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打不过清朝?

如题所述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继位,他面临着大明立国以来最严峻的边境形势。建州女真在辽东羽翼渐丰,逐渐暴露出狼子野心,对关内中原沃土亮出了锋利的爪牙。明朝虽已是残灯末庙,但时势造英雄,剧烈动荡的时局中,一大批军事人才也应运而生,活跃在明帝国的对内对外战场上,人才储备的厚度远非地小人稀的清朝所能比肩。

然而,人才济济的大明朝,硬是在长达几十年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到崇祯后期,关外万里疆土几乎沦落殆尽,只剩下一两座孤城和山海关。什么原因会导致这样令人难以接受的结果?问题出在明朝朝廷自身。名将戚继光,曾经给朝廷上过一道著名的奏疏《练兵条议疏》,其中有一段话,非常准确生动地记述了这种情况。

奏疏大意是:边境局势本来大有可为,但决定因素不在边防主官,却在于朝廷,不在于办实事的文臣武将,却在于朝中议论干扰影响。这种毛病年深日久,很难更改。想干一件实事,常常流言四起,朝臣议论纷纷。每到大刀阔斧振作施展时,往往畏惧众臣非议,而变的犹豫不决。或者刚刚实行了一半,却因畏惧人言,畏首畏尾,很难有所成就,反会招惹一身嫌疑。

这段话准确说明,为什么明朝坐拥名臣良将,边境战事却总是窝窝囊囊,灰头土脸。真正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却被一群袖手旁观者指点议论,饱受挑剔怀疑,动不动就被扣上一顶“通敌”“畏战”大帽子,不但事业干不成,脑袋都难保。戚继光作为过来人,深知其中甘苦。他作为明朝不世出的一代名将,威望重于一时。为了能保证北疆防务顺利进行,不得不给朝中大佬请客送礼,拉关系找靠山,才能勉强保住职位。即使这样,他的多项重要建议,都被朝中文官们尽数否决,使他郁闷成疾。

明末大兵家孙承宗,两度受命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面对险恶而行将崩溃的辽东,满朝文武一筹莫展,战守两难。孙承宗创造性提出以守为攻,构筑新城为战略基地,收复大片疆土,迅速稳定了辽东局势,堪称国之干城。就因部下一次出击失败,损失400余人,朝臣立刻群起而攻之,攻势之猛烈,连以帝师待之的天启皇帝都顶不住,被迫拿掉孙承宗,导致刚有好转的关外形势再度恶化。

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却能慧眼识人,放手重用熊廷弼,治理辽东边事卓有成效。只因熊廷弼脾气暴躁,性格刚强,不肯奉迎权臣,对不法之臣毫不姑息,得罪了朝廷官僚圈子。在辽东任职期间,不得不耗费大量心力,用来与朝中文官集团打数不清的嘴官司。这样一个忠心耿耿、才干超群的大才,最终悲惨地在朝廷党争中沦为牺牲品,出师未捷身先死,他一手缔造的大好形势也被葬送。

明朝腐朽没落的官僚构架,和文官集团严重的党争扯皮风气,如一个巨大肿瘤,日夜蚕食着大明朝的精气神,耗尽它最后一丝活力与生机。正直有为之士在其中难以生存立足,做好一件事,最大的阻力不是敌人,竟然是来自于自己阵营的明枪暗箭,他们的生命不是牺牲在战场上,却陨落于自己人的屠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2
内部出问题 了啊 没有钱 又有大量的农民起义
第2个回答  2019-06-03
东林党那些只会张嘴闭嘴圣人学说的废物,一点儿实在事不会干。明末不缺良将,但缺名臣,于谦张居正王守仁这三个人哪怕有一个在明末,也不至于到最后国破家亡。
第3个回答  2020-04-01
明朝末期,朝局腐败,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各地起义不断。直至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自缢而亡。随后在南方又建立了弘光,永历等几个南明政权,后被吴三桂等叛将剿灭。明朝实际上是亡于自身。清军与明朝对峙几十年都不能攻陷北京。双方实力相差过于悬殊,后来清朝实际上是捡了个大便宜。
第4个回答  2019-02-17
清朝原为明朝辽东的建州卫,对明朝及其了解,自身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更是在明朝基础上的加强版,有对明朝针对性克制的优势!
何况明朝自身已经衰败,未灭于清朝,先灭于流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