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有哪些生活习性?

如题所述

1.食性

昆虫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对食物形成的一定选择性称为食性。不同种类的昆虫取食的习性也不同。根据昆虫取食的食物的性质,可将其食性分为四大类:

(1)植食性以取食活体植物及其产品的食性为植食性。 这类昆虫占昆虫总数的40% ~50%。根据它们取食范围广狭, 又可分为3种。

①单食性:只取食一种植物的昆虫的食性叫单食性。如三化螟只取食水稻。

②寡食性:取食一个科或近缘科内的若干种植物的昆虫的食性叫寡食性。如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和与其近缘的木犀科植物。

③多食性:取食多科多种植物的昆虫的食性叫多食性。如玉米螟为害40个科中200种植物。

(2)肉食性昆虫以小动物或其他昆虫活体为食的食性叫肉食性。按取食方式又分为捕食性,如瓢虫捕食蚜虫;寄生性, 如寄生蜂寄生于害虫体内。

(3)杂食性昆虫既吃植物性又吃动物性食物的食性叫杂食性。如蜚蠊等昆虫。

(4)腐食性以腐烂的动、植物体以及动、物粪便为食的昆虫的食性叫腐食性。如蜣螂

2.趋性

是指昆虫对外界环境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前者为正趋性,后者为负趋性。昆虫的趋性很多,按其刺激物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

(1)趋光性 昆虫对光源刺激而产生趋向光源的反应称为正趋性。如蛾类等夜间活动的昆虫。反之为负趋性,如蜚蠊等昆虫。

(2)趋化性趋化性是昆虫对一些化学物质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其正、负趋化性通常与昆虫觅食、求偶、避敌和寻找产卵的场所有关。如菜白蝶对含油芥子油成分的十字花科植物有特殊的趋化性;而菜蛾则不趋向含有香豆素的木犀科植物上产卵。

除此外,昆虫趋温性、趋湿性也反映了昆虫的趋性活动。

3.群集性

同种昆虫大量个体高密度的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习性,称为群集性。群集性又分为临时性群集和永久性群集两类。

(1)临时性群集 是指昆虫仅在某一虫态或某一段时间内行群集生活,过后即分散。如一些毒蛾、刺蛾、叶蜂等低龄幼虫行群集生活,高龄后即分散;瓢虫多群集在一起越冬,当度过寒冬后即分散。

(2)永久性群集群集时间长,包括整个生活周期。如东亚飞蝗等昆虫。

4.假死性

有些昆虫受到突然接触或振动时身体卷缩,静止不动或从停留处跌落下来呈假死状态,稍停片刻即恢复正常活动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假死性。如叶甲、象甲、金龟子、黏虫等。

5.扩散

扩散是指昆虫个体在小范围内分散或集中的活动,这种行为也分为分散或蔓延。通常是在环境条件不适或食料严重不足时发生,它是昆虫扩大生活空间的生活方式之一。如蚜虫以有翅蚜在田内或向邻近田扩散。

6.迁飞

迁飞是指昆虫的成虫成群地从一个出发地长距离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它是一种种群行为,具有遗传特性。如水稻褐飞虱、小麦黏虫等。

7.滞育和休眠

滞育和休眠都是昆虫为了保护自己的一种抗逆行为。

(1)滞育是昆虫长期适应不良环境的遗传性。通常在不良环境即将到来之前,已经进入滞育,一旦进入滞育的昆虫,即使恢复到适宜环境,也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2)休眠休眠也是由于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但当不良环境消除后,便可恢复生长发育。

8.拟态和保护色

拟态和保护色都是昆虫适应环境的方式之一。

(1)拟态是昆虫“模拟”其他生物姿态,用以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拟态。如枯叶蝶形似枯树叶,菜蛾停息时形似鸟粪等。

(2)保护色是指一些昆虫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极其相似,避免被天敌发现的现象。如蚱蜢、螳螂等昆虫它们春天多为绿色,秋天为枯黄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06

《昆虫记》一书里例举了很多昆虫的习性,以下简单讲述几个昆虫的习性:

1、螳螂的生活习性:螳螂是一种肉食性昆虫,善于利用“心理战术”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属于益虫。螳螂的生活环境为草丛,为了避免被天敌发现,一般的螳螂颜色多为绿色,除绿色外黄色也比较常见。

2、蝗虫的生活习性: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以禾本科植物为主要食物,是农业害虫。蝗虫一般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寿命大约6个月。成虫与蝗蝻都是夜伏昼出,无明显趋光性。

3、蝉的生活习性:常见的蝉科动物是蝉,俗称知了(蛭蟟)、蛣蟟或借落子。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在地下“潜伏”四年后钻出地面。最长寿命长约60~70天。

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

扩展资料:

《昆虫记》(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参考资料:昆虫记百度百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