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应提折旧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如题所述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应提折旧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实际净残值。

一、年限平均法介绍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旧的方法。按年限平均法所计算的每年的折旧额是相同的,因此,在各年使用资产情况相同时,采用直线法比较恰当。年限平均法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

二、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

1、年折旧率=(原值-预计残值)÷原值÷预计使用所限×100%

2、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3、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

4、折旧额=固定资产价值×月折旧率

三、计提折旧介绍

计提折旧是公司财务处理时,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是未实际支付的折旧费用。计提折旧时需要区分会计期间和折旧期间,两者所指的期间不一定相同。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

年限平均法的适用条件和缺点

一、年限平均法的适用条件

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内各期负荷程度相同,则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用,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合理的。

但是,如果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内各期负荷程度不相同,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时,则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与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不相符。

二、年限平均法的缺点

平均年限法忽略了折现因素,按直线法计算的净利,会给人们以投入资本总额的收入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

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修理费越来越多,到资产的使用后期修理费和折旧额会大大高于固定资产购入的前几年,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额和利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