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老了照顾不过来,退休金低又进不起养老院怎么办?

如题所述

我退休七年了,一年一步走入了老年人的行列。这个问题也是我近年思考最多的问题。

离婚十五年,身边没人陪伴照顾,女儿也长大工作离家。每每想到晚年生活不能自理,无多的积蓄,心就无比的没着落恐慌。退休工资二千多,前几年为了多攒下钱在外东家西店打钟点工,也是为以后的不恙之需做准备。我们这把年纪,没什么资历学历一技之长,做的都是挣钱少的苦累活。奔波了几年,钱没攒下多少,人倒累得要死。就想啊,图什么咧,以后的事谁能够预料,过好当下呗。还不如在身体能动能吃能享受的时候,做一切自己梦想做的事,真到哪一天躺着了病倒了痴呆了,儿女没时间不照顾,自己没能力进养老院,心里也会很欣慰。对自己说:值了!够了!看过了,吃过了,享受过了,没遗憾了!该走时高高兴兴地上路,找办法了决自己残生。当然,最希望的是国家通过实施安乐死

这个问题对于有钱人家庭就不是问题了,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个大问题。

现在我国的大部分家庭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祖孙三代在一起过,而是子女大了结婚后都有了自己的独立家庭,平时与父母各过各的,每天上班下班还要照顾孩子,只有周末才能看一下父母,等到父母生病动不了麻烦也就来了。自已又要上班又要弄孩子还要照顾父母,请护工又请不起,上养老院又去不起,这可如何是好?

所以,这是我国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我认为解决的办法应该有两个:首先要完善养老机构,降低进入门槛。其次就是让安乐死合法化。

这个问题看似不人道,实际上是最人道的一种做法。设想一个人老了病了不能自理再加上病痛的折磨让自己生不如死还要拖累家人。这种情况我认为如果老人本人有意愿不想再这么痛苦的活下去,让自己有尊严的死去,活着的人应该满足他的这个愿望,这才是对人、对生命的尊重。所以国家应考虑设立安乐死,让安乐死合法化,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尊严的活,有尊严的死。

不要焦虑,不要着急,我们50后60后的人正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进入或将要进入老年,面临养老的问题。指望独生子女养老不可能。子女们要工作,要照顾自己的家庭,要教育他们的子女,忙的他们分身无术,没有精力和能力照顾父母。指望自己的那点养老金根本去不了养老院,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养老靠谁?只能靠政府,我们相信政府有能力解决养老问题。政府可以从几个途径入手解养老问题。一、给退休金达不到一定水平的独生子女的父母增加退休金以达到进养老院的标准。

二、给独生子女发放养老补贴。

三、75岁以上老人 社会 免费养老。

四、大力扶持(补贴)民办养老院。

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啊。独生子女成家了,父母老了退休金还比较少,去不成养老院,自己又照顾不过来,确实比较麻烦。

但是,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有点错误。大家算算,计划生育政策大概是70年代末期提出的。独生子女最大的如今也不过40多岁,父母70岁左右,养老问题还不是很严重,除非大病缠身,不过这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你提出这个问题大概在今后几年才能逐步出现,你目前是提前焦虑了,我相信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患了提前焦虑症,害怕的是以后的状况。目前有的家庭已经出现了忙不过来的情况,可惜大部分都有兄弟姐妹,这个问题不在我们回答之列,回家好好想想怎么让自己的兄弟姐妹多帮忙照顾老人吧。

大家不要骂我,我说的前提是如今的独生子女家庭赡养老人的问题,七十年代之前每家都有大堆孩子,4,5个的很常见,回答问题的吃瓜群众大部分都在五十岁以上,兄弟姐妹众多,即使家里老人照顾不过来也没有资格回答问题,所以过去几个孩子家庭不算。

独生子女家庭今后怎么办?八零后确实很挠头。

第一个前提,父母在城里有没有房子?如果有房,卖了问题迎刃而解,八零后父母没有房子的太少了。特殊情况是以下两种,一个是农村的父母,房子不值钱,没有养老金,农村有钱人大把,我们不考虑他们,只谈困难的这些。儿女有钱有能力,你们有福了。如果没有能力,那就比较悲惨。只好帮儿女多分担家务,戒掉抽烟喝酒不良嗜好,减少消费,保养身体,争取少得病,不吵不闹听儿女话,不要给儿女带来额外精神负担,其他只能听天由命了。不然还能怎么样呢?第二种可能是城里人卖掉房子帮儿子买房结婚,实话实说,这些人应该是城里比较困难的居民,大多是下岗工人或者无业居民,为了儿女也是拼了,值得钦佩。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过去还是努力不够,如今年纪大了没有财产后果很严重。同理,大家必须保养身体,提高自觉性,少给儿女添麻烦,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能挣钱至少不能给家庭添麻烦吧?

