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活动人均面积是哪个文献里规定的?

如题所述

住建部日前发布行业标准《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局部修订条文,10月1日起施行。

局部修订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修改了托儿所的班级人数;

2、调整托儿所、幼儿园与其他建筑合建的规定,增加合建的建筑类型,规定三个班及以下时可与居住、养老、教育、办公建筑合建;

3、调整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设置的规定,幼儿园每班专用室外活动场地由每班60平方米改为人均面积不应小于2平方米;托儿所改为室外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不应小于3平方米,城市人口密集地区改、扩建的托儿所设置室外活动场地确有困难时,应保证人均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

(注:下划线标记的文字为新增内容,方框标记的文字为删除的原内容,无标记的文字为原内容。)

4、明确托儿所、幼儿园日照标准的房间范围,规定活动室、寝室及具有相同功能的区域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3h;

5、调整托儿所、幼儿园生活用房设置楼层,规定托大班可布置在二层,并对布置在二层的班数和安全疏散做出规定;

6、 防护栏杆的高度由“应从地面计算”改为“从可踏部位顶面起算”,最小净高由1.10m改为1.30m。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最小净距离由0.11m改为0.09m。

9月27日,山东、福建、南京等地出台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相关政策,对应建未建的情况给出了处罚和整改措施,一起来看看:

《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

不同步建幼儿园,小区不能验收

9月27日,《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经山东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据了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以及城镇居住区幼儿园规划不足、应建未建、未按规定建设或者建成未移交的问题,是立法调研时群众反映和立法听证会时探讨最多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条例》提出从规划源头、建设过程、结果控制三个方面着手,多种措施加大幼儿园的供给。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提出居住用地规划条件时,应当明确配套幼儿园同步规划设计要求”,从建设项目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环节,对配套幼儿园地块布局、用地面积等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加强监管。同时,明确规定,“对配套幼儿园不符合规划条件要求的城镇居住区建设项目,不予办理规划许可手续。”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整个居住区建设项目无法开工建设,也不符合预售商品房条件。

在施工建设方面,明确配套幼儿园要与居住区同步建设,规定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与居住区建设项目同步供地、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五同步”原则。并明确未按照规划条件建设配套幼儿园的法律后果,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居住区建设工程不予核实,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进而导致居住区不能交付使用的后果。

针对应建未建、建而不交的情形,《条例》也加大了处罚力度。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建设配套幼儿园将城镇居住区建设项目交付使用,或者已建但未将配套幼儿园园舍、场地、附属配套设施全部无偿移交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配套幼儿园建设工程造价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同时,在第七十条中,对因监管不严而违法办理规划许可手续的监管部门设定了法律责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