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师父是谁?为何历史上有数种说法呢?

如题所述

商鞅出身于卫国没落贵族,原名卫鞅。后来因功受封于商於,号为商君,遂以商鞅为名。卫是春秋时期个重要的国家,为中原贸易中心之一,文化艺术也比较发达。

商鞅的前辈,早期法家、军事家的代表之一吴起就是卫人。商鞅“少好刑名之学”,对吴起和另一个早期法家的杰出人物李悝极为崇拜,思想上受了深刻的影响。

商鞅在秦掌权时,师事鲁人尸佼,凡“谋事、计划、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也”(汪继培《尸子序》)。尸佼是“兼儒墨、含名法”(《汉书・艺文志》)的杂家。可见商鞅这位法家对当时各派的理论主张无不通晓。

由于卫国不是用武之地,商鞅于25岁左右(前365年)便到魏国。

他的主要着眼点大致有二:其一是,战国初期,魏为头号强国,此时仍然励精图治,是他施展其抱负的理想政治舞台。其二是,李悝、吴起、西门豹这些敢作敢为的法家和兵家前辈都曾在魏国进行过实验,成效卓著,为诸侯瞩目。

李悝立法“行之魏国,国以富强”;吴起的主张“用之魏则魏强,用之楚而楚伯”。(李贽:《书・李悝》)这两个虽都已作古,但法家和兵家融为一体的“余教”尚存(《魏策》),大可学习、研究与总结,以武装自己。当时魏相公叔痤对这位才华过人的青年十分赏识,唯恐流失,临终时曾建议魏惠王(前369一前319)加以重用,不然则加害致死,以免落人异国为他人所用。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公叔痤是魏国唯一能够继承法家政见的权贵,而继任魏相的是主张礼治的翟翦。这使商鞅感到法家在魏国的最后依托消失了,他意识到必须放弃在魏发扬光大法家路线的期望。他于是抓紧时间考察法家在魏的丰富实践,潜心钻研李悝的《法经》和吴起的《兵书》,系统总结了他们的经验。这就为他于前361年响应秦孝公的号召人秦变法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5
商鞅的师父就是公叔座,他在魏国当官,很有名气。因为历史上有商鞅的才能传得神乎其乎,所以很多人认为他的师傅一定是一位世外高人,而商鞅也并没有说过自己的老师是谁,所以后世之人就诸多猜测,把很多高人都当成了上商鞅的师父。
第2个回答  2020-11-25
据说他的师父是鬼谷子,是当时的一代名师,因为他太过出名,当事又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众说纷纭。
第3个回答  2020-11-25
历史商鞅师傅的说法有几种,有的人说是鬼谷子,还有的人说是公叔座,更有人说是李悝或者魏国。因为历史上有关商鞅的记载并不多,所以大家只能根据蛛丝马迹来推断他的师傅是谁,所以有多种说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