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新购房政策2022

如题所述

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房产受到了比较多购房者的关注,但是目前武汉的限购是比较严格的,买房前购房者需要先了解自己是否具备条件。下面给大家整理了2022年武汉买房的最新政策规定,一起来看!

一、限购区域与不限购区域划分(2022年无新变化)
      (一)限购区域:
      江岸区、江汉区、_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以及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含汉南)、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以及东西湖区、江夏区、黄陂区的部分区域。
      其中东西湖、黄陂、江夏区是部分范围限购,具体范围如下:
      1、东西湖区:金银湖、金银潭、吴家山片(京珠高速以东、沪蓉高速以南、府河以西)。
      PS:东西湖限购区2019年有微调,将宏图路以东划为限购区,包含地铁时代云上城等。

      2、江夏区纸坊、庙山、大桥、藏龙岛、郑店的部分区域(江夏区107国道以东、沪渝高速以北)

      3、黄陂区盘龙城片(武汉外环绕城高速以东、后湖以南、岱黄高速公路以西、府河以北)

      4、长江新城起步区(2019年8月最新版本):规划范围东至武湖泵站河,南至长江北岸,西至滠水河、府河,西南至张公堤路,北至江北铁路。虽然长江新城起步区的范围北面扩大至四环线,但长江新城楼市限购区的范围暂未调整,江北铁路以北的清能正荣府、南德长江城等楼盘依然不限购区。

      (二)不限购区域:
      蔡甸区(全部)、新洲区(全部)、汉南区(全部)、黄陂区(后湖以北区域包括横店、前川等、汉口北、长江新城起步区中江北铁路以北的区域)、江夏区(五里界、金口)、东西湖区(走马岭)。

二、限购政策及买房首付
(一)限购区+本市户籍(集体户口视为本市户籍)
      套数认定规则:认武汉房+认全国范围内未还清住宅贷款(持有的商办产品贷款不计算套数)
      1、首套房
      在武汉无房无贷,则在限购区域购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
      2、二套房
      1在武汉市拥有1套住房(无论贷款结清与否),则在限购区域再买房1套,第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住宅(144平以上)首付比例不低于70%。
      2不过如果首套房无贷款,购买二手房可以视情况按照首套房利率计算(首付仍需5成)。
      3如果在武汉市无住房,在全国范围内有1套房贷款未还清,一般可最低首付4成。
      3、二套房及以上
      1在武汉市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则不得在限购区域内购房。
      2另在全国范围内有2套及以上住房贷款未还清,则不得贷款购房。
(二)限购区+非本市户籍
      1、买房条件
      根据武汉市限购政策,非武汉户籍家庭在限购区域买首套住房,应当提供自购房之日前2年(含2年)连续在武汉缴纳的社会保险或者个人所得税证明,且只能购买1套住房。注意:部分区域(如汉阳)不认省直社保。
      2、首套房
      在武汉无房无贷,则在限购区域购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
      3、二套房
      在武汉市已经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则不得在限购区域内购房。
(三)不限购区(武汉市户籍与非武汉市户籍政策相同)
      只认贷不认房:认全国范围内未还清住宅贷款(商办产品贷款不计算套数)
      在不限购区域,理论上首套房最低首付2成,二套房最低首付3成,且首套房、二套房认定规则为“认贷不认房”,不论是否拥有武汉户籍及在武汉名下是否有房,只要没有房贷,在武汉不限购区购房均视为首套房。
      1、首套房:政策层面首付比例不低于20%,少数楼盘可以实现,也有不少楼盘要求首付比例不低于30%
      2、二套房
      在全国范围内名下有一套商品住宅贷款的,视为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不低于30%,也又不少不限购区楼盘普遍都要求首付比例不低于40%.
      3、二套房及以上
      在全国范围内名下有2套及以上商品住宅贷款的,可在武汉不限购区全款购买商品房,不得贷款。
(四)特殊情况
      本地有一套房,外地有一套贷怎么算?
      认本地房,认全国贷,以上情况算第二套房,首付5成。
      本地无房,外地有一套贷怎么算?
      不同银行政策不一样,一般可执行首付4-5成。
      本地无房,外地有两套贷怎么算?
      如符合限购政策可以购房,但不可以贷款。
      本地有1套房,无贷款怎么算?
      按照二套房政策,首付不低于5成,不过可能可以按照首套房利率上浮比例来执行。
(五)公寓和商铺(40年产权的)
      首付一律5成,只能商贷不能公积金贷款,最多10年贷款,利率最低上浮10%,目前一般上浮50%甚至更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