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之后的皇帝有哪些

名字及帝号

乾隆前面的皇帝是他爷爷康熙,父亲顺治,他后边选了十五子永琰当皇帝,就是嘉庆皇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6

1、颙琰(嘉庆皇帝)

嘉庆是清朝的一个年号,在乾隆之后,道光之前,共计25年。

1795年10月3日,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立爱新觉罗·颙琰为皇太子,并下令从1796年2月9日开始改用“嘉庆”年号。

1796年2月9日(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清高宗传位给颙琰,正式退位,颙琰正式即位。

爱新觉罗·颙琰就是清仁宗嘉庆皇帝。1820年9月2日(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清仁宗驾崩。

2、旻宁(道光皇帝)

道光(穆麟德:doro eldengge,太清:doro eldengge;西里尔字母:Төр Гэрэлт)是清朝第八位、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1821年2月3日——1850年2月25日)。清文宗即位沿用道光年号(1850年3月9日——1851年1月31日),次年改元咸丰。

旻宁在位期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奕詝(咸丰皇帝)

咸丰(穆麟德:gubci elgiyengge,太清:gubqi elgiyengge;西里尔字母:Түгээмэл Элбэгт)为清朝第九位、清军入关后第七位皇帝清文宗爱新觉罗·奕𬣞的年号,后来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沿用,直至改元。

清文宗自咸丰元年正月初一日(1851年2月1日)使用该年号,至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驾崩,前后共十一年。

1861年11月11日(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日),清穆宗登基,沿用该年号至1862年1月29日(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4、载淳(祺祥皇帝)

祺祥是清穆宗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不过未及改元就已经被取消。

5、载湉(光绪皇帝)

光绪是清朝的倒数第二个年号。

第十一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第九位皇帝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在位期间始终使用“光绪”年号,起止时间为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即位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驾崩,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戊戌政变、庚子国变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06

1、嘉庆帝

嘉庆是清朝的一个年号,在乾隆之后,道光之前,共计25年。1795年10月3日,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立爱新觉罗·颙琰为皇太子,并下令从1796年2月9日开始改用“嘉庆”年号。

2、道光帝

道光是清朝第八位、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1821年2月3日——1850年2月25日)。清文宗即位沿用道光年号(1850年3月9日——1851年1月31日),次年改元咸丰。旻宁在位期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咸丰帝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年号咸丰。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原为庶子,后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秘密立为储君。

4、同治帝

同治是清朝第十位、清军入关后第八位皇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共使用十三年。自1862年1月30日(同治元年正月初一)开始使用,至1875年1月12日(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同治帝驾崩为止。

5、光绪帝

光绪是清朝的倒数第二个年号。第十一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第九位皇帝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在位期间始终使用“光绪”年号,起止时间为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即位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驾崩,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戊戌政变、庚子国变等。

6、宣统帝

为清朝第十二位、清军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年号,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溥仪登基,次年(1909年)改元“宣统”。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清政府代表经过南北议和后,于1912年2月9日向清政府递送了有关清帝退位优待条件的修正案;隆裕太后代表清廷认可了这一条件,并于2月12日以太后名义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退位。根据优待条例,“宣统”年号停止使用。

1917年6月底,在张勋的拥戴下溥仪于1917年7月1日第二次登基,通电全国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06

1、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在位二十五年(1796-1820年在位),年号“嘉庆”。

颙琰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被乾隆帝秘立为皇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清高宗禅位于颙琰,但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

2、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蒙古称之为托尔格勒特汗,年号道光,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旻宁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

3、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

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年号咸丰。

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原为庶子,后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秘密立为储君。

4、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

5、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年号“光绪”。

6、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

清朝末代皇帝,字曜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8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06

在乾隆帝之后还有六位皇帝继位,分别为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

1、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颗琰,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曾被秘密的立为未来的储君,之后又公开立为皇太子,受弘历内禅即位,其生母是我们熟知的令妃娘娘。

2、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即位,在位30年。

3、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辞,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即位,在位11年。

4、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5、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活,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轘之子,和同治皇帝一样被慈禧掌权,成为傀儡皇帝。

6、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被慈禧册立成皇帝,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直到被驱逐出去。

扩展资料

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

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乾隆帝在位期间,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