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方法有助睡眠

如题所述

助于睡眠的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疗、调整生活习惯、平衡饮食、适当锻炼等。

1.心理治疗:

调整情绪、性格,改善对失眠的态度,避免焦虑、紧张,要通过心理治疗调整心态、情绪、性格,通过自我暗示等行为治疗改善失眠,提高睡眠质量。

2.调整生活习惯:

白天尽量避免睡眠,可以做户外运动,夜间睡眠前饮用牛奶、蜂蜜水,避免饮用奶茶、咖啡、可乐等兴奋饮品,避免剧烈运动、观看恐怖电影。睡眠时要保持环境的安静和黑暗,黑暗环境可以促进大脑褪黑素分泌,改善睡眠,让睡眠质量变好。

3.平衡饮食:

少吃太多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以清淡饮食为主,注意荤素均衡搭配,保证充足的营养的摄入。早餐一定要吃,午饭一定要吃饱,晚上的时候不要吃太多食物,吃7~8分饱左右就可以。

4.适当锻炼:

通过体育锻炼,使机体处于轻度疲劳的状态,有助于睡眠。要尽量在白天进行体育锻炼,睡前2个小时避免剧烈运动,以避免因为运动导致的兴奋性增加而难以入睡。

日常生活中要积极的自我调节,比如改善好自己的情绪,放松好心情,白天多做室外的活动,睡前可以洗热水澡、泡泡脚,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看一会儿书等,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若睡眠质量不见缓解,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30
首先,要注意有以下几种禁忌: 1. 忌临睡前吃东西:如果临睡前吃东西,肠胃等又要忙碌起来,这样加重了它们的负担,身体其它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响入睡,还有损于健康。 2. 忌睡前用脑过度:临睡前则做些较轻松的事,使脑子放松,这样便容易入睡。否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还容易失眠。 3. 忌睡前情绪激动: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 4. 忌睡前说话:因为说话容易使大脑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睡眠。 5. 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浓茶、咖啡属刺激性饮料,含有能使人精神处于亢奋状态的咖啡因等物质。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难。 6.忌久卧不起:中医认为“久卧伤气”,睡眠太多会出现头昏无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 7.忌当风而睡: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时间长了,冷空气就会从毛细管侵入,引起感冒风寒等疾病。 常用安眠药不仅会引起抗药性,而且容易造成肝损伤。现推荐几种催眠食物仅供参考: 1. 牛奶:牛奶中含有色氨酸,这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睡前喝一杯牛奶,其中的色氨酸量足以起到安眠作用。饮用牛奶的温饱感也增加了催眠效果。 2. 核桃:核桃是一种滋养强壮品,可治神经袁弱、健忘、失眠、多梦和饮食不振。每日早晚各吃些核桃仁,有利睡眠。 3. 桂圆:性味甘温,无毒。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医失眠健忘、神经震弱等。中医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等梦的方剂“归脾丸”就有桂圆肉。 4. 莲子:莲子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心烦梦多而失眠者,则可用莲子心加盐少许,水煎,每晚睡前服。 5. 食醋:劳累难眠时,可取食醋1汤匙,放入温开水内慢服。饮用时静心闭目,片刻即可安然入睡。 加强自我调理: 1. 要了解自身的睡眠周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睡眠周期,选择最合适的睡眠时间及方式,以养成规律性的生理时钟。 2.每天做中等量的运动,但勿在晚上做。适度的运动可以缓和交感神经系统,是改善睡眠障碍的良方。 3.选择合适的晚餐食物。晚餐应多吃清淡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睡前喝杯加蜂蜜的牛奶,也有助于安眠。 4.每晚临睡前洗个热水澡,以帮助自己建立规律的睡眠周期。 5.按摩也可以促进睡眠。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失眠: 1. 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2. 饮食疗法:取大枣,小麦,冰糖,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顿服,每晚1次。 3. 药粥疗法:取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4. 填脐疗法:取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5. 敷足疗法:取朱砂,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6. 足浴疗法: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第2个回答  2023-01-21
治疗失眠的食物,患者可以使用有安神功效的食物,比如牛奶、酸枣仁、龙眼肉、百合、莲子等食物。建议患者睡觉前可以喝一杯热牛奶,酸枣仁、龙眼肉可以泡水喝或者熬粥,对改善失眠都有一定效果。酸枣仁可以配合红枣、冰糖等煮粥,多适用于肝血不足引起的失眠。莲子、百合、龙眼肉多治疗心脾两虚患者出现的失眠,以多梦比较常见。食物治疗失眠也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辨证来选择,建议患者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择药物来调整失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