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操纵财务报表的招数?

如题所述

很多做企业的朋友的知道,公司一般在对财政、税务、对内和对外准备了不同的帐。

比如,信托计划的交易对手作为融资方和被投资方,时常会有财务造假的冲动,若在尽职调查中未能及时发现,导致对其资产实力、收入还款来源产生误判,可能对信托项目造成毁灭性打击。这里归纳实务中遇到过的企业十种常用报表操纵方式及其对信托尽调的影响,并提出应对建议。

一、“ 嫌贫爱富” ,操纵合并报表范围和科目

操纵方式:自然人名下的民营企业,常以自然人控股的方式持有旗下的各家公司,但自然人是没有报表合并的责任的,部分合并报表“ 嫌贫爱富” ,仅选择合并有利润的企业,以隐藏部分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公司;甚至只合并部分企业的利润表,不合并资产负债表等,使所谓“ 合并报表” 展现得优良。

应对建议:对财务报表首先要关注企业报表的合并范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除本公司财务报表外,若目标公司有子公司或能对其施加控制的公司,除该公司在清理、破产或不能控制外,都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将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不得从隐藏亏损等角度出发而选择性地合并。

二、“ 乾坤大挪移” ,转移现金流科目

操纵方式:现金流和税收是企业较难作假的两大科目,也是尽调所关注的重点。企业的收入容易虚增,但现金流量表受期初、期末的真实货币资金数影响,较难操纵。正因为“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 是较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反应了企业通过正常经营的偿债能力,因此,存在企业将部分明明属于“ 融资” 甚至“ 投资” 的现金流入,转入到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中,虚增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情况。

应对建议:1.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应该等于:当期营业收入数+ 应收账款减少数- 应收账款增加数+ 预收账款增加数- 预收账款减少数。若不等的,应询问其原因。2.关注“ 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 ,此处一般是营业外收入,不应该太大,若数额过大的,应询问其构成,是否是从投、融资流入中转入的。

三、“ 账外设账” ,私藏小金库或借贷款

操纵方式:国家三令五申严令禁止账外设账,但总有一些采用虚列费用等多种方式,套取资金,另行设账,以记录不法经济活动。主要方式有:账外现金账和银行存款账,即小金库账;账外资产账,即小仓账;账外负债账,即民间借贷而来的资金,再通过股东借款形式,一笔金融;账外成本、权益,利润账等。

应对建议:通过报表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往来款的分析,对交易对手实际控制人、财务人员进行访谈等方法来发现蛛丝马迹,结合企业所在行业的经营风险、企业的控制环境、管理当局的诚信程度来综合分析。

四、“ 寅吃卯粮” ,通过应收款挂账虚增收入

操纵方式:通过应收款挂账的方式虚增企业收入;通过以收据代替发票这种手法经常用来偷逃税款。

应对建议:对于企业的此种操纵方式,可以通过抽取企业某月记录收支的主账户的银行流水单、取得纳税申报表,倒算税率和收入的比例关系。特别的,对于房地产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签核实去化率的真实性等方式验证

五、“ 变相融资” ,通过售后返租、租金回报承诺方式促销

操纵方式:在房地产商铺销售中,通过承诺未来几年的年化收益,实现变相融资的目的。为规避相关法规的限制,一般采取项目公司签署售房合同,同时由关联的物业管理公司签署一份委托经营合同,在此合同中承诺每年的租金回报,来达到一个快速销售的目的,使前期收款金额大,但实际导致企业层面未来的偿付义务,构成企业层面整体的或有负债,在信托期内也有偿付义务。商铺售后包租投资风险极大,在漫长的包租期中业主包租租金回报并无保障。一些开发商会在收到购房款后转移资产,导致商铺很难正常运营,购房者无【《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采取返本销售或者变相返本销售的方式销售商品房。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采取售后包租或者变相售后包租的方式销售未竣工商品房。” 】法正常收到租金,甚至有的项目通过售后包租进行非法集资。风险隐患包括:一是可能存在欺诈,开发商在以所开发的商品房屋为担保取得银行贷款的同时,向购房者销售该项目,有的甚至是携款逃匿;二是开发商融资或变相融资后,将资金挪用到别的项目上,一旦项目运作的某一环节出问题,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三是项目建成后经营不善,无法达到预期的收益水平,没有现金流兑付等

