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缩的准确位置图

如题所述

筋缩穴别名筋束,属督脉。因脉气与肝互通,肝主筋,肝病则肌肉肌肉萎缩,其穴主冶肌肉萎缩,筋缩,因此而出名,下边讨论一下筋缩的精确部位怎么找。
筋缩的精确部位怎么找
科学研究精准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凹痕中的部位。迅速选穴法:座位,在背部脊柱区,两锁骨下角联线与后正中心线的相交点点处第7胸椎棘突,往下数2个锥体,即第9胸椎棘突,它的外缘凹处就是穴。
筋缩穴穴道层级解剖学
皮肤-皮下组织组织-棘上韧带-棘间十字韧带。浅部关键布有第9胸神经后支的里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次有横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9胸神经后支的支系和第9肋间后动,静脉骨间支的支系或属支。
筋缩穴的功效
筋缩穴属督脉经俞穴,本穴具备舒筋活血,减轻止疼,平肝潜阳的功效,对减轻腰间盘突显有一定的功效,常见于医治肝风内动之癫痫,小孩惊痫,脊强,经挛拘急,四肢免收诸症;肝气犯胃,肝胆湿热之胃痛,黄疸诸症。
筋缩穴刺灸实际操作技巧
选穴:侧卧,背正中心线,第9与第10胸椎棘突中间。入针方位:从背侧边向腹侧边直刺,与反面成90°。深层:针0.5-0.8寸,留针20分钟;艾柱灸3-5壮,或柔和灸10-20分钟。觉得及放射性方位:胀向周边。作用:舒筋活血,醒神安神助眠。主冶:癫痫,胃痛,脊强,胁痛,腰背肌劳损,胃病,癔症,亦有提升免疫功能的功效。
筋缩穴常见搭配
1.配风府,大椎穴,阳陵泉穴,行与行,扎针泻法,熄风止痉,通脉止疼,医治肝风内动之脊强,经挛拘急,四肢免收等症。
2.配印堂,大陵,膻中,丰隆,三阴交,扎针泻法,止咳化痰降浊,医治痰浊蒙尘世癫证。
3.配通里,丰隆,三阴交,行与行,扎针泻法,止咳化痰熄风,通窍醒神,医治痰蒙心窍之惊痫。
4.配大椎穴,瘛脉,腕骨,行与行,扎针泻法,清热解毒熄风,医治温邪热极生风之小孩急惊风。
5.配至阳,腕骨,阳陵泉穴,太冲穴,扎针泻法,利胆退黄,医治肝胆湿热之阳黄。
6.配悬枢,期门,上脘,足三里,行与行,扎针泻法,舒肝理气,和胃止疼,医治肝气犯胃之胃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