技法
- 协商技法
- 心理剧技法
- 思维变革技法
2. 二分法
按参与人数和思维方向将创造技法分两类:
- 个人技法与集体技法
- 个人创造技法:指单独的创造者即可实施的方法,如缺点列举法、自由联想法、卡片法等。
- 集体创造技法:指通常由若干创造者共同实施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法、综摄法等。
- 扩散技法与集中技法
- 扩散发现技法:能使创造者充分展开想象,进行思维扩散,在产生大量设想的基础上诱发创造性设想的一类创造技法。
- 综合集中技法:在搜集情报信息的基础上整理、筛选,或在大量创造性设想的前提下分析比较,从中作出有效选择的一类创造技法。
3. 按创造发明过程分类
创造发明过程一般包含三个阶段:选题、寻找解决方法、完成。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创造技法。
- 选择发明课题
- 主要创造技法有
- 寻找解决课题的设想
- 试误法:通过不断选择各种解决方案来解决课题。
- 联想、想象、发想法:让思维无拘无束地处于高度自由状态,以产生大量新颖的解决问题的设想。
- 分析逻辑推理法:目前最盛行的创造方法之一。
- 程控法:控制创造发明者的思维方向,让思维按照严格的程序或步骤去解决课题。
二、创新技法的作用
创新技法是创造学家根据创造性思维发展规律和大量成功的创造与创新的实例总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它的应用既可直接产生创造、创新成果,同时也可启发人的创新思维,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实现率。
三、创新技法的选用
科技创新通常需要进行科学试验,试验存在成功与失败的两种可能性。但不去进行试验研究,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就等于失败。因此,要敢于创新,争取成功。一般而言,事物总是可以被认识的。相信试验研究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创新,"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为成功之母"。不成功时,有时试验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细致、尚未找到最佳的闪光点,有时需要换一个思路,改变一下创新方法,上述各种方法可供选择、参考、灵活应用、组合使用,有时虽已见效、但不完善,需要改进,有时需要管理机制保证,否则成功就会成为昙花一现。
例如,头脑风暴法的选用:
头脑风暴法是美国创造学之父奥斯本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在韦氏国际大字典中被定义为:一组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按其英文字头(brainstorming)又称为BS法。
1. 实施步骤
- 准备阶段:提出问题、组建小组、通知会议内容、时间、地点
- 热身活动:为使会议活跃,会前可作一些智力游戏、讲幽默小故事、作简单的发散思维练习等活动
- 正式开会,明确问题,简单明了
- 自由畅谈,主持人坚持上述原则
- 会后收集整理设想、提案
- 未达目的,重复上述过程
- 评价选出最佳设想、方案
四、结束语
创新的主体是全民。自主创新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紧密相联。自主创新既有质的飞跃,也有量的变化;既有内容的更新,也有形式的改变。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自主创新,各种小发明小创造也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要有自立的勇气,创新的精神。无论是认识创新还是实践创新,无论是大的突破还是小的改进,都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