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合理结局应该是什么

高鹗所续的《红楼梦》中黛玉的结局似乎不合曹雪芹先生的前文发展规律,他更把一部悲剧写成了喜剧。如果您有什么更好的,更合理的设想,请与我分享。(特别是关于黛玉的,在高鹗文中,黛玉似乎逝去得太无力了,这个曾被贾母和王熙凤视为宝玉媳妇首要人选的佳人为何却在宝钗婚夜中病逝?)
六楼的观点不随波逐流——“黛玉,绝不应该是沉水而逝!”,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好!
大家不要有所顾忌,尽管提出自己的见解,您的参与是我最大的快乐!
九楼又谈到了一个北静王,不禁联想起新推出的《红楼梦:林黛玉与北静王》,呵呵!
十楼观点很详尽,并且说得也有道理,十分感谢!
十一楼的观点更加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刘心武的黛玉沉水说,很好!

宝玉梦中在薄命司里看到的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副册已经为我们揭示了主要人物的命运,可以看得出来,绝大多数都是悲剧结局,虽然没有提到贾府的未来,但大家从前几时回也会发现,贾家已经开始出现由盛而衰的迹象了,比如王熙凤管家,很多次已经在典当东西了,家里进的少出的多,而在仕途上,贾赦和贾珍虽然都是世袭,品级不低,但都是闲职,贾政是唯一靠读书上进的,可惜本人资质一般,个性迂腐,所以成就不大,官阶也不高。而元春死后,贾家必然开始衰败,最后即使贾兰靠读书挣得一个功名,也于事无补,这才是白茫茫真干净呢。
元春:不用说,大家都明白,肯定是在盛年就突然去世了。
迎春:嫁了个混账的丈夫,不过几年就被折磨死了。
探春:这个是争议比较大的一个,我认为她是远嫁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远,极有可能是嫁去海外的一个藩国去了,探春的诗体现的非常明显,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而且画上是一个风筝,寓意着一去不回头了。(关于探春的命运,网上有个人写了一部小说,叫《探春后传》,讲的是探春远嫁朝鲜的故事,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可惜没有写完。)
惜春:出家为尼。
黛玉:根据玉带林中挂和图上的一根丝带挂在树上,我们可以认为她是自尽而死,很有可能是因为北静王强娶林黛玉,黛玉不得已才自尽,因为前面已经有两次提到黛玉和北静王有点点联系了,应该不是读者杜撰的,毕竟只提到袭人和蒋玉菡一次,结果俩人真的就结合到一起去了。
宝钗:黛玉死去,顺应形势嫁给了宝玉,可惜宝玉看破红尘了,守寡了。(但有人根据贾雨村的诗句——钗于奁内待时飞分析宝钗最后可能改嫁贾雨村了,虽然这样说来证据不足,但我窃以为宝钗和贾雨村比和宝玉从性格上来说更合适。)
湘云:幼年父母双亡,在叔父家寄居,后嫁得如意郎君,可惜早亡。
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一开始是贾府的内管家,有权有势,后来由于宝钗嫁入贾府,失去了当家人的地位(毕竟他是大老爷那边的嘛,而当家的是王夫人),再到后来不贤良,和往昔恶毒的事件的揭发,被休离。
巧姐:大家都明了的,因为父母失势,再后来贾府遭难,被贾环和王仁卖掉,幸而被刘姥姥救了,嫁给了板儿。关于这一点,八七版拍的特别好,特别是姥姥悲愤的说,回家卖房卖地去,让人很感动。
妙玉:沦落风尘。
李纨: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贾兰博得了功名,可惜无福享受了。
秦可卿:被公公贾珍玷污,或者说两个人关系不正常,含羞自尽。
袭人:贾府败落后,因缘际会嫁给了蒋玉菡。这才叫可叹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呢。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31

紫鹃告诉了黛玉宝玉和宝钗结婚之处,黛玉忍着心中极大悲痛去找宝玉,想看看宝玉是不是真的对她无情。透过窗户,黛玉看到宝玉乐得手舞足蹈,顿时万念俱灰,差点站不稳,一口血吐了出来,在紫鹃的搀扶之下回潇湘馆去,此时的她完全不知道宝玉心中所想,更不知道他们所使的掉包计,只以为是宝玉有负于她。

    回到潇湘馆后,黛玉把手绢和诗稿都翻出,颤抖着把它们丢入火盆中,然后倒在紫鹃怀中,咳嗽着问紫鹃是否愿意跟她出去,紫鹃先是一愣,然后看黛玉,继而明白黛玉是认真的,点了点头,于是他们整理衣物,离开了这伤心之处。贾府的人为了掩人耳目,只说黛玉是泣血而死。

