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草书作品

如题所述

怀素草书作品有十大代表作:

一、《自叙帖》是天下第一草书,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有着“天下第一草书”的美誉,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698字,为怀素自述其生平大略,兼录颜真卿、张谓、戴叔伦等人对其的赠诗成文,作为十大传世名帖,《自叙帖》自唐末五代以来就一直是草书领域的热门法帖,在中国草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影响。

二、《小草千字文》是怀素唯一传世的小草书法真迹,共计530字,被誉为“天下第一小草”名帖,现为著名学者黄锦祥所藏,此帖笔画瘦劲有力,灵动自然,毫无涣散衰颓之状,通幅笔墨奔放流畅,一气贯之蔚为壮观,是古代最珍贵、最标准的小草范本之一,古有“一字值千金”之美誉,故又名为《千金帖》。

三、《圣母帖》怀素晚年通会之作,内容记述的是晋代杜、康二仙女蹑灵升天、福佑江淮百姓的故事,既吸收了王献之的神采、张旭的肥笔,又兼容了汉代草隶之笔于一炉,堪称怀素的里程碑之作,怀素在其中运用了篆书技巧,多用浑圆的中锋,少用笔尖运转,故有气势浩大之处,线条遒劲,富有弹性感觉。

四、《苦笋帖》是怀素传世书迹的代表作,原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贴纵25.1厘米,横12厘米,绢本草书,共两行十四字,文曰“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该帖书法俊健,瘦肥相宜,墨彩如新,直逼二王书风,是怀素传世书迹中的精彩之笔,艺术价值极高,入选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五、《论书帖》现存世有两个版本,内容相近书风各异,一是墨迹摹本,运笔悠然自得,意气平和,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二是碑帖拓本,笔势纵放流畅,神采飞扬,兼有行草韵味,为学者黄锦祥藏本,有业内人士指出,第二版本碑帖很有可能是怀素《论书帖》正文的原作稿本,即是怀素《论书帖》的真迹版本,因此对探索怀素草书的发展轨迹有重要意义。

六、《食鱼帖》,它与《苦笋帖》、《自叙帖》、《论书帖》同为现今存世怀素墨迹的四件作品,此帖内容讲述的是怀素吃不到鱼而生病的事情,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饮酒食肉、洒脱狂放的怪僧,形象,其书法高华圆润,放逸而不狂怪,笔墨精彩动人,使转灵活,提按得当,实为怀素中年以后书法的典范之作。

七、《大草千字文》原本是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编纂的1000个汉字韵文,因其实用性和文学性受到历代书法家们的青睐,怀素的《大草千字文》明显保留了其草书的特点,运笔圆浑洒脱,通篇一气贯注,虽奇纵跌宕而不失法度,有从心不渝之妙,是学习草书必不可少的范本。

八、《四十二章经》是怀素云游雁荡山时,应雁荡精舍住持的请求以擅长的细草书抄写了这部小乘经典佛经,此草书佛经长卷长约3丈,共248行2663字,堪称长篇巨制,受到历代书法家们的青睐。

九、《藏真帖》,全文共6行51字,主要叙述其北上向名家求教书法,特别是向颜真卿学习书法的经历,此帖字体笔法圆熟,章法丰美和谐统一,得钟繇、张旭风神;点画轻逸灵动,顿挫坚实停匀,又得王羲之、王献之遗韵;作品后三行快意书写,显露出怀素“若有所得”的喜悦之感,是怀素草书中的精品。

十、《律公帖》,它与《藏真帖》、《圣母帖》合称藏真三帖,全帖九十多字,以草为主,夹带少量行书,此作既不同于他少年书法的天真烂漫,又不同于晚年的萧散平淡,而是承前启后,自成风神,达到了一定的草书境界,全帖书法气息犹如二王行草,流动畅达,激越昂扬,风流潇洒;结字隽秀,美妙奇逸,龙虎气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