应对建议:售后返租本身是一种促销方式,在本身合规前提下,不能影响信托对资产售价的判断。1.通过明访、暗访售楼部,电话咨询,查询网上推介信息,了解是否存在上述情况。2.若存在,查看周边可比楼盘的售价,了解去除售后反租这部分虚高部分后,真实的售价和资产价值。

六、“ 打肿脸充胖子” ,通过评估等方式虚增资产

操纵方式:包括直接虚增土地成本和通过评估增值增加资产价值、通过虚增投入的方式增大自有资金投入比例,同时夸大自身资产数额。

应对建议:1.土地款:取得土地成交确认书、出让合同、土地款支付凭证和相应的税费完税凭证,汇总加计总金额与入账金额一致。参照对比周围类似容积率、用途的土地的成交价格,评价土地评估价值的合理性。2.工程款:取得项目总包合同项下的三方(施工方、业主方、监理方)签章确认的工程进度表,查看对应的存货科目是否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结算工程进度并按照结算工程进度和未付款的差额确认应付账款?3.形象进度:核实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总投入与对应期数的目前投入比例关系,是否符合项目的形象进度;核实工程计划进度表和现场实际进度表是否相符。取得最新的三方的工程进度确认单,和已付的工程款票据核对,未付部分是否计入了应付工程款,核实大额的工程款支付凭证与目前计入存货的金额是否一致。

七、“ 左手倒右手” ,通过关联企业交易转移资金

操纵方式:对于成立后的房地产信托,企业的施工总包方可能是企业的关联方或长期友好合作方,在用款审批时,可以通过施工方转移信托款,以付工程款的形式转移资金,用于其它用途。

应对建议:了解企业的施工方是否有表面关联关系和背后的私人关系,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不得挪出。

八、“ 藏污纳垢” ,往来帐中放置大额民间借贷

操纵方式: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这两个会计科目分属资产、负债科目,常被称为报表里的“ 垃圾堆” ,很多虚假、难以正常安置的科目都被转入这两个科目中,一些民间不合法借贷也易出现在此,对其过于庞大的数额应格外小心。当然更多时候是不会入账,或只入到自然人股东账上,自然人股东再借入企业。此外,企业也会利用其他应收款来虚列费用,把一些成本费用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作为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以此虚增利润。还有企业直接通过应收、应付款长期挂账,购销双方彼此渔利,实际已构成一笔有息拆借。

应对建议:1.取得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这两个会计科目的明细,查看是否有重大、难以解释科目,如“ 工会款、对自然人的大额款项等等” ,是否因民间借贷产生;2.是否有同时对某单位的其他应收、其他应付未抵消以靠此虚增负债;3.查看长期挂账的原因,追踪至其发生时的原始凭证,以确定其真实性。

九、“ 假股真债” ,通过资本公积放置民间借资款

操纵方式:对于部分民营企业,存在所有者权益中的股本较小,而资本公积较大的情况。一般会解释为股东从避税和减资方便,以资本公积投入,但部分企业存在实际为民间集资、联建方的借贷投入形式进入,这不仅不是企业的一笔权益,反而是一笔负债。

应对建议:1.查看股东投入凭证、银行进帐单,确定表面的资金来源是股东形式上投入;2.更要通过与股东或管理层当面沟通、其他渠道的综合了解打听,了解股东是否有此实力投入上述资金,其投入的资金来源和资产产生方式;3.若对上述调查产生怀疑的,应委托律师调查当地融资环境、股东的个人真实资产情况、是否有民间借贷在公安机关立案等。

