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和家庭哪个更重要 1500字论文

如题所述

请在看完这篇辩论之后发表您的意见!
对辩一
 (正方):请对方辩友回答我刚才在盘问时,被盘问时提到的问题,当您有一天回家发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您还会觉得那个可以重来事业的更重要吗?
 (反方):如果我遇到这样问题,我是会伤心,因为为什么呢?家庭对我们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在哪儿,我看不到。请问,对方辩友刚才说到,大禹的老婆支持他治水,是不是说明大禹的老婆也认为事业比家庭更重要呢?
  正方:我想大禹的问题,我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因为大禹的事业就是带给那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以幸福安定的家庭生活,他事业的目的都是为家庭服务,不是家庭更重要吗?请对方辩友回答,您的爸爸妈妈一旦失去,根本就不可能再找回另一个,那为什么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呢?
  反方:对方辩友说的还是一个必要性,对方辩友刚才谈到大禹的问题,但是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大禹是三入家门的话,他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也许现在这个演播室,还在滔滔的黄河水之中。请对方辩友用你方的标准与观点,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正方:我想对方辩友刚才说那是个必要性,不是,那是一个不可替代性,如果大禹他治水的时候,发现他的老婆永远不在了,我向大禹也不会那么轻松地去治水了。
  反方:那我们再从大禹回到现在,请问对方辩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什么?
  正方:我想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根本动因,就是为了带给千千万万的家庭以幸福,请对方辩友回答我了,事业它怎么能成为人情感港湾呢?
  反方:事业为什么要成为人情感的港湾呢?事业有它自己存在的价值,对方辩友,刚才回答我的为了家庭那只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但是我问的是动因,动因是什么呢?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请问生产力的发展,它主要是通过事业还是通过家庭呢?
  正方:生产力为什么就不可以提供给家庭以幸福生活,我还知道万家团圆是大家的希望呢。
  反方:那我们看看当代中国,现代中国讲求的是发展主要*经济建设,那我就不知道经济建设主要是*家庭去建设,还是事业呢?
对辩二
 (反方):好,请教您,什么最重要?那我告诉你今天我辩论的目的是为了我的家庭您信吗?
 (正方):我不知道对方辩友说这句话他心里的想法,所以我也不知道应该不应该相信,但是我知道有些人就说出心里的想法,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奇他就说:他所有的领导产品都源自于他母亲的教育,请问你对此有何解释?
  反方:显然您不信任我,既然我的主观想法您不确定,您又如何确定千千万万个人,每一个人都想的是什么?既然他们的想法您不确定,你又如何说所有的人,都是重视家庭的呢?
  正方:对方辩友如此不相信别人的想法,那要我们统计学来干吗?统计学还不是统计大家的思想?到底大家觉得怎么样呢,对方辩友难道怀疑那些数据吗?
  反方:你还没有回答我。对方辩友说是我不相信,刚才他说不知道你在想什么,现在我真的不知道谁不相信谁?而且您现在给我提这个问题,我要跟您说,数据上只能说明这个人当时的想法,而我们今天比较的是一个客观的标准,客观跟主观往往在很多情况下是背离的,您如何解释呢?
  正方:好吧,对方辩友,第二次回答我的问题,杰克?韦奇的问题,相信大家都有答案了,回到对方辩友的问题,我们不止看那个调查,我们还知道9?11事件,大家留遗言的时候为什么想到家庭,而不是办公室呢,请问?
  反方:那么我就告诉你,为什么要想到办公室?您今天谈到了父母,父母在的时候,您不用办公室挣来的钱去好好供养他,你非要在不在的时候说我重视我的父母、我重视家庭,可是死者已矣。
  正方:相信职业也同样赚钱,不一定是事业才能赚钱,职业和事业是不一样的。对方辩友还是回避我的问题,为什么9?11事件,遗言都是留给家人,而不是留给老板说:“我明天不能上班了”!
  反方:确实对,因为在那个时候,他已经没有事业可言,人都死了,还谈什么比较?我们今天绝不能用一方消失来比较另一方。
  正方:告诉对方辩友,遗言是死前留下的,不是死后留下的,死后留下的要用阴间的沟通才能呀!对方还没有回答,我再问一个问题,朱德告诉我们,他生产的意志和革命的意志,都是源自于他母亲,请问你对此有何解释?
