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劳动价格的变化与食品价格的变化相反?

如题所述

物资充盈的社会环境下:1.大部分食品价格会下降 2. 人们选择放弃被雇佣,自由劳动
商人与其以低廉的价格出售食品,不如以食品来维持较多的劳动力,以期获得较高的利润
如是,一方面劳动力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可供给劳动力减少,劳动价格即增加了

物资匮乏的社会环境下:1. 大部分食品价格会上升 2. 人们迫切需要工作
由于食品价格上升,商人维持劳动的资金成本增加,商人倾向于减少雇佣
如是,一方面劳动力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可供给劳动力增加,劳动价格即减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1-22
当物资丰厚时,佣工往往不需要给人帮工就能够靠劳动过活。由于食品价格低廉,雇主也会增加维持佣工的资金,并雇用更多的佣工。农业家尤其如此。因为,这一时期的谷物价格相对低廉,农业家与其将谷物低价卖出,还不如用它来维持较多佣工的生活,从而得到较大的利润。于是,对佣工的需求就增加了,而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佣工却同时减少了。所以,当物价低廉时,劳动价格往往会上升。
当物资缺乏时,佣工的生活会困难而不安定,这就促使佣工迫切希望恢复以前的佣工工作。但是,由于食品的价格高昂,雇主往往不会增加雇工人数,而是减少维持劳动的资金。此外,贫穷的独立劳动者为了支付高昂的物价,往往会全部消费掉原本打算购置材料的小额资本,这样也就只能变成雇工了。当就业机会少于求职人数时,许多人为了得到一个职位,就只好接受低于平常的条件。所以,当物价昂贵时,佣工和帮工的工资往往很低廉。
第2个回答  2010-11-23
资本的性质所致,追求减低成本,资本家减少工人的工资,追求高额利润,资本家抬高商品的价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1-23
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对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不同,它的增加不是由于创造出来的价值绝对地增加了,而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把一部分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转化为剩余劳动时间,从而使剩余价值相对地增加。它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
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而降低生活资料价值的手段,就是提高直接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部门和为生产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对称。指通过把工作日延长到超过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列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但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后者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的。

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