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在空气中为什么不燃烧而会爆炸,讲清爆炸原理

如题所述

因为氨气在空气中燃烧,虽然氧气的含量很多,但是没有在有限空间燃烧,所以不会爆炸

爆炸: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同时破坏性极强。
通常同时伴随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的效应。

必备条件:
爆炸必须具备的五个条件:
1)提供能量的可燃性物质,即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辅助燃烧的助燃剂(氧化剂)如氧气、空气。
3)可燃物质与助燃剂的均匀混合。
4)混合物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包围体)。
5)有足够能量的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特点:
(1)释放大量能量,产生高温;
(2)造成周围化学变化;
(3)破坏性强;

分类:
(一)按照爆炸能量的来源分类
  按照爆炸能量来源的不同,爆炸可分为:
  1.物理性爆炸。是由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引起的。在物理性爆炸的前后,爆炸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锅炉的爆炸是典型的物理性爆炸,其原因是过热的水迅速蒸发出大量蒸汽,使蒸汽压力不断提高,当压力超过锅炉的极限强度时,就会发生瀑炸。又如氧气钢瓶受热升温,引起气体压力增高,当压力超过钢瓶的极限强度时即发生爆炸。发生物理性爆炸时,气体或蒸气等介质潜藏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出来,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上述这些物理性爆炸是蒸气和气体膨胀力作用的瞬时表现,它们的破坏性取决于蒸气或气体的压力。
  2.化学性爆炸。是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变化,形成其它物质,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由于一方面生成大量气体和热量,另一方面燃烧速度又极快,在瞬间内生成的大量气体来不及膨胀而分散开,因此仍占据着很小的体积。由于气体的压力同体积成反比,即PV=K(常数),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力就越大,而且这个压力产生极快,因而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就象是急剧的一击,这一击连最坚固的钢板,最坚硬的岩石也经受不住。同时,爆炸还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这种冲击波不仅能推倒建筑物,对在场人员还具有杀伤作用。
  化学反应的高速度,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大量热量,这是化学性爆炸的三个基本要素。

  (二)按照爆炸反应的相分类
  按照爆炸反应的相的不同,爆炸可分为:
  1.气相爆炸。包括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在剧烈燃烧时引起的爆炸。称喷雾爆炸,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等。
  2.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蒸发爆炸以及由不同液体混合所引起的爆炸。例如硝酸和油脂,液氧和煤粉等混合时引起的爆炸;熔融的矿渣与水接触或钢水包与水接触时,由于过热发生快速蒸发引起的蒸汽爆炸等。
3.固相爆炸。包括爆炸性化合物及其它爆炸性物质的爆炸(如乙炔铜的爆炸);导线因电流过载,由于过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的爆炸等。

  (三)按照爆炸的瞬时燃烧速度分类
  按照爆炸的瞬时燃烧速度的不同,爆炸可分为:
  1.轻爆。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数米,爆炸时无多大破坏力,音响也不太大.如无烟火药在空气中的快速燃烧,可燃气体混合物在接近爆炸浓度上限或下限时的爆炸即属于此类。
  2.爆炸。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十几米至数百米,爆炸时能在爆炸点引起压力激增,有较大的破坏力,有震耳的声响。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在多数情况下的爆炸,以及被压火药遇火源引起的爆炸等即属于此类。
  3.爆轰。物质爆炸的燃烧速度为每秒1000~7000m。爆轰时的特点是突然引起极高压力,并产生超音速的“冲击波”。由于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燃烧产物急速膨胀,象活塞一样挤压其周围气体,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传给被压缩的气体层,于是形成的冲击波由它本身的能量所支持,迅速传播并能远离爆轰的发源地而独立存在,同时可引起该处的其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炸药发生爆炸,从而发生—种“殉爆”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