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们终究成了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刷到这条朋友圈时,我笑了,很久很久。

上面那句幽默的话语,来自近日正在某医院抽血窗口实习的W同学。我问他:“怎么想到这么精辟的话的?”他答:“可能抽血抽到某种境界,灵感就来了吧。”说完,我们都笑了。其实我们都明白,看似玩笑的背后,是有着些相通的、但不愿详谈的成长感受吧。

01

和大部分高考完毕,对未来生活有着满腔热血的高中毕业生相似,W同学当时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可惜的是,因为两分之差,他,被调剂了,不是最理想的大学,也不是最理想的专业。大一时,他尝试想转专业,却因为不可抗因素,失败了。那时,W说,于他而言,现在的专业,不是他最喜欢,甚至还有些讨厌,但这只能是当下最适合他的选择了,所以,还是要继续好好读下去。

身边有很多和W一样的同龄人,因为高考,可能永远无法再完成小时候的梦想;或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所读的专业,和自己当初想的完全不一样。很多人谈到自己的专业时,都说:“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填志愿时脑子里进的水。”的确,高考的残酷之处之一,就是十八岁的我们,要为自己即将迎来的未知四年、甚至是一辈子买单。 十八岁的我们,是最具有冲劲的,也是最冲动的。我们以为自己从过去十二年的求学牢笼中解放了出来,可以一心向着年少时渴望的模样恣意生长,却总是在生活给予我们的玩笑中,难以抵挡地让设定的轨道渐渐偏离了最初的方向。

02

上周,290万考研大军活跃在各个考场,我也是其中之一。当天晚上,“考研英语难”登上了新浪热搜榜单好几个小时。我也被难到了,但不是rural,debate这几个词,而是英语一大作文的漫画主题。是坚持,是鼓励,还是合作,亦或是其他?

虽说是裸考和陪考,但考试时间紧迫,我逼着自己选一个切入点,却始终不敢轻易下决定,心中竟然充满了压力感。于我而言都如此,我想,对于那些花了一年甚至更多时间复习,日夜苦读,只为考取自己梦想学校的同学来说,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一定是更大吧。

记得某天深夜,一位备战着考研、却又不得不冒着大雪赶去招聘会现场投简历的同学发朋友圈说:“结束后,如果没考上,我不会说‘虽然没考上,但依旧谢谢这段经历’这种话,因为,这一年来的内分泌失调,精神超荷,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甚至开始怀疑,这么做值得吗?”。这样的话语,虽然是满满的丧,但也着实是让人值得深思。

对于今年的考研,印象最深的还有件事就是:第一天开考后,考场里只有四五个空位;而第二天开考时,我所在的考场里考生人数不足二分之一。我不知道那些报名了却没来的同学是何时放弃的,也不知道该不该为那些已经快走到终点,而在最后一天放弃的同学感到遗憾。我不知道放弃的人是因为看不到希望,还是突然醒悟到自己想要的;也不知道坐着写完所有试题的同学,他们一直坚持的东西,真的是一直渴望的吗。

因为,我也是局中人。大部分的我们,拿着普通高校的本科学历,有着一些曾经以为是小炫耀但此刻却在其他更高学历竞争者面前不敢一提的成绩,走进了向我们敞开双臂的社会大市场,却发现,心中的渴望和现实的差距尽然如此之大。谁也不会知道,即将面对的,是成人世界的何种套路。

记得考研后,有位学长给我分析:“你们这些现在大部分拼了命想考研的应届生,归根到底可以分为五种,一是真正有学术追求的,二是为了逃避当下就业的,三是为了更好地就业的,四是因为这是无奈之举,五就是没事找事。”当时听完,我忍不住拍手叫好。“说的好有道理。但是,”我说,“可是我们并不是一个个单独的、极其理性的数字,可以按科学道理分门归类。 我们每个人,都是理性和感性的集合体,理性是可控的,可感性,就像空气,时刻存在,却难以抓住;可轻易被感染,极速蔓延;也可日渐驱散,重返理性。我们永远无法预估下一秒的我们会是什么样,我们渴望自身拥有一片干净,可在这个时代,成人的世界里,太容易被相互干扰了。 ”

03

“但是,表象会变,本质是不会变的。空气依旧是空气。”学长答。

“嗯?”我发出第一条消息。

“哦!”第二条,明白了。

三年后的今天,W同学终于在落落落落后带来了好消息,他喜欢上了这个“被迫”选择的专业,也已经保研到了当初最理想的大学,将一切“重新启动”。他说,真香,打死我也不相信居然有兴趣想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看吧,人和事物总是这样的矛盾,我们总是可以轻易地可以喜欢上一样东西,并在不知不觉中厌弃了它;但是,不管你相不相信,那些你曾以为最讨厌的东西,总有一刻,你也会出乎意料地喜欢上。因为,你讨厌的,只是你年少时眼中以为的那件事,而真正做出选择的,是你的心,一颗单纯的、坚定的初心。

小时候,总是盼望着长大,羡慕着大人们看似轻松自在的生活;殊不知,成人的世界里,有着太多的不可以和不可行,轻松自在的背后,涌动着汗水和泪水激起的无止尽的波涛。但是,你要相信乘风破浪的力量,如果暂时迷失了方向,不要慌,踏实地走好当下的这一步就行,终有一天,会有一艘船,带你重新走上心中既定的航线。

所有的道理,就如我在那篇考研作文的结尾,用蹩脚的英文,写上的那句很俗的话:“有志者,事竟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