提问嘉宾提问
  蒋昌健:我想向正方提出一个问题,在你的理论当中,您认为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担当、解决家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老年问题和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一些责任,那我有一个困惑,你给我解释,就是实际上解决老年问题和青少年了犯罪的问题,这是*我们大量的来建构医疗保障体制,学校的教育和全社会的良好的就业的体制,这种社会事业来完成的,您如何解释我这样一个困惑呢?谢谢!
  (正方):我们知道社会的福利事业,它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们看到最后呢,还是落实到家庭里?所以我们发现很多老人,他即使有养老院,他也不愿意去,因为养老院缺乏的是真正家庭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那青少年犯罪问题呢,我们这里有一个数据,就是说在那些父母曾经有犯罪前科,生活不检点的父母家庭当中呢,孩子在犯罪率要高达34%,而父母没有犯罪前科的呢,孩子的犯罪率只有8.4%。所以我想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第一位老师,也是家庭这样一个终身课堂,它一定负有事业不可所取代的重要性。
  余磊:我想请问一下反方的第三号辩手,您刚才谈到这个事业更有利于促进个人得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那么我想请教您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一个个人来说,如他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他把他的家庭的归属感觉、责任感、亲情作为他个人价值和理想当中更重要的部分,对于这样的人您如何评判呢?谢谢!
  (反方):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我们在立论里讲过,这个辩题呢,不能够只看成一个个人简单的看法,而是看社会主流的看法,那社会主流的看法是什么呢,作为我们中国人我们要强调家庭,但作为任何一个国家来讲呢,我们更要强调一种发展,这个发展*什么带来?当然*事业带来。但在这一点上我们从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要接受我们的看法,每一个人都要认为事业比家庭重要,这并不是我方的动因。我方的动因是,在价值判断上,我们提倡我们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当然了,如果说,如余磊先生,还有如对方辩友,作为一个人,就是认为,我的家庭比事业更重要,那么这一点我想也并不能论证对方辩友的观点,因为如果按照简单的这样的逻辑,一个人怎么认为了,那么它就是更重要的话,那么我站在这边,只要告诉大家一声事业比家庭更重要,我就已经论证了我方的观点。因此我想,社会主流的看法才是我们今天主要的依据所在。
自由辩论
  陈晓欢:请问东方辩友,为什么可以从头再来的事业,就比不可以从头再来的家庭更重要呢?
  倪明:对方辩友认为今天这个辩题,就是从是不是可以从头再来作为判断呢?我想并不是这样,再请问对方辩友,你所说的为千万个家庭,请问这是事业还是家庭呢?
  陈晓欢:虽然今天这个辩题,不是只通过可不可以从头再来可以论证,可是如果对方辩友连从头再来的问题都回答不了的话,怎么论证你们的问题呢
  倪明: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对方辩友所说,为了千万个家庭去奋斗,那通过的是事业还是家庭呢?
  陈国坤:目的还是为了家庭,对吧!所以家庭比事业更重要,对方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回避我方的问题,为什么家庭不可以从头再来?你的事业却可以从头再来?可是你的事业却比较重要呢?
  车明星:对方说目的是什么,就什么更重要,那么我跟你在逻辑学上讲,目的与手段两者,根本就不在同一层面上,你如何将它们做一平面的比较呢?
  赵惠:目的和手段在逻辑学上的意义,我不大清楚。可是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眼镜坏掉了之后我们可以重新配一副,可是如果我们的眼睛坏掉了,可就不能再长出来了。可以配的和不可以长出来的,可以重头再来的和不可以从头再来的,哪一个重要呢?
  倪明:对方辩友的是不是可以从头再来的问题,我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比如说我今天结了婚,我组成了一个家庭,但是如果我们两个人都觉得不合适,我为什么不可以离婚,再重头再来我的另一个家庭呀。
  陈晓欢:对方辩友,朱德他在那篇《我的母亲》文章中讲过,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只有这种知识和意志才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请问家庭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事业能比得上吗?
  倪明:对方辩友为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这是每一个事业最终的目标,正是体现了事业的目标,而非家庭。请问对方辩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了《与妻书》,为什么在事业和家庭出现激烈矛盾的时候,他选择了事业,反而证明了对方的观点,家庭比事业更重要呢?
  吴天:对方辩友,林觉民的那封信,恰恰证明了我方观点,因为他只是牺牲自己的家庭,去成全别人的家庭,千万个家庭,这根本不是事业与家庭的矛盾,而是一个家庭与千万个家庭的矛盾,还是家庭更重要呀!
  李莎莎:千万个家庭难道构成的不是事业吗,我们看完中国的例子,再来看看国外的果戈里跟我们说过: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公共事业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了最幸福的人。请问对方辩友,您是否也认为,对公共事业的贡献,能给你带来更大的幸福呢?
