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是多少

如题所述

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如下:
1、门诊报销,医疗费用按60%的比例报销,统筹基金年度个人最高支付限额为400元;
2、住院报销比例,三级、二级、一级医院的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80%、90%;
3、二次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及二次报销支付后由大病保险资金对超过部分按55%的比例给予再次报销。
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报销与农村大病医疗保险报销的区别如下:
1、保障范围不同: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是针对城乡居民而设立的医疗保险,主要保障城乡居民的大病医疗费用。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则是针对农民所设的一项医疗保险,主要保障农村居民因大病需要住院治疗时的医疗费用;
2、费用标准不同:两者的报销比例和报销额度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在50%到80%之间,报销额度在5万元到20万元之间,而农村大病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则在80%到90%之间,报销额度在3万元到10万元之间;
3、费用来源不同:两者的费用来源也有所不同。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主要来自于参保人的个人缴费以及财政补贴,而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则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的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财政补贴;
4、报销方式不同:两者的报销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一般采用先自付费用,再由保险公司进行报销的方式,而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则多采用预付制度,即在住院前由保险公司预先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给医疗机构,患者自付部分剩下的费用。
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流程如下:
1、缴费:城乡居民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缴纳保险费,成为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参保人。通常情况下,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保费为全年50元至100元不等;
2、住院治疗:城乡居民如果进入医院,诊断为大病并进行住院治疗,需要准备好一些相关材料,如社保卡、身份证等。治疗期间如果有医药费用需要支付,则应及时垫付相关费用,并妥善保存相关病历、处方等;
3、报销申请:城乡居民治疗结束后,及时向所在区、县、乡镇的县级及以上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保险报销申请。一般来说,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申请;
4、审核: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对社保所提供的病历、处方、住院发票等进行审核,并根据报销标准进行费用计算。如果有疑义的地方可发起询问,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反馈;
5、报销:在通过审核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会安排将待报销费用的80%~90%(根据不同地区的报销比例而定)汇入到个人社保卡账户中。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和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在保障范围、费用标准、费用来源和报销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区域的大病医疗保险政策不同,需要根据个人的所在区域和实际情况进行认真比较和选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
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