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为什么自称“中华?

如题所述

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汉朝以后,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至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应运而生。虽然“华”、“中华”、“中华民族”这些族称之间小有差异,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即指定居于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

“中华民族”的“华”肇始于中国历史上五帝时代之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华”。“五帝”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时代。五帝时代的“帝”即部落联盟首领。“舜”是谥号,即死后所进的尊号。。

“中华”一词,起源于魏晋。当初,“中”即中原,“华”即“衣冠华族”,“中华”作为一个地域名称,是相对于边陲“四夷”而言的,主指汉族居住区。《晋书?桓温传》载温上疏称:“自强胡凌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又《三国志?诸葛亮传》有云:“若使(亮)游步中华,骋其龙文??”在这二处,“中华”都是指中原地区。到了唐代,“中华”常用作族称。如《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八载,贞观二十一年五月,唐太宗总结其成功要领“五事”之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里,“中华”显然是族称,主指汉族。“中华”二字用于政治口号中,大概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他在吴元年(1367)十月命徐达率师北伐,发布檄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又说:“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在这里,“中华”既是族称,又指中原地区。“中华”再次用于政治口号中,是在清末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不过,在这里,“中华”不仅指中原地区,而是指全中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