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古代小吃冰糖葫芦的起源
山楂·形态特征
山楂树
落叶乔木,树皮粗糙,暗灰色或灰褐色;果实近球形或梨 山楂树形,直径1-1.5厘米,深红色,有浅色斑点。
山楂
山楂,蔷薇科山楂属,山楂的抗衰老作用位居群果之首。核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 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药,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起源于南宋,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 山楂 还很冰。
冰糖葫芦·历史故事
在古代的时候,山楂还是当药材来食用的。南宋绍熙时期,宋光宗的宠妃就得了一种怪病,整天都是茶饭不思,时间一长就变得面黄肌瘦,并且浑身无力。
皇帝找到了一位江湖郎中为贵妃治病,他在给贵妃望闻问切之后,提笔写了一张药方:将红糖熬成水以后,然后放入山楂前熬,只要每天饭前吃上3-5粒,连续吃上半个月病就能好。御医按照这个方法,贵妃也坚持食用,想不到半月不到病就彻底康复了。皇上也是龙颜大悦,命如法炮制。而后来这种酸酸甜甜的方子传入到了民间,它也就成为了冰糖葫芦的前身。
山楂·别称
起源古老的山楂,在我国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距今两千年前的《尔雅》中记载的“仇”
(音qiú),被认为是中国早期文献记载的山楂古名。因为明代李时珍根据晋代学者郭璞的注释引述:“《尔雅》云:'仇树如梅,其子大如指头,赤色似柰(音nài),可食。’此即山楂也。”山楂在中国古代又称为猴楂、鼠楂,因为“猴、鼠喜食之”。
山楂·药用价值
山楂的地位之所以能显著提高,与元代朱丹溪、明代李时珍等名医发现了山楂的药用价值有很大关系。《本草纲目》记载:“古方罕用,自丹溪朱氏著山楂之功,而后遂为要药。”中医对山楂的利用,主要用果实。
山楂·古诗词
《相和歌辞·江南曲》[唐]李贺
汀洲白苹草,柳恽乘马归。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酒杯若叶露,玉局型高轸蜀桐虚。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东林寺》[宋]张至龙
满院香风乍熟楂,猴孙抱子坐枯槎。头陀不惯迎宾客,自折芙蓉供释迦。
《题江潮庄壁》[唐]万楚
田家喜秋熟,岁晏林叶稀。禾黍积场圃,楂梨垂户扉。野闲犬时吠,日暮牛自归。时复落花酒,茅斋堪解租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