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预警!玉米“跌惨”,大豆低开,稻麦“更揪心”!发生了啥

如题所述

今秋9月,五谷飘香,正是收获季节。
然而农业又是一个相对弱势产业,靠天吃饭的情况还很难改变。
此时此刻,农民最关心的莫过于今年的粮食价格的涨跌,粮价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
下面把目前的四大作物市场价格情况,带大家看一看,了解一下;关于各种粮价的后市走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01、玉米先跌后涨,后市仍不悲观
2022年的玉米市场,从第一季度末开始逐渐走弱,经过4、5个月的下跌,玉米均价由年初的2900元/吨左右,降到了8月中旬2700元一线,平均每吨下跌200元。
然而玉米价格触底后,在新玉米陆续上市的当口,价格开始震荡小幅回暖,从8月中旬到9月上旬,玉米是个稳中偏强的走势。
然而最近几天,玉米市场再度出现回落,最新市场显示:山东恒仁工贸跌0.5分,1.395元/斤;福洋生物跌0.3分,1.379元/斤;盛泰药业跌0.3分,1.379元/斤;成武大地跌0.5分,1.36元/斤;大泽成生物跌0.5分,1.37元/斤;祥瑞药业跌0.2分:,1.370元/斤;临清德能金玉米跌0.2分,1.36元/斤。
黑龙江绥化昊天跌0.2分,1.328元/斤;绥化新和成涨0.5分,1.325元/斤。
河北秦皇岛骊骅跌1.0分,1.33元/斤;广玉淀粉跌0.2分,1.38元/斤。
甘肃省平凉国维淀粉跌1.0分,1.35元/斤。
内蒙古开鲁玉王跌0.2分,1.365元/斤。
最近几天玉米价格回落,业内普遍认为:
一是受前两周玉米上涨的拉动,部分手中有陈粮的贸易商着急出手,导致陈粮有所上量。
二是相比之下,虽然目前玉米价格并不高,然而一些打算新建仓的玉米粮商,仍在观望当中,寻求和等待更低的价格采购,以便谋得更大利润,新粮收购比较谨慎。
三是目前已是九月中旬,新玉米上市量在陆续增加,也给玉米市场带来一些压力。
虽然玉米价格走跌,但是我个人的看法并不悲观,玉米后市存在上涨的预期,主要逻辑:
一是全球玉米供给偏紧,据美国农业部最新的供需报告显示,玉米单产和库存“双下降”。
欧洲国家受干旱和洪涝影响,玉米也存在减产的预期;还有俄乌冲突也将影响到玉米出口贸易,截止目前,乌克兰2022/2023年度包括玉米在内的谷物出口同比下降48.6%。
二是国内玉米产量存在不确定性,受“南旱北涝”的影响,今年部分地区玉米产量和质量均会受到影响,今年玉米的总产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三是玉米企业补库需求量较大,山东的玉米企业也好,华北和东北的企业也好,虽然一直在收购,但是有一部分企业库存仍然偏低,存在一定的补库需求。
总的来说,个人的观点还是比较看好玉米后市的,一旦形成一致看涨预期,不排除会出现“抢粮大战”的局面。
02、大豆开秤低开,后市稳中偏强
今年的大豆市场,整体来看还是偏强的,产区大豆价格维持在2.90-3.20元/斤之间。
今天搜集整理了一下价格信息:黑龙江省大豆已经陆续收获,绥化大豆毛粮报价2.90-3.05元/斤,黑河毛粮2.85-3.15元/斤,大连3.06元/斤,长春3.00元/斤,山东泰安毛粮3.90元/斤,湖北天门毛粮3.55元/斤。
目前看,产区大豆价格并不及预期,主要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
一是国际大豆价格回落,据了解,美国、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大豆现货价格下跌,周二阿根廷农业部提供的上河大豆FOB现货报价为594美元,比上个交易日下跌13美元。
二是随着全国大豆产区陆续收获,上市量不断增加,对大豆价格产生一定冲击。