    当晚,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之后,痴病更加严重,只嚷着要找林妹妹,被告知黛玉已死,异常震惊,认为是自己害死了林妹妹,想着自己一浊物,留在这世间还有何用,不如随林妹妹而去,于是来到黛玉曾经吟《葬花吟》之处,口中喃喃自语“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正欲死时,只见一僧一道走来,问宝玉可愿意了却尘缘,落发为僧?宝玉此时已看破红尘,于是随他们而去。

    话说黛玉离开贾府后,或许死了,成了仙;或许遇到神医,将她治好;......给人们留下无限遐想。

第2个回答  2010-07-29
我觉得楼主提的这个问题本来就有问题。说高鹗续书有问题,主要是因为他把贾家很简单写成在贾兰贾宝玉中举之后家族复兴,因此这个结局的整体基调就变掉了,由原来的“好一似食尽鸟投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改成了家道复兴,有惊无险。所以这才是最让人诟病的地方。

至于林黛玉的结局,有很多版本的回答。当然由曹雪芹前面的伏笔我们可以看到林黛玉是为了还泪而来,必定是要死的,也肯定是不能和宝玉在一起的。

至于为什么不能和宝玉在一起,高鹗版本是老太太认为林黛玉太弱不适合宝玉。但是其实从前文我们可以看出,贾母是很中意黛玉的,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外孙女,而且又是从小一起长大,还说这两人不是冤家不聚头。然后楼上有人说了,刘心武那个解释是“人言可畏”,说林黛玉是因为人言离间不能和宝玉在一起。还有一种比较靠谱的解释说是因为元春(她赏赐东西的时候宝玉和宝钗是一样的,可见比较待见宝钗)。

林黛玉又是怎么死的呢?刘心武先生说是沉湖而死,还有说法说是“玉带林中挂”,暗伏人家是上吊而死,当然高鹗说是积郁成疾病死也有一定道理。

其实这个答案永远都没有正解啦。林妹妹是怎么死的,我们只知道她死得很惨,很凄美,而且她打动了无数人。楼主可以广泛参考已有的结局意见,但是最合理的结局肯定是楼主自己的感觉。要是真有所谓的“合理结局”的存在,那帮红学家要拿什么来混饭吃呢?
第3个回答  2010-08-04
关于红楼梦的结局,个人认为87版红楼梦处理得比较好。
其中,对于黛玉的死,交代如下:老太太贾母本意欲将黛玉嫁于宝玉,但是王夫人心中不甚同意,后经袭人挑唆,上报元春请元春为宝玉赐婚(元春是中意宝钗的)。黛玉偶然听到消息后,急火攻心,病重而亡。

对于黛玉是怎么死的,我认为大体上还是病亡。“黛玉焚稿”我认为是出自曹手,凭高鹗的才华,断是写不出这样的字句。有传闻说,“黛玉焚稿”是有原始手稿的,但已残缺不全,故高鹗在原始手稿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了一番。比如说“宝玉,你好。。。”这句对白,我个人认为是高鹗加上去的。

因为黛玉临终前心中也许并没有恨,对待这样的结局她应是更多的无奈。金玉良缘、金玉良缘,她多年来一直担心着,忧虑着,如今不可阻挡地变成了事实,除了无奈,感叹自己身世凄凉之外,她还会有什么多余的恨呢?

焚稿,只是想对自己多年的感情做个了断,感叹自己痴心了这么多年,最后终是竹篮打水一场梦而已。焚稿,是一种告别,告别宝玉、告别自己的感情,人将终了,留着这些情丝在人世有什么用呢?活着的人终将好好的活着,逝去的人就该干净地逝去。

完全是我自己的感受,找个机会抒发一下~
第4个回答  2010-08-02
黛玉绝对不是刘心武所说的沉湖而死。
他的理由是:1.黛玉是绛珠仙子,是神仙死后不会有尸骨.2.黛玉的行为艺术,3.黛玉作<<五美吟>>,有写西施的,西施是死在湖里.
我从后往前去驳倒这些论据.
3.黛玉<<五美吟>>中除西施外还写了昭君,绿珠,红拂,虞姬,那她是不是也要学她们一样远嫁,跳楼,私奔和剑杀呢?书中从来没有透露黛玉有做过这类事.
2.黛玉葬花说:质本洁来还洁去.这是她一生的写照.宝玉把花抖在水中,被黛玉批评,说他玷污了花,在沁芳溪中尚干净,到了园外就漂到臭水沟里了.行为艺术,诗话的生活态度,没错.她连花都舍不得抛在水里,那她会舍得将自己冰清玉洁的身子搁在水里吗?
1.有这样想法的人应该重新看一下书,否则就是连书都不看,胡编乱造了.第一回甄士隐解<<好了歌>>中说得清清楚楚:昨日黄土垄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后句明显是说宝玉和宝钗成亲,前句就是说黛玉的.明明说“送白骨”了,又怎么能说没有尸骨呢?匪夷所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