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办的学校叫什么名?在哪?

如题所述

1928年上半年,刘尚清辞去东北大学校长职务。8月,受东北保安会委托,张学良将军兼任东北大学校长。深知大学教育乃富强之本的张学良在东北大学的发展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张学良校长的办学宗旨、目的十分明确,“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文化的发展”。1933年,他把办学宗旨说得更明确:“培养实用人才,建设新东北,以促进国家现代化,消弭邻邦的野心”。

为了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学校不仅在招收新生时,严格挑选,而且在课程设置上认真吸收欧美国家名牌大学的经验。诸如,东北大

张学良

学工学院的课程设置,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标准为蓝本的。

对于教材选用,一般都是外国原版教材。课程安排很满,周学时一般高达30学时左右,学校特别重视外语教学和应用,答卷、做题、写实验和实习报告均用英语。

学生在校期间实行淘汰制,月考、期考、学年考试,院长亲临考场,违纪者严惩不贷。成绩不及格者,一律牌示降级,或酌令休学、退学。学生经过多次考试淘汰,毕业者仅逾半数。

学校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务总则、奖学总则、惩戒总则、教室规则、宿舍规则、学生集会规则等等。在制定奖励规则的同时还制定了惩戒规则。同时,学校加强行政管理,组成由校长、副校长、各学院院长、附属中学主任参加的校务会议,处理学校的各项事宜。此外,还制定了教务会议规则、总务会议规则。

张学良校长不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还能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严格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对个别教学效果较差的教授,即使他有较高的学位,也难以滥竽充数,若不称职,即行解聘。甚至校院首长,行为不检,难为师表,亦被免职。

张学良校长从严治校、培养研究高深学术专门人才的思想,在东北大学闪烁发光。从而保证东北大学快速发展,很快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最高学府。

解囊捐资 扩建校园

建校初期,新校舍尚未建立,大学办公室及学生教室暂时占用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校舍。地点在大南关般若寺胡同。由于学校的发展,旧校址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理科的需要。于是奉天省省长公署帮助学校,特函准清室捐助昭陵前白桩以外陵地300余亩,并收买毗连民田200余亩,作为新校址。学校新建的理工大楼是由信谊公司建筑工程处承建,1925年秋竣工。它外形美观,气势宏伟,建筑坚固,当时在全国各高等学校的建筑中很少能与之媲美。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和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完工后,理科、工科迁入新校址,而文法学院仍旧在大南关,故有南校、北校之称。

东北大学新校址地处沈阳市北陵附近,前临新开河,后倚昭陵园,古林参天,幽雅僻静,。新校园占地1000余亩,规模相当宏伟。另外,在北陵附近长宁寺一带有官地210亩,也划拨给东北大学所有,建设大学工厂,作为工学院学生实习、实验之所,并承接外来的机车维修生意。

张学良将军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以后,鉴于南北分校,两校相距甚远,在管理上诸多不便,几经研讨,将扩大东北大学的规划付诸实施,决定向北陵新校园集中。但是扩大校舍所需经费甚基,奉天省无法负担。张学良校长慷慨捐私款100万元大洋,修建文法学院教学楼。为了纪念张校长捐资兴校,特将文法学院两幢教学大楼分别命名为汉卿南楼、汉卿北楼。1930年3月汉卿南、北楼竣工,文法学院和附中迁入新楼。

1928年,张学良校长捐资30万元大洋,为东北大学修建一座可容纳万余人的现代化的罗马式体育场。是年,张学良校长又捐资50万元大洋,增建图书馆、化学馆和实验馆。

从1925年至1931年,特别是张学良将军出任校长后,东北大学先后建成的主要建筑有:文法学院用钢筋水泥建筑4层大楼2所(即汉卿南、北楼),理工学院用钢筋水泥建筑4层大楼1所,教育学院2层楼1所,学校办公厅2层楼1所,教授俱乐部2层楼1所,文法学院学生宿舍“口”字形2层楼1所约百余间,理工学院学生宿舍“工”字形楼1所约百余间,教育学院学生宿舍“一”字形楼1所约60余间。另外,三院学生宿舍新式洋楼1所约50间。教职员住宅三村,俱是新式洋房或楼房。无线电台1所,罗马式体育场1座,大学工厂3层办公楼1所。新建化学馆1所,新建图书馆3层楼1所。这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任用贤能 创一流学府

东北大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坚持惟才是用、惟贤是举的用人之道。它在刚刚建立的时候,就聘任美国密歇根大学学士、奉天公立文学专门学校校长汪兆璠担任文法科学长;留德工学博士赵厚达任理工科学长;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理科学长冯祖荀为理科主任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庄长恭为工科主任教授。

