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型的最大弯度与弦长的比值称为

如题所述

翼型的最大弯度与弦长的比值称为相对弯度。

翼型介绍:

在空气动力学中,翼型通常理解为二维机翼,即剖面形状不变的无限翼展机翼。低速和亚声速翼型的典型外形如图所示,它前端圆滑,后端成尖角形;后尖点称为后缘;翼型上距后缘最远的点称为前缘;连接前后缘的直线称为翼弦,其长度称为弦长。

在翼型内部作一系列与上下翼面相切的内切圆,诸圆心的连线称为翼型的中弧线,其中最大内切圆的直径称为翼型的厚度,中弧线和翼弦之间的最大距离称为弯度;前缘的曲率半径称为前缘半径。超声速翼型的前缘也可能是尖的。

翼型的相对厚度和相对弯度分别定义为厚度和弯度对弦长之比,弯度为零的翼型称为对称翼型,其中弧线与翼弦重合。

当翼型相对于空气运动时,翼型表面会受到气流的作用力,其合力在翼型运动方向或来流方向上的分力是翼型所受到的阻力,垂直于上述方向的分力是翼型的举力。这些作用力对前缘(或对距前缘1/4弦长点)的力矩称为俯仰力矩。

在低速和亚声速情况下,还有一种翼型叫作层流翼型,它的最大厚度较靠后,边界层的层流段较长,因而摩擦阻力较小。在跨声速情形下,有一种翼型叫作超临界翼型,它的上表面比较平坦,翼面上一般只产生压缩波和膨胀波,间或有弱激波,因而波阻较小。

超临界翼型:

随着飞行器速度的不断提高,流过翼面的流速有可能超过当地音速,这时流动中会出现激波,还可能引起流动分离,这都使阻力增大。因此,过去都致力于研究避免翼面流动超过音速的翼型。

但到了60年代,英国的H.H.皮尔赛和美国的R.T.惠特科姆发现有可能找到不产生激波或产生较弱激波的跨音速翼型。他们和荷兰的G.Y.纽兰德分别设计了“尖峰翼型”、“超临界翼型”、“拟椭圆翼型”等跨音速翼型。

超临界翼型的特点是头部比较丰满,上表面中部比较平坦。因此压强分布也比较平坦,没有显著的高峰,并能比较和缓地减速到亚音速(或仅出现较弱激波)。

有时,为了提高升力,使翼型下表面的后部向内凹,使这里的压强增高,上下翼面的压差增大,这种翼型称为有后加载的翼型。类似地,还有所谓有前加载的翼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