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历史论文

很困惑很困惑,我们历史要写关于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论文,但是呢,我发现我找不到资料,感觉资料挺少的,就是关于勾践的,我知道在《左传》《国语》《史记》《吴越春秋》《越绝书》中有,但《吴越春秋》《越绝书》中有虚构夸张成分,导致我不知道应该不应该选取其中的资料。还有写人物评价论文,又觉得我会写得很肤浅,因为我只想到针对勾践的一些言行去展开讨论而已,那样会不会显得像小学生作文一样呢?但是我想不到评价历史人物的应该怎么写会更好。希望大家可以给我较详细地回答,或者说,换成是你,你大致会怎么做呢?谢谢啦~~~

网友推荐答案检举 勾践之后的越楚关系及越国历史考辨
越亡国时间是研究越史和越文化者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对此人们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这一者是由于战国史料本身的匮乏,更者是由于在仅存的战国资料中,越国资料的更加匮乏以及记载的相互抵牾。本文拟在参考各家之说的基础上,对勾践后越亡国时间及楚越关系问题作一番探讨。


关于越国的灭亡,目前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看法:一说亡于楚,一说亡于秦。“亡于楚”之说又有不同。杨宽同意清人黄以周的考定,认为楚灭越在楚怀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306 年;〔1〕李学勤也认为在公元前306 年,同时又指出“越始终未被楚完全吞灭,越君的统系在先秦从未断绝”,“按照《越绝书》、《古今人表》之说,可以讲公元前333 年楚威王业已灭越,而就越世系而言,应当说直到秦吞并关东,无诸被废时,越国才真正灭亡。”〔2〕陈伟则认为楚灭越在考烈王时期,同时指出楚在威王时败越,怀王时取地于越设江东郡,考烈王之后越仍有分散政权存在。〔3〕“亡于秦”之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蒙文通,他认为越在楚被秦灭时还依然存在,最后亡于秦。〔4〕何浩、〔5〕刘亦冰等人亦持此观点。〔6〕这些观点的分歧主要源于《勾践世家》的一段记载:
王无强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当楚威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侯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7〕这段记载与其他史料有抵牾或难以理解之处。
其一, 《勾践世家》索隐按:“《纪年》‘粤子无颛薨后十年,楚伐徐州’,无楚败越杀无强之语。”〔8〕《纪年》仅记楚伐徐州一事,而无败越杀无强一事。败越杀无强与伐徐州相较,似乎前者并非比后者影响更小, 《纪年》不记,难以理解。其二,齐威王使臣说越王时,两人的对话中许多地方与威王时形势不符,而与其后怀王时相符,清人黄以周、今人杨宽均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其三,楚威王、怀王之后直至六国归秦,越国(越事) 屡屡出现在相关史料中。
故此,关于越亡国的时间较有影响观点的有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 年) 与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 年) 两种。笔者认为要搞清越亡国的具体时间,首先要弄清灭国之“灭”何以界定。《史记·楚世家》提到楚灭国之“灭”凡十五,所灭之国有邓、英、夔、江、六、蓼、庸、舒、陈、唐、顿、胡、蔡、杞、莒,除了陈外(陈是先灭后复再灭) 都是一灭而国不存,此后再无该国出现。《墨子·非攻下》描述灭国者对被灭者是“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拴,燔燎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9〕这里“燔燎其祖庙”与“迁其重器”,笔者认为是灭国之“灭”的一个重要标志。楚国曾降服许多小国,其中有些是降而不“灭”,不灭在很大程度即体现在保留其族庙重器上。越一说乃禹之苗裔,世为禹守冢于会稽,故会稽是越族庙重器所在地,虽勾践曾迁都于琅邪、翳回迁于吴故都,然会稽之发源地、根据地地位始终未变。因此,会稽不破而越灭之说,恐难成立。《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10〕会稽置郡,可见越君降秦是在会稽被破之后,因此越国之灭当在此时。
那么,对于《勾践世家》的那段记载又作何解释呢? 笔者认为这是太史公误将三个不同时代的事件混而为一。
