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世袭罔替,清末的时候他的后代还是王爷吗?

如题所述

所谓“铁帽子王”特指清王朝十二家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分别是礼、郑、睿、豫、肃、庄、怡、恭、醇、庆十家亲王和克勤、顺承两家郡王。所谓“铁帽子”王的爵位本身并没有更高等级之意,亲王依然还是亲王、郡王依然还是郡王。以克勤郡王为例,虽然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但克勤郡王的待遇始终只是郡王待遇,并不高于没有“铁帽子”的亲王!物质待遇方面甚至还要低于普通亲王,只与普通郡王相当,毕竟他只是郡王而已,不是吗?


“铁帽子”贵在何处

要搞清楚“铁帽子”贵在何处,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清王朝的爵位承袭制度。鉴于明王朝后期“亲王处处有、郡王满天下”,竭举国之力无以供养宗室的前车之鉴,清王朝自立国之初便定下了爵位降等承袭的祖制。何谓降等承袭?以明王朝为例,亲王的一个儿子(以嫡长子为主)承袭亲王爵位,其他儿子皆封郡王。清王朝则不同,亲王的一个儿子承袭爵位,但必须降一等、只能承袭郡王爵位。

每承袭一代降一等,亲王直至降为入八分镇国公之后才以这个爵位世袭罔替,其他爵位以此类推。那么,“王爷”们的其他儿子呢?只能参加统一考试,称作“考封”!以父亲的爵位和生母的地位为基准确定一个基准爵位,按照考试成绩酌情降级,只有全优才能获得基准爵位,成绩全劣者甚至无爵可授……如此一来,即便是亲王的后代中,能够获得入八分以上爵位者都相当少,相对于明王朝对宗室的养活费用,自然是大大降低了。


所谓“铁帽子”贵就贵在这里,按照清王朝的祖制,其他爵位都必须降等承袭。但是,“铁帽子”亲王、郡王除外!他们每一代至少可以保证有一个儿子可以直接承袭亲王或郡王之位,无须降等。当然,“铁帽子”王的其他儿子并没有什么特殊优待,同样必须参加“考封”。如果考试全都不及格,同样无爵可授!


顺带纠正某些人的一个认识误区,所谓“铁帽子”只是相对爵位本身而言,并不是说爵位的承袭者拥有“免死牌”。如果“铁帽子”亲王、郡王犯事儿,同样是可以被革爵、圈禁、甚至处死的!只不过,爵位本身不除名,再选择小宗旁支承袭便是了。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如“铁帽子”庄亲王(承泽亲王),在庄靖亲王博果铎去世之后,清世宗雍正帝便绕开了承泽裕亲王硕塞系的小宗旁支、通过过继的形式将庄亲王的“铁帽子”送给了自己的十六弟胤禄。当然,理论上胤禄被过继给了庄亲王一脉,铁帽子仍然算是硕塞家的……


怡贤亲王胤祥的后代还是“王爷”吗

前面说过了,清王朝的“铁帽子”也只是保证一支后裔可以承袭“铁帽子”。换言之,胤祥的后代中,除了承袭怡亲王爵位者,其他人已经不能称其为“王爷”了。如胤祥的庶长子弘昌,最高爵位也不过就是个贝勒,而且后来还被革爵了,他的后代自然不是“王爷”!再如胤祥嫡出第四子弘皎,他虽然被四大爷清世宗雍正帝封为了宁郡王,但没有世袭罔替的许可,他的后代必须降等承袭,到奉恩辅国公才世袭罔替,因此他的后代同样不是“王爷”。


但是,承袭怡亲王爵位的弘晓一脉一直都有一位世袭罔替的怡亲王存在,直到同治元年。同治元年,怡亲王载垣因为在“祺祥政变”中政治斗争失败被赐死,怡亲王爵位也被短暂停袭。当然,同时倒台的还有另一位“铁帽子”亲王,那就是郑亲王端华和他的弟弟肃顺,这里就不铺开说了。不过,怡亲王爵位毕竟是清世宗许出去的,慈禧太后也不便直接就将其除名了!于是,同治三年,慈禧太后又恢复了怡亲王爵位的承袭,但这一次弘晓一脉被彻底踢出了局,承袭怡亲王爵位的是胤祥另一个儿子宁良郡王弘皎的后代。换言之,自同治三年起,怡亲王爵位成了弘皎家的了……直到清亡,怡亲王爵位一直都停留在弘皎一脉。所以说,前面提到的弘皎后代中没有“王爷”了,其实并不准确,晚清的怡亲王实际上正是弘皎的后代。