送给如今45岁以下的独生子女一句话,你的孩子应该18岁了,你的父母大概70左右,现在应该忙得过来,伺候父母问题不大。无论有钱没钱,都善待他们,朋友可以有,孩子可以有,可是父母只有一个,没了就应了那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早作准备,给最亲爱的父母一个幸福的晚年。

说这话的不负责任!我现在就照顾三个老后,我老爸81岁,可以行动,有点自理行为,但洗澡穿衣要人管,我老妈73岁全身瘫痪,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屎尿在身,吃喝穿都要人待侯!我岳母75岁,不要人侍候,身体 健康 ,我辞退工作,一人全身打理,煮饭洗衣晒被全部自己一个人来,老婆上班不在本地,小孩也一样都在外打工,读书,为了不拖累一家人,只有自己一个人扛起这,还好老人有工资,我妈不到2千,我岳母在工资2千3,但不在我这,我父工资2千8,也可以说她们三老工资最高一个,我母亲刚好够她吃每天的药费,只有我爸工资用来全部生活开支,自从辞工在家啃老,断了社保,我也没有收入来源,无钱交,但我在家这样啃老,无怨无悔,只愿能好好把老人照顾好,让他们安心过好晚年,不后悔生活每一天!虽然对我自己以后生活有影响,但我只觉得做了自己该做的,我也一生不后悔!而且古也说:他们带我来这世界,从小照顾我到长大,那他们老了,动不了!我应该照顾他们老,照顾他们老死,这也是应该的!

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一个孩的一代人开始迈入了老年行列,独生子女养老问题凸显出来。

对于有退休金的人来说,还算应付一下,可对于农民来说,就是很大的难题。

一对年轻夫妻,双方如果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那么接下来他们面对的可能是4个老人,再如果下一代独生子女家庭面对的最多可能就是8个老人,这样的压力可想而知。

现在的物价上涨太快,退休金低,尤其是企业员工退休金太低,虽然国家每年都在提高退休金,但是基数太大,上涨的那部分有时候不如物价上涨的厉害,几乎是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如何解决现实情况下的养老问题,我认为可以做出以下调整:

大力提高退休金,同时给农村超过一定岁数的老人发放退休工资,相应减轻年轻人的养老负担。

养老院降低进入门槛。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进来,可以设立等级,钱多钱少的有分别,只要能不落下每个人就行,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确实减轻有压力的家庭负担,在买房、买车、大病补助等方面向困难家庭、养老家庭倾斜。

安乐死可以提上议程,虽然看似不道德,但是确实是人道的。让一些没有生活质量的人,有尊严的离去,也是对本人的救赎,也是减轻负担的逼不得已。

在特殊情况下的确照顾不来,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老人手术住院,子女陪可能吗?他晚上陪第二天要上班,如要陪几天身体就不行了。请护工每天二百元,经济上也难承受。如果二个老人同时住院,清问这样解决?特别老人癌症晚期,医院己开病危通知单了,结果拖了一个月多,情况不说也可知困难程度。我很赞同快些立法安乐死,让老人安静死去,小辈不受拖累。

我公公在养老院住了5年,先后调换过4个养老院,60后7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退休金低又进不起养老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作为一个退休近10年的工薪阶层,我来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公办养老院与民办养老院有哪些区别

当初送我公公去养老院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这里是一个内陆的四线城市,各种养老机构的名称差点把人搞糊涂了,有的叫”XXXX养老院“、”XX疗养院“,有的叫”XX医养中心“都不知道把老人送到哪个机构才好,所以大家送自己的老人或轮到自己入住养老院之前,一定要把这么多机构是公办或是民办的性质要搞清楚。

1、公办养老院是由国家投入的福利机构

公办养老院是由国家投入的福利机构,优先收纳的群体一般是三无老人,五保户和残疾老人等等,需要凭当地户口登记办理入住手续,是非盈利机构,管理和护理人员绝大部分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入住后只需负担极低的管理费用和生活费,比较适合退休金低又进不起条件较好的民办养老院的老人,但近几年来随着中国老年化程度加快,床位比较稀缺,有些城市需要提前预约排队,所以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尽量要在当地提前预约。

2、公办养老机构一般看名称就能判定姓公还是姓私

国家投入的公办养老机构名称是有讲究的,名称格式为【XX省XX市XX区XX街道或乡镇+养老院(福利院、养护院、敬老院)】,其中行政区域越少的级别越高。

3、地方上还有一种民办非盈利性质的养老机构

名称格式为【地方名称+字号+养老院(福利院、养护院、敬老院)】,这种养老机构是由国调拨工地和少量配套设施搭建的,例如【地方名称+XX医院或XX社团+字号+养老院(福利院、养护院、敬老院)】,他们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年度盈余收益奖励投资者,与公立相比入住这类养老院的条件要宽松一些,也比较适合退休金低又进不起养老院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

