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缺爱、恋爱用力过猛,如何改变

如题所述


自身缺爱、恋爱用力过猛,如何改变

缺爱的特征

经过所有研究,和心理学的一些数据来看,性格缺爱的人,基本有以下几个特征:

1.慢热:因为把控不住自己的付出,掌握不好与人交往的平衡衡度。

2.一旦投入恋爱,无法自持地将自己全盘托出。

3.缺乏安全感:过度粘人,饥渴地寻求对方的陪伴。

4.感情和了解程度不成正比:只要认定了某一段关系,哪怕没有完全了解对方,也会无可救药地沉浸在感情中。

5.热情和相处时间不成正比:可能两个人刚刚建立恋爱关系,就甘愿热烈地为对方付出。

6.患得患失:总觉得自己被爱是天赐的荣幸,总怕某一刻自己

就被抛弃了。

其实如此看来,很轻易地就能发现,性格缺爱的人在感情中很容易”一厢情愿”。无论是多疑敏感、患得患失,还是无法遏制地单方面过度付出都是缺爱者一人在“自导自演”的一出悲剧。

在恋爱中失去自我

明明可以用三分力度解决的问题,你为了达到最佳效果,非得用尽全身解数,挖肝掏心地用尽十分力气去冲击。而这多出的七分力度,实际上是由你自己自作主张地单向生成,但其实你又希望由对方来负责。但通常情况下,对方招架不住这平白无故多出来的七分力度,他会选择置之不理或干脆手足无措,总之永远达不到你所期望的回馈。

每当这时你就会感觉到庞大的失落感、被抛弃感,也就是自我感知到自己“用力过猛”了。找准原因,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有的放矢地去解决问题:当投身到恋爱过程中,你会不自觉变得“很缺爱。无论是想跟对方时时刻刻黏在一起,还是占有欲很强等一系列的潜意识缺爱反应,一旦被你表现出来,在这个节骨眼上,就是我们正视问题的关键点。

首先,你要搞清楚,导致你在恋爱中失去自我这件事本身,是谁的问题。是你自己的问题。

降低期望值

你的过度付出也好,劳心费血也好,失去自我也好,这些都是由于你的一厢情愿所致,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你的[自我感动]而已并不是对方将你放在一个被害者的位置。所以你的任何行为导致的任何结果都不能成为你将来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的原因。

你的行为要由你自己负责,并且我们几乎确定:这些行为会带给你一个恶果一一或许你容易感到被伤害,或许对方感觉压力太大,被你吓跑了等等,总之长此以往的缺爱表现只会消耗你的感情。为了抵抗这种必须由自己去承担的责任,你必须竖起自我保护机制。

如何自我保护呢?

一、降低期望值

当你付出10分的爱的时候,内心里其实还是期望着对方同样回馈给你10分的爱的。因为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必须依靠这种偏执的方式来不断证明自己对对方的重要性。

当你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或者给自己一个“对方不以此为前提会给你回报”的假设的时候,你毫无节制的用力是否考虑收敛一些?你的输出是因为你还有希望,但当你的希望完全破灭,输出的原动力就消失了,即使惯性驱动不会立即停止,也动不了多久了。

二、学会对抗焦虑

将自己放在思念对方上面的时间抽出来一半,放在其他事上。说白了,就是要有自己的生活。越爱对方,越要有自己的生活。健身,唱歌,学一门艺术,再不济打打游戏都行,总之学会把时间放在自己身上。因为你怕失去,所以才要营造更好的自己:只有营造出更好的自己,才不会觉得自己是“不该被爱的,”才会不再患得患失。这是个良性循环。不压抑自己的表达

三、不要压抑自己的表达

要区分开,这里的表达指的是语言表达。很多人因为很清楚自己处在一个怎样“危险”的处境,知道自己很容易在恋爱中迷失自我。为了板正自己,就有意识地压抑自己的语言表达。总觉得自己把嘴封起来,不告诉对方自己波涛汹涌的爱,就能瞒天过海似的。但行动上,对对方的“用力过猛”却一点也没减少。其实完全没必要,这种做法只不过实在自欺欺人。

你越不说,内心的负担越重,负担越重,你就会暗示自己已经陷得越来越深。所以,不要怕在语言上略带夸张第表达出自己的爱意,当你给自己定的人设比你本身还要“深情”的时候,这种鲜明的对比会让你发觉到你并没有自己描述的那么爱他,于是反而会产生一种安全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