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卢李郑,王谢袁萧,顾陆朱张 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崔卢李郑,王谢袁萧,顾陆朱张说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12家世族。

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东晋会稽(绍兴)是士族的巅峰。
自汉朝以来,最显赫的名门望族莫过于帝王家族。如:彭城刘氏、弘农杨氏、陇西李氏、涿郡赵氏等,其中彭城刘氏——中国古代皇帝最多的家族,所以各地的帝王贵胄子孙与家族也称世家大族即士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7-20
  错了。
  不是崔卢李郑,是‘崔卢王郑’。清河崔、博陵崔、范阳卢、太原王、荥阳郑,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大的门阀氏族。具体的说,这几个都是属于山东氏族集团(崤山以东),比北方另一个氏族集团‘关陇集团’门第要更高。关陇集团兴起是北周灭北齐之后的事了(山东氏族基本上是北齐境内),赵郡李陇西李是唐朝之后才凭借政治势力盖过山东氏族的——然而世人并不买账,在氏族眼里崔卢王郑依然是头等氏族、门第依然高过李唐宗室

  王谢袁萧是东晋南朝的氏族的最高门第,是西晋末年衣冠南渡后在南方的高第(也就是说都是侨姓)。分别是琅琊王(王导、王敦、王羲之、王献之等,不是北方的太原王氏)、陈郡谢、陈郡袁、兰陵萧;然而侯景之乱后四家(其实是当时几乎所有的南朝的侨姓大家)都破败了,陈为隋所灭后就基本灭迹了

  而顾陆朱张则是南方氏族,基本上就是孙策孙权的江东氏族集团一脉
第2个回答  2020-02-26
中古自东汉魏晋讲究士族门第,西晋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东晋王氏衣冠南渡靠和司马睿的私交一时风光无限 北魏魏文帝定崔卢郑王为四大氏族 崔氏仍为北方冠族之首而此时王谢家族已经衰落,至隋唐时期以崔氏为首的四大氏族崔卢郑王修《氏族志》定为天下第一 被李世民勒令改为李氏第一崔氏第三 抬高皇室地位 但并不为民间认同 收效甚微,所以元稹《莺莺传》中张生想娶崔莺莺绝无可能就是唐朝崔氏的真实写照!唐朝四大氏族虽一直被统治者打压 博陵 清河崔氏仍出宰相29人 范阳卢氏和荥阳郑氏各出宰相8人,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母亲皆出名门崔氏望族,出自河东薛氏的盛唐宰相薛元超晚年慨叹:今生最大憾事 未能娶五姓女!河东薛氏虽早已成关中四姓 仍是如此的仰望崔卢李郑王这五姓七望!这七大家族代表了古代士族的巅峰水准,俯望其他同侪,他们到底有多牛呢?曾经的唐朝宰相薛元超说过自己平生有三大憾事,其中之一就是未能娶到五姓七宗家族中的女子为妻,要知道,当时薛氏一族已经与韦氏、裴氏、柳氏三族并称为“关中四姓”,属于社会地位很高的望族了,但是在面对五姓七宗的时候,仍需仰望。
非但身为宰相的薛元超娶不到五姓七宗的女子为妻,就连皇室想下嫁公主都嫁不出去,清河崔氏因为嫌弃大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并非纯种汉人,居然拒绝迎娶大唐公主,如果这样的好事放在其他家族,那肯定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了,然而人家却根本不刁你
难怪连贵为天子的唐文宗想让太子娶宰相郑覃的孙女,但郑氏宁可把孙女嫁给只是当时九品官的崔氏也不嫁唐朝皇室,唐文宗只能发出“民间脩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两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的感慨,能让一国之君如此感慨 由此可见五姓七宗非比寻常的超然地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