一是楚威王伐徐州。此是战国史上一重大事件, 《战国策》《史记》中相关记载多处。《齐策一》:“楚威王战胜于徐州,欲逐婴子于齐。”〔11〕《魏策一》:“齐魏约而伐楚,魏以董庆为质于齐。楚攻齐,大败之,而魏弗救。田婴怒,将杀董庆。”〔12〕《魏策二》:“齐魏战于马陵⋯⋯田婴不听,遂内魏王,而与之并朝齐侯再三⋯⋯楚王怒,自将而伐齐,赵应之,大败于徐州。”〔13〕《秦策四》:“郢威王闻之,寝不寐,食不饱,帅天下百姓,以与申缚遇于泗水之上,而大败申缚。”〔14〕《楚世家》:“(威王) 七年,齐孟尝君父田婴欺楚,楚威王伐齐,败之于徐州。”〔15〕《田敬仲完世家》:“明年(齐宣王九年,此当误) ,与魏襄王会徐州,诸侯相王也。十年(齐宣王十年,并误) ,楚围我徐州。”〔16〕《孟尝君列传》:“齐宣王与魏襄王(此误,当为齐威王与魏惠王) 会徐州而相王也。楚威王闻之,怒田婴。明年,楚伐败齐师于徐州,而使人逐田婴。”〔17〕
楚威王伐徐州事于楚威王七年即公元前333 年。由以上所引,我们可知此事的大致始末是:齐威王与魏惠王在齐徐州相王,楚威王听闻,大怒,遂发兵伐徐州,大败齐将申缚。《勾践世家》索隐按:“《纪年》:‘粤子无颛薨后十年,楚伐徐州’,无楚败越杀无强之语。”非是《纪年》遗记“楚杀无强”,实是此次楚威王伐徐州与越无强无干。
二是楚怀王杀无强、郡江东。杨宽先生《楚怀王灭越设郡江东考》《关于越国灭亡年代的再商讨》两文对此曾做过十分精到的论述,认为《勾践世家》所载楚威王败越实是楚怀王灭越之误,齐使与越王对话中的国际形势非威王而实是怀王时。〔18〕《纪年》《国策》《史记》载楚怀王时越楚史事多处。《六国年表》:“楚怀王十年,城广陵。”〔19〕楚怀王十年为公元前319 年,广陵位于今江苏扬州。《楚策三》:“五国伐秦⋯⋯杜赫谓昭阳曰:‘ ⋯⋯魏折而入于齐、秦,子何以救之? 东有越累,北无晋,而交未定于齐、秦,是孤楚也。”〔20〕五国伐秦事于公元前318 年,楚怀王十一年。《水经·河水注》引《纪年》:“魏襄王七年⋯⋯四月,越王使公师隅来献乘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万,犀角象齿焉。”〔21〕此为公元前312 年,楚怀王十七年。《楚策一》:楚怀王十八年,张仪说楚王曰:“且大王尝与吴人五战三胜而亡之,陈卒尽矣。”〔22〕楚怀王十八年为公元前311年。《张仪列传》亦与之同载。《楚世家》: (怀王) 二十六年(实为二十三年之误) 齐王书说楚王:“ ⋯⋯王取武关、蜀、汉之地,私吴、越之富而擅江海之利,韩、魏割上党,西薄函谷,则楚之强百万也⋯⋯”怀王犹豫不决,昭雎说怀王:“王虽东取地于越,不足以刷耻;必且取地于秦,而后足以刷耻于诸侯⋯⋯”〔23〕楚怀王二十三年为公元前306 年。《甘茂列传》:“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欢⋯⋯(范 对怀王) :‘ ⋯⋯且王前尝用召滑于越,而内行章义之难,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计王之攻所以能如此者, 越国乱而楚治也。⋯⋯”〔24〕《楚策一》亦载范环对楚王:“且王尝用(召) 滑于越,而内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察濑湖而野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25〕《楚世家》:“(怀王) 二十四年,背齐而合秦。秦昭王初立,乃厚赂于楚。楚往迎妇。”〔26〕盖范 对怀王事于怀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305 年。
由以上所引,我们可以知。一是从怀王城广陵、杜赫言楚“有越累”及越献物资于魏来看,越王翳于公元前397 年迁都于吴后,越至少在公元前319、318 年据有广陵以南大片土地,具有相当实力,尚能牵制楚,并主动联魏抗楚。二是恼于越对楚的拖累及越联魏抗楚,楚怀王于公元前311 年对越有过攻伐,“五战三胜而亡之”,此处“亡”不是“灭亡”之“亡”而应是“逃亡”之“亡”;楚虽令越“逃亡”,自身也损失惨重———“阵卒尽矣”。三是从伐越损失惨重中吸取教训,怀王遂派召滑于越,从内部扰乱敌人,再寻有利时机施以外部打击。越伐齐,齐唆使越伐楚。怀王见时机成熟,遂于公元前306 年一举破越,杀越王无强,逼越南移,占领越北部土地,置郡江东。四J 可能在破越杀无强后,楚怀王伐齐徐州,报齐唆越伐楚之仇。


公元前306 年楚怀王杀无强郡江东后,越并非是从此朝服于楚,越仍屡见于史籍。
《韩非子·喻老》:“楚庄王欲伐越,庄(杜) 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27〕此处“庄王”误,蒙文通考之“庄跻之起又怀王二十八年以后事也。楚怀王止三十年,楚欲伐越在庄跻之后,此楚王自不得为春秋时之庄王,疑亦不得为怀王,而当为顷襄王。”〔28〕庄跻起义于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 年) ,入滇于楚顷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 年) ,则《喻老》所记之事当以公元前301 年、公元前279 年为上下限。