综上所述,用一句话来形容“铁帽子”亲王、郡王,叫“铁打的王爵,流水的王爷”。无论某一任“铁帽子”亲王、郡王是否被革爵、甚至被处死,“铁帽子”亲王、郡王爵位本身是“雷打不动”的,换一下帽子底下的那颗脑袋就是。帽子不能动,但帽子底下的那颗脑袋可以随便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09

爱新觉罗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世袭罔替,清末的时候他的后代还是王爷。依据清朝的祖制,每一个官爵都采用降等沿袭的制度。如第一代为郡王,那样第二代承继官爵时,便是郡王,且每一代只有一个人承继,一直降至入八分镇国公以后,才可以世袭罔替。

但是一种情况以外,那便是世袭罔替,也就是俗称的”铁帽子王“。雍正皇帝对胤祥这一亲弟兄那就是真棒,不但封为他铁帽子王,他去世后也将其“允祥”的“允”字换回“胤”字,变成有清一代大臣中不避皇上讳的唯一例子。胤祥的官爵由第七子弘晓承继,与此同时第一子弘昌、第三子弘暾、第六子弘昑都受封贝莱、第四子弘晈为郡王。换句话说,怡亲王这一铁帽子仅有一顶,被子孙后代弘晓戴离开了,别的子孙后代虽然也被雍正皇帝封了官爵,最高其实就是弘晈郡王,但没有承袭,因此子孙后代中除了弘晓之外,其它的不是腹黑王爷了。

铁帽子王其实并不相当于永远的王,铁的只是遮阳帽,并不是遮阳帽下面的人。与此同时戴了这顶铁帽子的,也并不等于拥有免死金牌,能够胡做非为,铁帽子王是一个福利待遇却还务必遵规守纪的好公民。要不然遮阳帽保存,戴帽子的人得换一个,继承胤祥的怡亲王铁帽子后,其子孙后代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清朝宫里规章制度,除王后外,其他妃子产子,均不由己养育,反而是另交别的高位嫔妃委托抚养,因此年幼的胤祥从小被德妃乌雅氏抚养发展。康熙皇帝三十八年(1699年)七月,其母亲章佳氏薨逝后,十四岁的胤祥更是将乌雅氏视作为亲生母亲,密切相关。从而,他与比自己大八岁的四哥胤禛(乌雅氏所成长子)也弟兄情谊深厚,相对其他异母兄弟更具有手脚情感。(包含乌雅氏第三子、皇十四子胤禵以内)。

胤祥在雍正八年去世后,为人正直刻薄寡恩、御下严苛的雍正皇帝对于这个基本上是唯一有着真真正正手脚感情的弟兄表现出了出人意表地哀痛缅怀之情,为了能胤祥举办盛大游戏庄严肃穆的丧礼、自己亲自参加奠酒,仍在葬礼上失声痛哭、分毫不顾及皇上的身份。之后还真切回忆年幼时兄弟二人相处时的往事:“忆昔幼年期,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探讨每岁边塞扈从,形影相依。贤弟克尽恭兄之法,朕兄深笃友弟之情。天仑至乐,犹如昨日事也。”悼念之情,不言而喻。

第2个回答  2022-08-07
作为初代和硕怡亲王,胤祥可谓劳苦功高,而且他会做人、知进退,最后还死在工作岗位上,用鞠躬精粹、死而后已来形容也不为过。因此,胤祥的后人受到了历代皇帝厚待,虽然慈禧太后曾杀掉他的后人,并一度废黜怡亲王爵位,但最终迫于压力将其恢复,其爵位也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之后。
第3个回答  2022-08-07
并不是王爷了,因为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步入新社会了,皇帝都没了,更别提什么王爷。
第4个回答  2022-08-07
他的后代嫡长子也是王爷,但是其他的孩子就只能去当世子,然后依次到血缘关系比较远的一代就成为了平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