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一个企业将要倒闭的特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我曾经在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工作过,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一家要倒闭的企业有以下四大特征。

员工都在企业里混日子,是一家企业最大的悲哀,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大部分因素是因为绩效管理的不合理,薪酬提成和劳动所得不成正比,导致员工认为工作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整家公司缺乏应有的活力。

一家企业都会面临一个难题,就是领导的想法和底下一线员工执行的实际效果往往存在很大的偏差,如果一家企业行的老总或者是部门领导不听员工们的反馈选择一意孤行的话,到最后所有人都将为之买单。

企业最可怕的现象莫过于从上贪到下,当贪污成一种风气之后,你的洁身自好已让你在公司中格格不入,想要在这个公司中“活下去”,最后你只有选择和他们一样腐败,除非自行离职。而这家公司最后将被这些“蛀虫”侵蚀干净。

很多情况下,企业的消亡往往不是因为内在的体系偏差,而且输在自身的一成不变。要知道,时代都是不断进步的,如果只知道遵循原有的运营模式,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最后打败你的就是你自己。

一家企业如果有着以上两点甚至更多的毛病,就离倒闭不远了。

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年,如果没有找到铁饭碗,那么一个人一生中总要换几次工作。

在一家即将倒闭的企业上班,就像在一艘即将沉没的船上一样,虽然有起死回生的概率,但是多数人不会选择一起共渡难关。

财智成功看来,一个企业将要倒闭的特征有如下几种:

一般企业都是按月发工资,有的在下个月上旬发,有的则能到下月的下旬才发。一旦拖欠工资的情况频繁出现,拖欠的时间越来越长,一般就是企业资金链出了问题,一旦撑不过去就会倒闭。

一家企业倒闭是有征兆的,身在其中都会有感觉,比较敏感的员工就会尽快寻找下家辞职。企业中高层知道的更多,一旦中高层管理人员也纷纷离职时,企业经营状况一定出现了大问题。

企业要盈利,就要有订单,有项目。当业务越来越少时,员工没有事情干,每天无所事事,拿着工资心里也会发慌。如果连续一两个月都是这样,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是很难支撑下去的。

企业破产,往往从债务问题开始,不管是员工欠薪,还是贷款无力偿还,都是企业很难度过的危机。有的企业幸运,拉到了投资或者新的贷款,或者接到了大项目,能够顺利经营下去,但是多数企业运气没那么好,借高利贷更是饮鸩止渴。当老板开始研究员工集资时,很多时候就是在病急乱投医了。

企业裁员的成本是很高的,但是为了继续生存又不得不这样做。降薪同样是裁员的一种手法,成本更低,但是离职规模难以控制,不良影响很大。当企业做出这样的选择时,说明经营已经出现问题,面临生死危机。

国内企业经营很难,互相拖欠货款,三角债很普遍。当多位债主纷纷上门讨债时,说明欠款时间已经比较长了,企业无力还款,距离倒闭已经不远了。

如果要判断一个企业是否要要倒闭,应该结合企业的目前实际表现情况,综合客观的去分析。

通常情况下,倒闭企业共有的特征体现为:企业经营效益连年下滑、日常经费支出困难、拖欠员工工资、供应商堵门讨要货款等。由于企业无法支付员工薪酬,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行为散漫、产品产量和合格率降低,日常经营管理问题日益凸显。记得去过同学哥哥的钢铁工厂就是这个样子的,后来没熬到两年就倒闭了。

营销和资金链是企业的生命,自身没有资金融不到资,产品又卖不出去,那就只有破产倒闭关门了。

现如今一家新出生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想要存活下来着实是不太容易的。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也不过才三年而已,意味着有些劳动者的孩子,高中三年结束,即将去另一个城市念大学,与此同时他的父母也将换另一份工作谋生。。。

企业倒闭、关门早已不再是鲜见的事情,那么对于一家即将“关门大吉”的企业而言,会有哪些迹象呢?

1.公司经营入不敷出,尽最大程度缩减开支,降低成本。原本预定的年中 旅游 被取消了,各种员工福利、补贴降低了,甚至直接没有了。

2.不再招募新人了,老员工可以走,新员工不会再进。业绩惨淡,对于岗位编制也会进行严格的管控,剩下的人得干更多的活,不管你是否有怨言,干得了就留下,干不了就走人,不会有人挽留什么。

3.几乎不再允许加班了。原本订单多的时候,大家都是在死命加班,一个月30天,恨不得老板要求上班29天,请一天假,工作就会堆积如山。但是,经营不景气了,没有新订单了,就别再想着加班了,一天八小时,上五休二是常态。

4.高管一个个扎堆离职。“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一个公司的高层,对于企业的发展状况当然了如指掌,知道已经不行了,那当然是尽早选择全身而退了。

5.拖欠员工工资、拖欠供应商欠款的事情时有发生。原本25号发工资,突然收到一封邮件,推迟两个星期再发放,供应商也频繁来往公司催促之前的欠款,不愉快的氛围从局部慢慢开始扩散,直至人心惶惶。

很不幸的是这些事情正在我们的身边上演,和2008年那时候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三星甚至宣布将于9月份关闭国内最后一家手机工厂,外资的加速撤离也为后市留下了厚厚的阴霾。

每年动辄700-800万的应届毕业生还在陆陆续续进入职场,但是可以供应的岗位数量确是并不乐观,在巨大的“剪刀差”压力下, 社会 的稳定,以及高高在上的房价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居民收入缺乏有力支撑后,一旦房价坍塌,后果将会是不堪设想的。

或许我们是时候提高警惕,做足准备,应对经济寒冬,以及自身的职业危机了。浮云君所在的公司,订单也降低了很多。

现在很多员工碰到老板跑路,就是突然跑了,但是有没有特征呢?

