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在什么时候用?

如题所述

1、“的”: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前面的词语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前面的词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代词等。

结构形式: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2、“地”: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前面的词语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后面跟的通常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结构方式: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3、“得”:用在谓语后面。前面多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形式: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扩展资料:

“的、地、得”的用法补充说明:

1、如“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大多数情况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的”、“地”、“得”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结构作用时,都读作“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所以非常容易发生混淆。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比如: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07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09
得”:用在谓语后面。前面多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
第3个回答  2020-01-05
第4个回答  2020-10-3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