《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且天下偏用兵矣,齐、燕,战而赵氏兼中山,秦、楚战韩、魏不休,而宋、越专用其兵。此十国者,皆以相敌为意,而独举心于齐者,何也?”〔29〕公元前296 年赵灭中山,齐闵王亡于公元前284 年,故苏秦说此番话的时间当在公元前296 年至公元前284 年之间。其时,越尚能“专用其兵”。《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有善射者对顷襄王:“ ⋯⋯北游目于燕之辽东而南登望于越之会稽,此再发之乐也。⋯⋯”〔30〕顷襄王十八年为公元前281 年,此时越据守于东南故土会稽。《越绝书·记吴地传》:“越王勾践徙琅琊,凡二百四十年,楚考烈王并越于琅琊。后四十年,秦并楚。”〔31〕同书《记地传》:“楚威王灭无强。无强子之侯,窃自立为君长。之侯子尊,时君长。尊子亲,失众,楚伐之,走南山。”〔32〕勾践于公元前473 年灭吴,考烈王元年为公元前262 年,从越徙都琅琊至楚考烈王伐亲,其间正相差二百余年。
由以上所引我们可知楚怀王杀无强郡江东之后,越人势力并未完全消失。陈伟认为在楚怀王郡江东后不久,江东可能又被越人所得。〔33〕参以《韩非子·喻老》和《齐策五》等所载来看,此说是有道理的:越可能在怀王末年乘楚内乱而有所活动,怀王或顷襄王曾欲再次伐越,但苦于实力不支而作罢;楚顷襄王时期,越以会稽为据点, “专用其兵”,仍是楚欲剪灭的对象之一;楚考烈王时期, “楚复强”,楚乘越君“失众”之机,再次伐越,逼越君龟缩于会稽山(南山) 。
楚考烈王是楚末期较有作为的君主,在其当政期间灭郯、邳、小邾、邾、费、鲁等国〔34〕,故《春申君列传》曰:“当是时,楚复强。”〔35〕《鲁世家》载:“(顷公) 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二十四年,楚考烈王灭鲁。”〔36〕鲁顷公十九年为公元前261 年(楚考烈王二年) 。又《春申君列传》载考烈王元年赐春申君淮北地十二县,十五年后又封之于江东,春申君遂以吴墟为都邑筑城。可见,楚怀、顷襄王时期,楚一直据有淮北之地,故考烈王元年方能将之封予春申君;而江东之地(吴故地) 虽在怀王二十三年楚一度从越手取得,但不久越又乘楚乱而夺回。楚考烈王时期(可能在楚伐鲁徐州、灭鲁后不久) 楚又乘越内部矛盾而伐越,复取江东之地。
楚越在江东吴故地的争夺是异常激烈的,以致吴故都破坏成墟。《越绝书·记吴地传》云越君亲“失众”,推测当时越统治集团内部可能出现很大的分歧,楚破越后,越君集团据保于会稽山,其他势力集团则“以此散,诸侯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有的还“服朝于楚”,当然还有的继续与楚对抗, 《后汉书·郡国志·吴郡》“安”县下注引《越绝书》:“有西岑冢,越王孙开所立,以备春申君,使其子守之,子死,遂葬城中。”〔37〕是其时越王孙开还在安地拒抗春申君。
战国末期,楚考烈王之所以能灭郯、邳等国并破越夺江东,是因为于内有春申君为相,更重要的是,于外强秦此时正忙于攻三晋,无暇攻楚,是以楚能腾出手来,在江淮、江东等地大肆灭国扩土。等秦相继于公元前230 年灭韩、公元前228 年破赵军虏赵王、公元前225 灭魏后,楚也于公元前223 年亡于强秦。秦将王翦入寿春亡楚后,旋即定江南,降越君灭越,置会稽郡。


《勾践世家》所载“威王杀无强灭越”的贻误,使得后人对越后期历史特别是越亡国时间问题的理解产生分歧。通过以上对各种史料的综合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二)《勾践世家》记“威王杀无强灭越”一事,是为太史公将楚威王伐齐徐州、楚怀王杀无强郡江东、楚考烈王取鲁徐州伐越三世史事混而为一:公元前333 年,楚威王因怒齐魏徐州相王而兴兵伐齐徐州,乃是战国时期著名事件;公元前306 年楚怀王在先前派召滑从内部扰乱越的情况下,乘齐唆越伐楚之机,一举杀无强而郡江东,后可能旋即伐齐徐州;公元前261 年楚考烈王取鲁徐州后,再乘越内讧之机伐越,使越君亲“走南山”。可能是三世楚均攻伐过徐州,加上史料之阙如,故太史公误将三事一并归于名噪一时的楚威王名下。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勾践之后的越国历史轮廓如下。
前465 年,勾践卒,子 与(鹿郢) 立。
前459 年, 与卒,子不寿(盲姑) 立。
前449 年,不寿被杀,子朱勾(翁) 立。
前415 年,朱勾灭滕。
前414 年,朱勾灭郯。
前412 年,朱勾卒,子翳(授) 立。
前405 年,翳灭缯
前397 年,翳迁都于吴。
前376 年,七月,太子诸咎杀翳;十月,越人杀诸咎;吴人立孚错枝为君。
前375 年,大夫寺区平定越乱,立无余之为君。
前364 年,大夫寺区弟杀无余之。
前3632361 年,越三年无君。