有的。

当然,从财务上看,现金流中断企业必然就破产了。但是现金流一般外人是看不到的,实际上还有很多征兆。

一是法院传票突然增多。

一般法院传票都会送达企业,一般对企业都是债务的案件,传票多意味着经营可能有大问题。

二是老板突然无端低价抛售库存。

比如本来厂里好好的,老板突然加大库存出货量,特别是清空存量。

三是老板经常不来。

如果一个本来很勤奋的老板,一段时间经常不来厂里,证明他家里有事,或者有其他更重要的事,往往会牵扯企业的事。

判定一家企业即将倒闭的条件有很多,但并无既定客观条件,而最明显的倒闭征兆的无非是资金链断裂。

稳定的资金来源是企业稳定运作和赖以生存的最大保障,因为只要有资本随时可以买来人才、技术、甚至直接收购隔壁同行企业!

如果一家企业连最基本的资金运作都无法确保:一旦同时出现订单骤降、反复拖欠员工薪资、拖欠供应商物资、经常无法按时交差。这是一家企业最明显的客观倒闭现象。

当然也有因为企业老板或主要投资人主动放弃公司的主观因素,例如早些年风靡全国的段子“xx皮革厂倒闭啦!老板跟着……”这种倒闭可是连做梦都做不到的。

如果想凭借感觉,就肯定做不到,需要拿内部数据的,这方面我们经常遇到。

我们公司因为大部分货款是账期的,所以特别关注客户的一举一动,基本上客户公司的业务员或者采购或者研发老大,我们都有接触,而且私底下,都会有比较深的关系。

导致企业倒闭的因素有很多,当然,作为供应商,我们能得到的信息无外乎就以下几种:

1、客户沉迷于赌博,或者炒股,经常不去公司。

2、客户效益并不好,但还能购置房产或者豪车。

3、客户发放员工的工资不及时,有拖延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现象。

4、客户付货款时有拖延,每次都要你催才很不情愿的付。

5、客户公司核心人员有流动,人员很不稳定。

以上仅供参考,担心客户出状况的话,需要经常去客户公司走动,送点茶叶啊,什么的,多看看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说不定还能遇到供应商追债的现象,经济环境不好,必须小心谨慎。

特征一:无大将可用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是中国俗语,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你的企业做大了,1个亿、10亿,甚至上百亿,如果你找不到大将可用,那你就距离失败不短了。

三国时候,“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故事正在中国很多的中小型企业中蔓延。很多老板还沾沾自喜说自己年轻能干,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因为这样的老板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在没有大将的情况下,往往战略清晰,战术失误。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企业中,就像三国时候没有人怀疑诸葛孔明一样,老板的旨意成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最终会给企业造成失街亭的危险。

没有大将,企业就没有跨越发展的机会。

特征二:中层无能

比没有大将更可怕的是企业的中层没有思想、十分无能。在我走过的企业中,中层无能的企业至少在中国占据60-70%。很多人都在研究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4-5年,却不知道,80%的企业失败都和中层无能有关。

三鹿的失败,很多人说是质量问题,而熟悉三鹿的人都知道,是中层问题。中层是市场到高层的连接带,也是执行和解决市场问题的核心力量。如果这个层级出现问题,可以说,企业距离关门的日子就不远了。

特征三:一线腐败

在一个中国式的企业生态中,腐败似乎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了。如果一个企业家遇到了正直的大将和中层,那么我告诉你,你肯定是祖上显灵了。

好比快消品领域,腐败很常见,有和经销商吃公司费用的,又兼职给别的企业打工的,有还自己开店的,有费用作假的,损公肥私、吃里扒外的,有内外勾结的等等。

特征四:只开会不决策

有激情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决策力。这个决策是既快又准。而要达到这个能力的核心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重点。无数没有激情的企业家天天主持会议,天天研究的同样的问题,而天天都没有结论。天天在开会,天天纸上谈兵谈兵,那你就一定是在给企业的衰败注入基因。

特征五:老板爱听奉承

今天成功的企业家中,谁不爱听奉承?问题是,多数成功者能够分清楚什么是由衷的赞美,什么是奉承。

喜欢奉承的老板的下属一般有三个目的:一是从你那里要拿到利益;一是要给你进谗言;一是要架空你。可以说,这样的企业未来在哪里?

判断一个企业即将倒闭是比较困难的,消极的思想老板不会和任何人讲,包括高层,不过也有前兆,比如规章制度突然变紧,工资推迟,领导动不动就打压员工没有道理可言,一般遇到这几种情况,还是赶紧寻找新单位,就算以后留下来不倒闭,工作也会加倍辛苦,付出和劳动不成正比!

亏损状态。始终不能扭亏为盈。呵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