  陈国坤:请问千万个家庭怎么组成事业?难道他是搞房地产的吗?
  倪明:对方辩友你们在告诉我们,千万个家庭是家庭而不是事业,那我就很想请问对方辩友,我们从事公共事业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正是为了所有人,这所有人不正是所有的家庭吗,如果按照你方辩友的这种论述,那就没有事业的概念,我们全来谈家庭就好了。
  陈晓欢:对方辩友举出的事业,他目的就是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不就说明了我方的观点吗?
  倪明:对方辩友,家庭如何促进生产力,请问?
  陈国坤:对方辩友刚才提到孙中山的例子,可是我们知道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就曾经说过这一句话:能在人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印迹的就是家庭,请问对方辩友对此有何解释呢?
总结陈词
反方总结陈词
  其实我们今天主要争论的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家庭和事业何者更能够实现人的理想和价值;第二个就是谁更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然而很遗憾,经过全场的辩论对方却在一直在犯着逻辑错误、事实错误以及价值标准的背离。
  第一,逻辑错误。必要性与根本性两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您的逻辑都是错误的话,那您的结论又从何谈起呢?第二你的主观标准,你的标准过于主观化,我们今天一再说,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对我们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但是为什么必要呢,正是因为它们两者往往会发生冲突,会很矛盾,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标准,来进行衡量。这个标准就是,谁更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那么如果没有事业的话,您的幸福家庭又拿什么来保障呢?
  谈人生价值的实现,我们必须要结合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包括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二者谁是贯穿于三种需求的始终,毫无疑问呢,事业,也只有事业。您的家庭又体现在哪里呢?那这个时候,谁更重要?我需要的都没有了,重要又如何生存?第二,谈社会价值,我们就必须要引入两个更为重要的概念:劳动和创造,对此我方已多次论证说,家庭也有劳动、家务、劳动。但它所提供的生产力是远远低于事业所能提供的,而社会进步的根源是什么?并不是你方所说的那种个人的认识而恰恰是生产力。我们静静想一下,以理性的精神从事实和价值,个人与社会,做一个全面的、客观的比较,相信您一定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事业比家庭更重要。
正方总结陈词
  刚才对方辩友在总结陈词的时候,他们总结我方今天只讲家庭是必要的,没有讲它是重要的,可是请大家想一下,今天对方辩友连事业是不是必要的都没有讲,家庭至少还是必要,事业连必要的不是,是不是说明家庭比事业更重要呢?对方辩友今天还没有回答我方的四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人在临死的关头,包括9?11的那些罹难者,他们都想到的是家人,而不是事业或者说老板?对方辩友回答,是因为他们都快没有事业了,所以他们只能想家庭,可是9?11事件的那些人,不是也快没有家庭了吗?为什么快没有事业,也快没有家庭的时候,还是打电话给家里呢?第二个问题对方辩友没有回答我们,事业是可以从头再来,家庭不可以从头再来,为什么可以从头再来就比不可以从头再来更重要呢?第三个问题,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不是比事业更重要呢?对方辩友的回答是说,事业也能教育一个人,事业确实能教育一个人,可是事业有几门教育,事业有终身教育吗?所以两者那者更重要,不是更明显吗?第四个问题我们说事业怎么为一个人提供情感港湾,对方辩友的答案竟然是为什么人要有情感港湾?我们知道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如果你没有情感只知道工作的话,那跟动物有什么区别呢?仔细想一下这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家庭比事业更重要。
嘉宾点评
  苏书阳(作家):在我看来今天这个辩题不存在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对立,它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可惜我从正方和反方当中,都没有听到关于手段目的更深刻的分析和辩论,因此我觉得这是本次辩论的一个小小的遗憾。
  正方以情动人,说得非常之动人,特别举出9?11事件,那么小小的遗憾,就是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家庭,没有把握住从9?11悲惨的事件,给人类家庭带来深远的影响,而且从语言的说话技巧来讲,谈到9·11的时候,未免形容词、副词太多了一点,没有直入公堂,有的时候直入公堂,比饶舌更加有力。
  反方以理服人,理论的逻辑性很强,也有一个小小的不足,就是没有抓住正方关于家庭和大多数家庭、个人家庭,这一个小小的纰漏加以深入的反驳,因此在说理上虽然逻辑性很强,但是在概念上兜圈子比较多了,因此说的就没有那么煽动性大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