4、营利性养老机构

这种养老院机构一般是以企业或公司搭建投资的,名称格式为【地方名称+养老院、康养中心、老年公寓等以有限公司为后缀】的企业。这类的养老院机构以服务等级优质,各方面硬件软件完善来吸引顾客,当然收费额度也要高出许多。如果经济条件较好的朋友可以选择这一类的养老机构。

疗养院、休干所、护理院、敬老院、养老院、养护院、老年公寓、福利院的区别

我们对公立非营利养老机构和营利性养老机构有了大致的了解后,还发现各种养老机构的名称还不一样,下面我就这些名称所不同的差别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疗养院、休干所

疗养院、休干所一般是由政府或部队,为一定职务的退休或离休人员、特殊工作人员设立的机构,比方说XX市XX部队休干所,XX潜水员疗养院等等。

2、护理院、医养院、养护院

这种机构一般会配备专职的医护人员和护助人员,可以长期为卧床老年人、残疾人、绝症晚期患者等,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根据医嘱进行支持治疗、心理咨询、临终关怀和其他老年病医疗护理服务。例如XXXX爱心护理院,这种养老机构适合退休后有中等收入的老人入住。

3、敬老院、 社会 福利院

敬老院是政府出资为农村孤寡老人五保户,提供集体供养的场所, 社会 福利院是县市、乡镇为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老、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提供免费住所和生活费用的地方。

4、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是面向有自理能力,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开放的,既然是公寓,其配套服务设施,文化 娱乐 、医疗保健服务体系都相当完善。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老了照顾不过来,退休金低又进不起养老院咋办?

现在咱们回到最初的话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提高,国家会越来越重视未来的养老产业, 那么在养老机构的细分领域会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相信总有一款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现阶段60后70后虽然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但平辈的兄弟姐妹都多,所以我们如果在以上各个养老机构进不了的情况下,趁现在年龄并不是太大,可以以自家亲戚或朋友自发组团的形式抱团养老,把这一阶段看作是前期养老的初级阶段,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在搞好自身 健康 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子女,相信政府,国家绝对会让我们这一代60后70后,在响应了祖国号召”只生一个好“的退休老年群体,晚年有所依,养老有所靠。

一句话!独生子女家庭老人终老绝没有好下场!老了有退休金有住房看似风光实际凄凉。老了有钱花不了渴望的是亲情和照顾,有几个独生子女能做到?二个孩子照顾四个老人,今天这个病了那个叫买菜买粮,另一个想念了叫来家坐坐,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事,上有老下有小又要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我和老婆都是弟兄姐妹5个,这几天老婆照顾住医院岳父,我照顾瘫痪在床三年的母亲,兄妹们多轮着来,但也有需请假的。给母亲洗身擦身一个人根本不行,最少2个人。自己想一旦老了卧床了,谁给我洗洗身?想着都堵心。

老人们别自信太高,有钱嘛雇保姆进养老院,你要清楚!你身体行能自理脑子清楚,这行!没人敢欺负你,否则保姆也会嫌弃你欺负你,这事太多了。终老结局凄惨是看到的,瞎活吧!如果国家有安乐死规定,第一个申请,绝不给孩子找麻烦。

我是60后,今年57岁,只有一个女儿,如果我老了,该如何度过余生,想到这个问题,确实很揪心。

我和老婆的退休工资加在一起,估计有一万多块钱,有一套140平米的自住房,如果不患大病怪病,日子应该过得去。但如果生大病,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费、医药治疗和保姆护理等肯定难以应付。

女儿女婿有工作,要挣钱养家糊口,靠他们照顾我们生活,不现实也不可能,他们最多抽空过来陪我们说说话、聊聊天,有钱的力所能及出点钱,没钱的自身难保。不是不孝顺,而是自身难保,心有余而力不足。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趁现在还能吃能睡,能走能看,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摆正心态,到处走走,到处看看,活好余下的每一天,不留遗憾,否则死不瞑目。

我和老婆准备把剩下的公积金和职业年金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能在养老院呆几年算几年,如果积蓄花光了,不能支付养老院的费用,就回老家养老,听天由命。

当然,从现在开始,我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始终保持心情愉悦,遵守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运动,尽量做到少生病或不生病,不求长命百岁,只求在生的时候,生活质量好一点。

其实,随着 社会 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后的养老问题应该不会存在大问题。所以不要胡思乱想,杞人忧天,活好自己,活好当下才是王道。我是粮农二代,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