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题所述

1、突出重点。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是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基础工作,也是重点工作。首先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
2、补齐短板。突出重点并不意味着平均用力,而是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把有限的资源投放在最需要、最关键的领域、对象和环节。当前民生领域的短板有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安全网不够严密可靠,大城市交通拥堵,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问题较为突出,一部分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生活困难,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学前教育供给不足,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健全、质量有待提高等等。
3、建立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解决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的生产生活难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能只有良好的愿望和空洞的许诺,不能只有一事一议的临时措施,也不能只靠突击式、运动式的工作,必须建章立制,通过完善制度和政策,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给人民群众以稳定的良好预期。一要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4、促进公平。人们常说,不平则怨,不平则鸣,甚至不平则乱。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今天,多方面的发展差距以及许多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是影响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一要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更为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各种非法收入,推动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引导预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6、共建共治共享。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任务。共建共治共享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体现,不仅适用于社会治理,同样也适用于更大范围的民生建设事业。共建、共治、共享三者密切联系。共享是目的,共建共治是途径和方式,共建共治是为了共享,共享必须依靠共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