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上岸、没有国籍、绝对自由的人鱼族,他们真的存在吗?

如题所述

在蔚蓝美丽的东南亚海域,生活着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因为绝佳的水性,被誉为真实存在的“人鱼族”,也是人类史上最后一支海上游牧民族。正如“巴瑶”(在马来语中意思是“海上之民”)这个名字一样,数百年来,他们从未离开过大海,祖祖辈辈以渔业为生。据统计,巴瑶族人口总数超过40万,在菲律宾塔威塔威群岛、马来西亚沙巴和印度尼西亚东部岛屿,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关于这个民族的由来,还有一个凄美动人的传说。他们的祖先,是马来西亚柔佛州的皇家护卫队员。很久以前,一场肆虐的洪灾侵袭了柔佛州,年轻美丽的公主也被海水冲走。她的父亲——柔佛州州长交给古巴瑶人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出海寻找这位公主。心痛的州长放出狠话:“一天找不到公主,就不要回来见我”。而勇敢善良的古巴瑶人,每天天不亮就四处寻找,却始终见不到公主的影子。他们无颜回到柔佛州的家乡,就在海边住下,渐渐适应了海洋生存环境——他们就成了如今的巴瑶族。

巴瑶人的水性到底有多好

巴瑶人世代捕鱼为生,他们每天清晨就出海捕鱼,就连族里的小孩,都是在渔船附近戏水游玩。那么,巴瑶人的水性,真的有传说中那么好吗?他们真的能配得上“人鱼族”的称号吗?

答案是肯定的,巴瑶人个个都是潜水高手。为了捕捞深海鱼、贝壳与海参,他们能轻松潜到30米的海水中。巴瑶潜水者平均每天要在水下度过5个小时的时间。无需携带任何供氧设备,他们竟能在水底坚持13分钟之久。时至今日,他们的潜水装备仍很原始,只佩戴手工制成的护目镜,手持旧船料制成的鱼叉。

为什么巴瑶人水性这么好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造就了巴瑶人的逆天水性呢?科学研究发现,这其实与基因有关。

决定潜水憋气时长的,是脾的大小和功能。脾脏是人体内的一座“有机血库”,它储存了大量的血红细胞,将新陈代谢所需的氧气输送到人体各个部分,再把二氧化碳运送到肺部,继而排出体外。遇有剧烈运动、短暂缺氧等情况出现,脾会迅速增加运送的血红细胞数量:每次收缩,它就可实现2%到9.6%的血氧含量提升。

人体潜入水下,心率会变慢,更多血液流入心脏。与此同时,做好充分准备的“血库”加速运作,脾脏将储存好的含氧血红细胞源源不断地送入血液中。如此看来,功能强大的脾脏,是潜水高手必不可少的“武功加成”。

而巴瑶人的脾脏,是他们的陆上近亲萨鲁安人的150%。原来,巴瑶人的“PDE10A”基因变异,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变化。在甲状腺激素作用下,巴瑶人的脾脏大小与萨鲁安人逐渐拉开差距。

这也解释了,普通人为什么无法在水下坚持13分钟不换气,因为我们体内的PDE10A基因,未曾发生变异。

潜水王者巴瑶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巴瑶人生活在广阔的东南亚珊瑚三角洲区域,那里海洋物种丰富多样,不仅可以找到全世界76%的珊瑚和鱼类,还生活着很多珍惜的大型生物,如蓝鲸、侏儒海马、儒艮等。大部分巴瑶人生活在海上架起的木屋中;也有一些,就生活在自己捕鱼的小船上,与自己的近亲结成船队,同出同进。除了食用海中捕捞的鱼、贝、海参等以外,巴瑶人还会与其他族人进行一些简单的食品和日用品交换。

为了更能适应潜水作业,巴瑶人从小就刺穿自己的耳鼓膜。到他们年老的时候,听力往往会因此出现问题。另外,由于长期的潜水捕猎,身体长时间处于远低于大气压力的水压之中,很多巴瑶人都会患上减压症。

因为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没有国籍的巴瑶人,与居住在附近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居民之间,时常爆发冲突与摩擦。出于解决争端、海域保护等考虑,印尼等国政府向巴瑶人数百年来的游牧生活方式发起挑战,甚至不断要求他们搬迁到陆上生活。

如今,保持着“海上吉普赛人”生活方式的巴瑶人,正在逐渐减少。或许有一天,他们这种罕见的海上生活方式将会完全消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