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依据是

如题所述

一般认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依据是音乐。

《诗经》的“风”,事实上是各个地方的民间曲调的汇总。民间歌曲自然有民间歌曲的独特的风格,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特色。可惜的是现在对《诗经》的曲调已经完全不了解了,但是依然能从各个篇章的形式、内容大致看出其特色。

“雅”即“正声雅乐”之意,是当时宫廷乐曲的代表。本来是有较强的政治性的。雅又细分成了“小雅”和“大雅”,小雅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宫廷宴飨,私人宴飨,爱情,行役,怨刺等内容都有所涉及。

而大雅全部是西周的作品,主要是应用于诸侯朝聘、贵族宴飨等典礼的乐歌,除了周厉王周幽王时期的几篇讽刺诗外,基本内容都是歌功颂德的作品。“雅”篇的诗普遍比较长(尤其是大雅),叙事性较强,有一种史诗的风貌。

颂篇诗作的功能是在宗庙祭祀中的“祷词”,用于歌舞娱乐、赞扬祖先。但是对于祖先的历史描写倒不是特别详尽,大概在当时人们对于祖先的功业应该是人尽皆知的,不必细数吧。《颂》又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个部分,《周颂》篇目较多,大部分是祭祀祖先、天地、诸神的作品,倾向于事神。

《诗经》名称由来: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总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现今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公元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