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遗产有时效规定吗?

如题所述

继承遗产有时效规定如下: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继承人应当在继承开始前表示是否接受继承,如开始前为做出放弃继承的书面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继承遗产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定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两个月。也即,如果受遗赠人在法定时间内不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其继承权就不再受法律保护果遗产承受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继承权受到侵害,不在法定期间起诉,就丧失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的权利。 综上可知,遗产继承的有效期可以看做是2个月。
遗产继承的流程:
1、应根据遗赠扶养协议、遗嘱、法定继承的顺序,确认遗产范围、继承人范围、继承份额、继承方式等主要内容;
2、由遗产执行人按照前述确定的内容要求,分割遗产;
3、继承人按依法获得的份额,主张获得所有权。例如,不动产根据继承材料可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综上所述,遗产继承诉讼时效为三年。继承权主体可以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明确,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也可以通过被继承人与他人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指定。具体为法定继承人、遗嘱指定的继承人、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