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永远大于局部之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整体永远大于局部之和,这其中有多出来的一部分。

《科学的历程》的叙述在进入新千禧世纪之后可以暂时搁笔了。毕竟时间需要等待。若是从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那一年开始计算,后续的科学发现所进入的领域就是从科普的角度来叙述都显得非常有难度。尤其到了20世纪末,看似科学带给世界突飞猛进的改变,但是科学的继续发现之旅也似乎陷入了停顿。这一点或许对于人类来讲有些操之过急了。或许我们在获得如此巨大的能力之后,对于“答案”的需求更加的急迫。

如果回顾整部《科学的历程》所讲述的故事,我会特别注意中世纪哥白尼的“天球论”以及在20世纪中叶的原子弹核爆。这两件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如果放在历史的观念去审视的话,它所代表的人类的思索与反思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可能后者对于人类的警惕作用会更大一些。毕竟我们得承认在挖掘原子核能的路途上我们其实只能尽力掌握,而非能将原子核能玩弄于掌心。这两件科学史上发生的事件,已经不能简单归属为历史事件。而是需要套用一句在历史教科书中常用的语言范式:它们将会为历史带来深远的影响!在数百年之后的人来回望20世纪的历史时,他们一定会有与我们不同的别样感受!

我不敢说吴国盛先生著述的《科学的历程》是针对科学史而言最佳的作品。但是经由有科学素养的人来撰写这样一侧讲述科学历史的书籍,在其叙述的过程中就少了情绪与文字的渲染,以及对于描述事实的过多臆测。吴国盛先生在使用其文字时所带有的具体、清晰、准确和简洁正是科学诞生的基础-----逻辑。我将吴国盛先生的《科学的历程》与曹天元先生《量子物理学史话》的部分重叠内容进行了比对。那么上述我所讲到的文字逻辑关系特质就相当的明显了。科普类的作品难以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科学发现的历程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充满趣味性。相反是充斥着大量猜想、模型设计和数学计算的。《量子物理史话》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读者阅读的门槛,不过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科学本身的艰难。尽管科学发现也可能是大概率事件之一,但是绝不会常常是恰好、凑巧被我们发现。在吴国盛先生的《科学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传承有序,也正是这种连绵不绝的脉脉相传,我们才有可能拥有迄今为止的“知识”。这其中少一个环节、缺一个人出生,都可能导致我们生活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代中。我们也只能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各种知识和认知,何其幸也!

知识的诞生从来不是“十月怀胎 一朝分娩”那样模式化。在这里我所提及的“知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验知识。而是确定性知识、内在性知识。在现代汉语中,“知识”一词已经变得相当平庸了,对任何东西有点了解的人都可以大言不惭地坦言自己是有知识的。我在这里所提及的“知识”一词与古希腊人对于“知识”的认识是同义的。或者说这个“知识”词语的本义是由苏格拉底开创。

有这个“知识”所构建的世界图景中,我们现在比较确定的认识是----整体永远大于局部之和。尽管“世界图景”乃是出自观者者之眼,却同时也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不同方法的最终去向。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之上,世界图景曾经以不同的形式、样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可能误以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可是,真的,在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观察之后,这个眼见为实的”同一世界“不过是“世界图景”的多个侧面而已。或者采用更易理解的话来解释,这同一个世界,我们使用了不同的“世界图景”来描述我们所见到的真实。之所以使用这样复杂的语言,乃是需要明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仍然处于“盲人摸象”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善于将每一个盲人所摸到的部分进行拼装、组合和连接,可惜是它永远不代表整体。

在构建“世界图景”的过程中,我相信哥白尼、伽利略、牛顿他们目之所见的世界与爱因斯坦、普朗克他们所目见的世界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当然当下的我们每日触摸到的世界与这些先贤大德们构建的世界又完全不同。如果我们将问题的症结归于时间的话,那么只能说明我们毫无长进。

在《科学的历程》中我深深着迷于“世界图景”这个说法。从有史以来的记录来看,这个所谓的”世界图景“其实也在一直发生变化,但影响世界图景的重要因素,不是时间,而是我们的观察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盲人摸象这个过程而言,大象或许一直未曾发生任何变化,但盲人们变得更加有经验了!这种经验养成的历史是不是就是“科学的历程”的另一种表述呢?

至此,我开始确信有关世界图景的其他说法。 我相信与我同居这个世界中的某一个人或是某几个人,曾见过我不曾见过的有关这个世界的其他样式的“世界图景”。至于他们看到了什么,可能到现在也少人相信。但我会相信他们的确看到了一些什么。这让我想起在电影《银翼杀手》中复制人洛伊在雨中说的那一段话:

我始终相信洛伊所言的“见过你们人类难以置信的事”不会只出现在台词和电影中。尽管可能会有人认为在猎户星座燃起熊熊大火的太空飞船与“唐怀瑟之门”的幽暗宇宙与胡言乱语并无二致。那么请你且相信那是谎言,而我则认为那是至情之感。不过我们都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都能正确的区分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电影。只是在相信这一层面,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银翼杀手》拍摄于1984年,而我知道并观看到这部电影则是在2017年。其中时间间隔了33年。只不过在我阅读《科学的历程》的过程中,在每一次闭上书页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洛伊在雨中讲述这一段话的场景。的确,有人曾见过这一切,他只是借助了洛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而已!

我们则当成了一场幻梦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