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征方腊,结局那么惨都是哪几个问题造成的?

如题所述

《水浒传》的最后,宋江征讨方腊这事,许多人都言 施耐庵“写得太闹着玩”。之前战无不胜的水浒108将,在征讨方腊时突然就开启了“花样作死”,什么被马踩死的,蛇咬死的,还有董平和张清,明明是马上将非要步战,结果挂了……梁山团体的结局,相当悲惨!

其实,根本不是“写得太闹着玩”!因为宋江征讨方腊前,施耐庵用了很多笔墨,写出梁山团队,在此刻已经出现了两个问题,可惜没有得到解决,才造成了最后的惨烈结果。那么是哪两个问题呢?


一、梁山团队不知为啥奋斗,而出现了离心力!

在征讨方腊前,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就是“水军六头领想舍弃宋江,拥戴吴用”。起因是,梁山团队平辽国,剿田虎,灭王庆后,宋徽宗没有兑现诺言,富贵遥不可及不算,还依然是防贼一样,防着梁山团体。

故而,李俊、张横、张顺和阮氏三雄,一起找到吴用表示:朝廷说话不算数,我们想丢下宋江,拥戴着你(吴用),“就这里杀将起来,把东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只是落草倒好。”


但吴用却说:“这话须是哥哥肯时,方才行得;他若不肯做主张,你们要反,也反不出去!”等于吴用表示,我当不了老大,还是要靠宋江。随后宋江便把所有梁山兄弟,都聚在一起表示,你们想回梁山吗?好,现在有两个办法可以实现。

第一、“先当斩我首级,然后你们自去行事”。即,先杀了我宋江!

第二、“自刎而死,一任你们自为”。即,要不就是,我宋江就自杀!

那么事件解决了吗?根本没有!因为这完全是被宋江硬压下来的!咱对比之前宋江经常采用的手段,比如“情愿让位”,为啥这次不用了?因为宋江原来有套,梁山团队发展规划:招安能得富贵!只有他才能完成这个规划。谁能取代他?


可招安后有富贵了没?却是东征西讨,因为宋江又说了:立功后有富贵。可如今立了三次大功,却还是啥也没有。自然梁山团队,便有了“我们为什么而战”的疑问,这是发生分裂,想更换老大,回梁山的真正原因!

宋江面对这种局面,他已经失去了任何办法,只能靠耍赖,搏命硬压下来,可问题却丝毫没有解决。在这种状态下,再牛逼的团队,其实已经注定了,不可能交出“漂亮的业绩”?


二、宋江过于短视,造成了团队实力的削弱

第一个问题,是整个梁山团队的问题。这第二个问题,其实就是宋江这位团队老大的问题了!在梁山团队分裂倾向冒头后,宋江硬压下来,不是致命错误,只要后面处理的好,这个问题,甚至还能起到好作用。

果然,很快方腊公开反了北宋,一时间声势浩大。其实,这对于宋江来言,完全是可以借用一下的。毕竟因宋徽宗没有兑现承诺,是团队对发生分裂倾向的根本原因。但宋江却干了一件离谱的事,他急惶惶地跑到宿太尉家里,说道:“宋江等人马久闲,在此屯扎不宜。某等情愿部领兵马,前去征剿,尽忠报国,望恩相于天子前题奏则个!”


等于是宋江央求宿太尉向宋徽宗求情,让自己的梁山团队去干掉方腊!发现问题了吗?按理说,此刻最着急的应是宋徽宗才对,可宋江却比谁都急!无论宋江是出于何种考虑,显然都无法排除他的短视,和太过急功近利的心思。

因为,团队刚发生了分裂倾向,而根由是宋徽宗没有兑现承诺!那么在此刻,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等着宋徽宗来让自己出征。那时就可以趁机提一下条件,让宋徽宗兑现,从根本上先解决团队分裂问题,都明白了为啥而奋斗!须知,这不是“趁火打劫”的阴险,而是非常正常的诉求。


可宋江却急惶惶地送上门去!这下好,不但没有解决团队分裂倾向的问题,反而让宋徽宗趁机要走了神医安道全、金大坚、皇甫端! 随后萧让、乐和也被蔡京等要走了!其中,尤其是安道全的缺席,是造成梁山团队死伤惨重的重要原因。比如徐宁、杨志这都是受伤或病死的。

可想而知,若当时是宋徽宗主动下旨让宋江出征呢?那时宋徽宗,还能不能索要安道全等人?因为宋江完全就有底气顶回去。可如今是宋江哭着喊着要出征,他如何还有底气?


所以,宋江的短视和过于急功近利,不但使梁山分裂的倾向没有解决,反而造成了团队被削弱。梁山团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跟方腊集团的大战!所以,水浒108将“闹着玩”一般的丧命事情,也就层出不穷了。虽最终战胜了方腊,但结局的悲惨也就毫不稀奇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