张学良将军担任校长之后,“实行教授治校”。在他兼任校长后,选任密歇根大学法律博士、曾任北京国民大学副校长、北京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的刘风竹为副校长。以后又废除副校长制,改为秘书制,任命英国牛津大学毕业的宁恩承先生为秘书长。

张学良总是礼贤下士,凡属对东北大学发展有利的学术泰斗、各界名流,均不惜用重金礼聘来东北大学任教。

办教育,经费困难,资金缺少,这在旧中国的教育界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即使名牌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不例外。北京大学当时的常年经费是90万银元,清华大学虽有庚子赔款补贴也只有120万银元,而东北大学则高达160万银元。据《奉天通志》记载,奉天省拨给东北大学的经费也逐年增加,特别是张学良任校长以后,增加的幅度更大。“1923年,43.9万余元,……1926年,51.7万余元,1927年,79.1万余元,1928年121万余元,1929年,133万余元”。

经费比较充足,教师待遇高,这是东北大学的一个明显特点。东北大学教授薪金一般是360银元,最高则达到800银元。当时南开大学教授工新金为240银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薪金为300银元。东北大学一直坚持高投入,不许拖欠,不许缩减,不许挪用,并有优厚的待遇,如回北京探新,还予以报销往返路费。幽雅的环境、丰厚的报酬令国内的一些大学羡慕不已。

由于学校经费充裕,教学设备和仪器等均为国内各大学之冠,环境幽雅,生活条件优越,关内的许多名人、专家和学者联袂出关,以致于三江、两湖、福建、四川等地杰出人才纷至沓来。

自张学良出任东北大学校长后,延聘和新聘一些专家和学者。主要有:数学家冯祖荀教授、化学家庄长恭教授、建筑学家梁思成和童隽及林徽因教授、机械工程学家刘仙洲教授和潘成孝教授、留美化学博士余泽兰、纪育澧等。文学院聘请的名教授有:文法专家章士钊、语言文字学家黄侃和梁漱溟、原北京政府司法总长罗文干及林损、余启昌、吴贯因(梁启超私人秘书、北平华北大学副校长)、江之泳、李光忠等。教育学院则有留美、英十载的心理学家陈雪屏教授、国学家马宗芗教授、统计学家孙宗钰、历史学家周传儒教授。体育方面有郝更生、吴蕴瑞、申国权、宋君复教授等。

1929年,东北大学各科改为学院,张学良聘任的院长都是从专家学者中遴选的,他们都是曾在外国留学的学者:文学院院长周天放,是美国欧力根大学教育学学士,曾任北平民国大学副校长;理学院院长孙国封,是美国康乃尔大学理学博士;法学院院长臧启芳,曾留学美国;工学院院工高惜冰,是美国麻省纺织工科大学学士;教育学院院长李树堂,是美国纽约大学教育学博士。

1929年,全校共有120名教师,其中教授94名,讲师13名,助教7名,教员5名,物理助理1名。从学位上看,博士12名,硕士26名,学士24名,有各种学位的62名。在全校125名院长、教师中,留美的48名,留英的4名,留法的3名,留德的3名,留日的6名。这些学者知识渊博,办学有方,治学严谨,学风优良,辅佐张学良把东北大学很快办成知名度很高的一流高等学府。但由于“九一八”事变,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关内,遭到严重的摧残。可是张学良校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可贵精神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东北大学[办学110年并校50周年特刊]·校史回眸·张学良与东北大学
回答者:smileseason - 助理 二级 12-7 21:40

我喜欢
回答者:余凯520 - 助理 二级 12-8 10:31

不停地投钱,发展东北的教育,后来很多的科学家都是东北大学出来的,在当时,东北地区的教育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这要归功于张学良,当时在东北的教师的工资是关内教师工资的三倍。而且张学良的计划是每个县都要有他创办的同泽中学和海城小学,现在沈阳市还有同泽女中,就是当年张学良将军的夫人于凤至女士创办的。
在“九一八”以后,张学良自己掏钱给东北大学的学生凑路费,使每个大学生都逃到了关内,这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他女婿的陶鹏飞先生,陶先生后来回忆说,当时如果没有张学良发下来的路费,他就不可能活着,更不可能有和张学良独生女儿张闾瑛的姻缘。
我举一个例子,张学良1990年在台北圆山饭店办寿辰的时候,来了两拨人,当张学良走进大厅时,一边是敬礼,然后立正,“副司令”这些人是他的部下;另一边的人,则说“校长,校长”这些人是东北大学当年的学生。张学良,他是东北大学永远的校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