前360 年,越人强立无颛(之侯、王子搜) 为君。
前343 年,无颛卒,无强立。
前333 年,楚威王伐徐州,时无颛死后十年。
前319 年,越为楚“累”,楚怀王城广陵以拒越。
前312 年,四月,越派公师隅献舟箭于魏。
前311 年,楚怀王伐越, “五战三胜而亡之”,然楚亦损失惨重,怀王遂派召滑于越。
前306 年,越伐齐,齐唆使越转攻楚;楚怀王乘机伐越,杀无强,取而郡江东;越暂退据会稽。
约前301 年-前261 年,楚庄跻起义后,越乘楚乱而反攻,复取江东之地;其时越“专用其兵”,仍对楚构成威胁,是楚欲剪灭的对象之一。
约前261 年2前248 年,考烈王于前261 年取鲁徐州,不久,乘越君亲与其他势力集团不合再度伐越;越君亲退保于会稽山,其他势力集团则“以此散,诸侯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有的臣于楚, 有的继续与楚对抗。
前222 年,秦王翦灭楚后,破会稽,降越君,置会稽郡。
参考文献:
〔1〕〔18〕杨宽. 关于越国灭亡年代的再商讨〔A〕. 杨宽古史论文选集〔C〕.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78. 294.
〔2〕李学勤. 关于楚灭越的年代〔J〕. 江汉论坛,1985 , (7) :56 - 58.
〔3〕〔33〕陈伟. 关于楚、越战争的几个问题———与杨宽等先生商榷〔J〕. 江汉论坛,1993 , (4) :54 - 58.
〔4〕〔28〕蒙文通. 越史丛考〔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0. 40.
〔5〕〔34〕何浩. 楚灭国研究〔M〕. 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 304. 311.
(6〕刘亦冰. 越王世系考辨〔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1 , (6) :47 - 49.
〔7〕〔8〕〔10〕〔15〕〔16〕〔17〕〔19〕〔23〕〔24〕〔26〕〔30〕〔35〕〔36〕司马迁(汉) .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1748. 1751. 234. 1721. 1894. 2351. 731. 1725 - 1726. 2317 - 2318. 1727. 1730. 2395. 1547.
〔9〕孙诒让(清) . 墨子间诂〔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0 - 131.
〔11〕〔12〕〔13〕〔14〕〔20〕〔22〕〔25〕〔29〕刘向(西汉) 集录. 战国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01. 796. 835 - 837. 259. 545 -546. 506. 498. 431.
〔21〕方诗铭,王修龄.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89.
〔27〕王先慎(清) . 韩非子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98. 168 - 169.
(31〕〔32〕袁康,吴平(东汉) . 越绝书〔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9 ,58.
〔37〕范晔(宋) 撰,李贤(唐) 等注. 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3489 - 3490.

怎么样,有帮助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14
我觉得评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如果你要全盘统筹的话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学功底而且对历史也得的相当的熟悉,总之比较难把握。我建议你可以找单一方面描述,比如勾践的卧薪尝胆,派遣西施迷惑吴王所使用的美人计等等,也可以说勾践卧薪尝胆下的精神支撑。最后再联系下实际,就可以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1-13
我认为吧,把真实的提取出来,然后自己深思,想想勾践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具有忍耐力(卧薪尝胆咩)?还是麻木不仁(他成帝后,不是鸟尽弓藏吗?)?然后根据一点来谈。
本人小学生,意见不好还请多多原谅。
第3个回答  2010-11-13
《史记》应该是最合适的,左传其次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