三是目前有些贸易商观望情绪较重,采购比较谨慎,再加上今年天气因素,部分地区大豆质量偏差,也是大豆价格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大豆后市,在内大豆消费数量巨大,全球疫情、地区冲突等多因素影响,大豆价格不会太差,大量上市之后,后期大豆价格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
03、小麦高位震荡,上涨空间有限
今年的小麦市场格外亮眼,虽然最近几天价格走弱,但是目前全国小麦主流价格仍然保持在1.55-1.60元/斤之间。
最新市场报价显示,小麦市场多家企业下调收购价格:山东兖州今麦郎跌0.5分,1.55元/斤;单县富利华面业跌0.3分,1.543元/斤;兖州益海嘉里跌0.3分,1.55元/斤。
目前看,小麦价格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价位,即有下半年年消费升温、国际粮价大涨、农民销售进入尾声、小麦集中度较高等有利于小麦价格上涨的因素,也存在着玉米价格、稻谷价格偏低的回拉,以及小麦加工企业收购谨慎、小麦价格同比价格较高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最近1、2个月难有大行情。
预计进入11月份之后,在下游面粉需求明显上升、加工企业备战春节行情备货等多因素之下,小麦价格或将有一个冲高的过程,有可能均价会重新突破1.60元/斤。
04、水稻低迷依旧,变盘预期较大
可以说,2022年水稻市场一直处于一个“不温不火”的行情当中,南方地区水稻价格尚可,但也没有出现明显上涨的行情;尤其东北地区粳稻谷格偏低,较大地影响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
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晚稻正在陆续收获,种粮农民都在期盼着今年水稻价格多涨点,也便增加点收入。
从市场情况来看,现在收购价格并不高,早籼稻的主流价格在1.24-1.27元/斤,中晚稻价格在1.29-1.32元/斤左右。
而刚刚收获的新稻价格。
安徽六安丰两优1.27元/斤,江苏无锡1.38元/斤,江苏连云港粳稻1.36元/斤。
根据含水量不同价格有所差异,一般潮粮价格多在0.9-1.0元/斤。
东北地区水稻也开始陆续收割,目前已经有零星上市,据了解,目前黑龙江部分地区水稻价格如下:哈尔滨长粒稻1.41元/斤,尚志长粒稻1.43元/斤;龙江县圆粒稻1.35元/斤,长粒稻1.45元/斤;牡丹江圆粒稻1.32元/斤,长粒稻1.43元/斤;佳木斯圆粒稻1.26元/斤,长粒稻1.45元/斤;庆安县圆粒稻1.35元/斤,长粒稻1.40元/斤;七台河圆粒稻1.30元/斤,长粒稻1.35元/斤。
目前看,水稻价格仍然偏低,主要是因为行情延续了年初以来的疲软行情,有一定的行情惯性;同时,由于目前居民大米终端走货缓慢,消费方面对稻价拉动力不强。
关于稻谷的后市价格,个人的看法并不悲观,认为今年的行情应该会好于去年。
主要看好后市的逻辑有三点:
一是大米的国际贸易受限,世界稻米出口第一大国印度于9月8日宣布,对大部分大米征收20%的出口关税,同时该国商务部宣布,禁止印度碎米出口。
印度最大的大米出口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印度大米出口量至少会下降25%。
二是水稻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受几年水稻价格持续走低,农民种植水稻效益下降的影响,有一部分农民把水田改成了旱田,导致水稻面积下降。
三是相比之下,水稻价格仍然偏低,在目前的高土地租金、高投资的大前提下,农民挺价惜售的意愿意增强。
综上分析来看,今年的水稻市场大概率会好于去年。
各位朋友,以上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依据。
不知道大家对当前的粮食价格是否认可?对后市行情有何好的看法?欢迎发表观点,供大家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