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无差异曲线消费预算线推出需求曲线,简单讲一下推导过程?

如题所述

前提问题:

(1)、序数效用论对于消费偏好的三个假定:

偏好的完全性——消费者一定可以确认自己两个商品的偏好(A>B,A<B,A=B,三者中的一种)

可传递性(若A>B,且B>C,则必有A>C)

不饱和性(东西越多越好)。

(2)、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指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商品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们从中得到的效用程度却是相同的。假定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X1和X2,则这位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通常如下图所示:

主要观察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就好,数轴上的数字仅仅是例子。

注:无差异曲线有以下特征:1、同一个坐标轴中两条无差异曲线中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商品组合是无限的,所以无差异曲线也有无数多条,只是没画出来而已);2、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4、同一坐标轴下没有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会相交。

(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1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2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具体公式如下:


(4)预算线的概念: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I和商品的价格P1和P2(假定这个消费者只消费商品1和商品2两种商品)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我们比较容易得出预算等式:P1X1+P2X2=I,商品1的价格P1乘以商品1的消费数量X1,加上商品2的价格P2乘以商品2的消费数量X2,正好等于消费者的收入I,收入也可以看成这个消费者的消费预算,故称之为预算方程。

图中的AB直线就是在既定收入(I)和两种商品价格(P1、P2)前提下的预算线


(4)预算线的变动(与题主有提问的点有重要关系)

由上面0(4)-1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确定一条预算线(或者说决定一个预算方程)的参数有三个:消费者的收入,商品1的价格P1,和商品2的价格P2。也就是说,只要这三个参数既定,我们就能确定唯一的一条预算线。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当这三个参数里的其中一个发生了改变的话,预算线的变动将会是怎样的:

一、当消费者收入I变动时:

因为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故消费者收入的变动会使预算线平移,收入增加向左平移,收入减少向右平移。

二、当商品1的价格P1变动时:

商品2价格P2和收入I不变的情况下,商品1价格P1的变动将改变预算线在X1轴上的截距OB。若P1下降,OB会增加到OB&#39;,若P1上升,则OB会变化到OB&#39;&#39;。(因为OB的长度|OB|=I/P1)

三、当商品2的价格P2变动时:

商品1价格P1和收入I不变的情况下,商品2价格P2的变动将改变预算线在X2轴上的截距OA。若P2下降,OA会增加到OA&#39;,若P2上升,则OA会变化到OA&#39;&#39;。(因为OA的长度|OA|=I/P2)


(5)、消费者均衡(消费者最优购买行为)

如下图所示,在消费者的预算I、商品1的价格P1、商品2的价格P2既定,也即预算线AB确定的情况下,消费者会选择消费预算线AB与无差异曲线U2的切点E(X1*,X2*)的商品组合。因为在这个点上,消费者能在预算约束条件下获得最大效用。为什么?因为坐标轴里其他的点只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预算小于或等于E点的消费组合(即AB线上的点及AB线下方的所有点),效用水平没有E点高;

二、效用水平大于或等于E点的消费组合(即U2预算线上的点以及预算线右上方的所有点),消费者都消费不起(因为都在预算线外)。

三、效用水平小于E点,消费者又消费不起的点,体现为AB线右上方,U2线左下方的区域,这些消费组合就是俗称“又贵又不划算”的消费组合了。

正题分割线。

在简略阐明了上述前置知识以后,可以正式回答题主的问题了。


要搞懂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关系,只需要搞懂价格消费曲线的概念以及推导过程就好。


先看价格——消费曲线的概念: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不知道大家读到这里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价格——消费曲线的概念,跟上面的预算线的变动的中的某两种,很有关系?

没错,这正跟价格——消费曲线的推导息息相关,请看下图:

图(a)展示了一条价格——消费曲线的诞生过程。我们假设消费者的收入I以及商品2的价格P2不变,变动的只是商品1的价格P1。


所以当商品1的价格为  时,预算线AB与无差异曲线U1相交于均衡点E1点,在E1点消费者的效用达到了最大化。我们可以注意到,此时E1点的横坐标  ,就是当商品1的价格为  ,消费者会消费的商品1的数量。


在商品2价格P2不变,消费者收入I不变的前提下,当商品1的价格下降到  时,预算线AB将变动为AB'(参考前置知识:预算线的变动),并与无差异曲线U2相交在新的效用最大化均衡点E2。而此时消费者会消费  个单位的的商品1。


同理,在商品2价格P2不变,消费者收入I不变的前提下,当商品1的价格再次下降到  时,预算线AB将变动为AB'',并与无差异曲线U3相交在新的效用最大化均衡点E3。而此时消费者会消费  个单位的的商品1。


最终我们将E1、E2、E3三个均衡点连接起来,就能得到一条价格——消费曲线。

(PS:在假设P2和I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找到无数个不同的P1来考察预算线的变动从而得出无限多个均衡点E,在上面的推导过程中我们只选取了三个均衡点E1、E2和E3来进行讨论)。


不知道看到这里,再加上上面图(b)的剧透以后,聪明的题主有没有自己发现了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关系了呢?


没错,我们只需要将商品1不同的价格(如  )与消费者的对商品1的消费数量(如  ),一一对应地放在一个坐标轴里头,就能得到一条消费者对于商品1的需求曲线啦!所谓的需求曲线,是在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其他商品价格既定不变的前提下,一个消费者为了获得最大化效用,由某种商品价格所决定的,消费这种商品的数量曲线(即X1=f(P1),商品1的消费数量是商品1的价格的函数)。同样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吉芬物品,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它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5
1、无差异曲线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商品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们从中得到的效用程度却是相同的。
2、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消费者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3、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其中需求量是不能被观测的。需求曲线可以以任何形状出现,符合需求定理的需求曲线只可以是向右下倾斜的。 需求曲线通常以价格为纵轴(y轴),以需求量为横轴(x轴),在一条向右下倾斜、且为直线的需求曲线中,在中央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一,而以上部份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一,而以下部份的需求价格弹性则小于一。
应答时间:2021-03-1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智能问答
第2个回答  2020-03-30
5 怎样用无差异曲线消费预算线推出需求曲线,简单讲一下推导过程?
第3个回答  2020-03-30
怎样用无差异曲线消费预算线推出需求曲线,简单讲一下推导过程?
金融 微观经济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