十、“ 混淆使用” ,成本法、权益法混用以虚增利润和资产

操纵方式:有些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拥有控股权,但其收到被投资单位分来的现金股利时,却以成本法核算,转入了投资收益,造成虚增利润。

应对建议: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外投资比例达到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20%以上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当收到应分得的股利时,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一些企业为了完成利润计划,将收到的股利直接增加投资收益,此处在尽调中应进行调减。

-版权声明-

本文为大牛财富原创系列文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很多伙伴在投资的过程中掉进过各种各样的坑,上市公司操纵财务报表的手法也是五花八门,让我们防不胜防,如何识别这些造假手法就显得特别重要了。首先财务报表有三张,分别是利润表(也叫综合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其中利润表是很多投资者最关注的表,同因为因为权责发生制也是最容易造假的一张表。这里有一些简单的辨别方法供大家参考:


1.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什么是应收,说人话就是“白条",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给人家了,钱没收来,正经的公司自然是不愿意这么做的,但偏偏有些公司心怀鬼胎,故意把自己的产品送上门去还不收钱,因为权责发生制的财务准则,这部分白送给人家的产品相对应的额度却会被计入收入项,看起来营业收入很高了,造成公司业绩欣欣向荣的假象,其实,辨别方法也很简单,我们可以去资产负债表中查看应收账款,如果你发现连续几年应收账款的增加都大于营业收入的增加,这时候你就要小心公司在玩的“猫腻”了。

              

2.看存货。存货在财报中会被记为资产项,所以有些“不正经'的公司会大量生产产品,也不管卖不卖的出去,卖出去最好,卖不出去就计入存货,于是资产负债表就好看了,会看起来公司好富有,资产好。辨别方法和上一条类似,比较几年的存货上升幅度和营业收入上升幅度,如果连续几年都大,说明公司在无序生产,有操纵报表的嫌疑。

3.看所得税。这一个鉴别方法是借力,什么意思呢,有些公司不是喜欢虚增收入么,好,你操纵报表的手法高深莫测,我一良好公民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我看不出来,那怎么办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看不出来,税务局看得出来啊,那我们就借税务局的力,怎么借?打个比方,一家公司说今年我赚了100万,按例该交15%也就是15万的税,税务局一审查说,你明明只赚了80万,交12万就行了。有的伙伴说,各个行业税率不一样啊,我怎么知道公司该交15%还是25%呢,再说有的公司也许国家大力支持给优惠政策降低税率呢,所以,我们需要对比连续几年的税和利润总额的比例,如何有大幅变化的情况,那就说明这家公司不老实了。

           

4.撤换会计事务所。我们在看一家公司的年报时不仅要看三张报表,也需要看重大事项,上市公司有任何重大事项的改变也需要披露,当你发现一家公司撤换了会计事务所而没有给出明确合理的解释时,你就要怀着一颗警惕之心了,很有可能公司在试图操纵财务报表而和会计事务所有了分歧或者出了问题,无论是或不是,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才不会阴沟里翻了船。

5.关联交易。很多大型的上市公司是集团型的,还有下属的子公司,孙公司,如果你查看一家公司的年报时,发现关联交易的占比非常高,这样也会造成公司业绩一派繁荣的假象,所以关联交易也是辨别公司是否操纵财务报表的重要手段。

             

6.非经常性损益。这一项伙伴们也需要非常注意哦,有时候我们看一家公司财报历年的数据时,会发现某一年的利润突然暴增,于是不明真相的我们眼前一亮,以为这家公司是一批黑马值得关注和投资。但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千万不要忘记去主要财务数据里非经常性损益一栏去看看,为什么利润暴增,也许就是因为公司卖了一些资产而已,有些公司经营不善业绩走下坡路了,但是为了迷惑我们就会通过卖资产的方法提高利润,如果只看表面就容易上了套了。


公司操纵财务报表的手段非常多,又岂是一篇文章写得完的,以上只是一些基本而常见的辨别方法,归根结底,我们要多看书多看公司年报,看的多了就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看得多了就不会只做看热闹的吃瓜群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