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地质概况

如题所述

(一)自然地理概况

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内陆河,地处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中段,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自治区)。地理位置位于东经97°37′~102°06′,北纬37°44′~42°40′,流域范围南以祁连山为界,北止居延海,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以大黄山与石羊河接壤,西与黑山、疏勒河为界。东西长400余千米,南北长800多千米,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

黑河流域所处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古丝绸之路和今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在这里,有我国的卫星发射基地,有漫长的与蒙古国接壤的边界线。这里历史上曾繁华一时,沧桑巨变,黑水古国、楼兰古国消失了,变成了今天的戈壁沙滩,这一切都与水系相关。因此,建立黑河流域地下水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摸清其地质结构,对于流域内干旱区找水、流域内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气象

黑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在夏季,东南太平洋暖湿气流可途经我国大陆,翻越秦岭和黄土高原,影响本区;西南气流因受青藏高原影响,可把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等南亚洋面的水汽带入区内的东部;西部大西洋和北部北冰洋气流,远途跋涉欧亚大陆,经中亚、黑海,翻越准格尔界山、天山,到本区西部已是尾翼,变得水汽缺少、空气干燥,影响较弱。在冬季,本区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显得格外寒冷和干燥。总体来说,本区南部山区降水量最大,中部与北部平原区降水量最少,东部比西部降水量大;蒸发量则相反,北、西部蒸发量大,东、南部蒸发量小。

据1957—1983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mm,年内降水量60%~70%集中在7~9月,一次降水量在10mm以上者甚少;年平均蒸发度为3755mm,是降水量的89倍左右,蒸发最强烈的季节出现在5~8月,约占全年蒸发量的50%左右。降水和蒸发随地势的升降而变化,一般地势越高降水量越大,蒸发量越小,地面标高每增加1000m降水量增加3.5~4.8mm,蒸发量减少25~32mm;多年平均气温8.04℃,最高为41.8℃,最低为-36.4℃,日温差一般为14~17℃,最高达34.2℃;年日照时数3325.6~3432.4t;年均绝对湿度4.2mb,相对湿度32%~35%,湿润系数低于0.009%~0.012%,盛行西北风,年均风速4.2m/s,最大风速15.0m/s,8级和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年均54天,沙尘暴日数年均29天,大风多在春季和夏初。

2.水文

流域内的主要河流为黑河,又称弱水(或称额济纳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分东西两支,东支称黑河,为干流;西支称北大河,汇流于鼎新南,经双城子流入额济纳旗境内,至狼心山西麓的巴彦博古都分为东、西两河。东河向北分8个支流呈扇形汇入东居延海(索果淖尔),西河向北分4个支流汇入西居延海(嘎顺淖尔)。河流全长821km,流域面积1.28万km2。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长303km,流域面积1.0万km2;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正义峡以下为下游。

流域内天然湖泊很少,只在黑河干流的尾闾有东居延海(索果淖尔)和西居延海(嘎顺淖尔),由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系淡水湖。历史上西居延海湖水面积350km2;1961年干涸,东居延海1958年湖水面积35.5km2,现有水面2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m,蓄水量约2000万m3

流域内的大小冰川428条,分布在河流源头,覆盖面积129.79km2,估计冰储量3.3km3左右,年补给河流的冰川融水量约3.65亿m3,占流域地表径流量的9.8%。

(二)区域地形地貌

黑河流域内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南部祁连山脉海拔高,山峰高程大多在3000~5000m之间,最高峰为5564m;中部海拔多为1500~2500m,以青龙山海拔为最高,达3600m;北部海拔多在1000~1500m左右,高程变化相对平缓一些。

黑河流域南部为祁连山山脉,山势高耸陡峻,沟谷切割剧烈,峭壁横生,主要是水流刻蚀及冰川剥蚀景观。流域中部多为低山地形,有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现代地貌景观虽与高山区大体相似,但受干燥气候影响,风化地形较为发育,部分区域半荒漠、荒漠化景观较为明显。北部平原处于黑河下游冲洪积平原,地势较低,相对高程较小,由于受近代强烈的风力及剥蚀作用,在平原上形成了广大的沙漠、风蚀洼地、堆积地形、丘陵及波状准平原地貌特征,同时,北部山体山势大多宽广低矮,山顶平缓,沟谷不发育。

区域内地貌形态比较丰富,依据地貌的基本成因及形态,可将本区地貌划分为山地、平原、戈壁、沙漠几种类型,对每种类型可分为若干亚类型。如山地有褶皱断块高山、褶皱断块中山、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剥蚀堆积垄岗状丘陵。平原有陡倾斜的洪积扇形平原、洪积平原、冲积-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类型地貌单元:构造剥蚀地形、主要是一些褶皱状的高中低山及丘陵地带;剥蚀堆积地形,主要是一些山间平原、沟谷平原;堆积、冲洪积、湖积平原及风积地形;戈壁;沙漠。

(三)区域地质构造

1.构造概况

区域内构造复杂,包括了较多地质单元。各构造单元的边缘,基本都有大的断裂所控制,如在祁连山山麓,有一系列逆冲断层组成叠瓦式断裂,控制着盆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另外,还有许多隆起带和凹陷带的分布,与断裂一起,把流域平原切割为几个大的盆地。

构造运动表现为在南部山地上升,走廊盆地相对下降,为第四系沉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如酒泉东盆地和张掖盆地。中部山地和北部山地相对稳定,上升幅度小,盆地的第四系松散层沉积物主要来自南盆地,因此厚度较薄,沉积颗粒较细。

在流域内第四纪地层出露较为齐全,而各盆地的基底可分为下古生界以前的变质岩和火成岩组,侏罗系至上古生界碎屑岩组,第三系、白垩系以泥岩为主的细粒岩组。还有部分的Q1岩组。

2.构造运动

区域内构造运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升降运动:主要表现为山地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盆地则处于下沉过程中,如南北山体的处于上升运动,平原区则处于沉降运动过程。山地以祁连山、大黄山上升为剧,盆地以大马营、永昌盆地沉降幅度最大。

褶曲变动:在第三系下及第四系下、中更新统广泛形成褶曲构造,证实了第四系早期新构造运动是十分强烈的。

断裂运动:区域内断裂构造屡见不鲜,有的出露于地表,有的隐伏于地下,这些构造多见于山麓地带,丘陵区和平原区,断层线长度从几千米到数十千米的均有。性质上多属压性或压扭性逆断层、平推断层。出露地表的断层比较明显,一般有断层构造破碎带存在。隐伏断层多分布于山麓地带及平原区,如祁连山北麓大断层等。这些断层对盆地地下水的形成和运移起着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可以作为盆地的分界线。

地震作用:据史料记载,区域内地震活动频繁,有的地震震级高,破坏性严重,这也是现代地壳运动活跃的反映,是新构造运动的又一佐证。

(四)区域地层

流域内的出露地层较为齐全,新老地层都有出现,在山区古生、中生界较多一些,如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都在建模剖面上有所展现。本次建模主要涉及平原区的盆地,在山区由于勘探资料少,在此不予考虑。

在地层中还有许多侵入岩存在,如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超基性岩,它们岩枝或岩脉的形式侵入到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在盆地第四系中也时有出现。

区域内各个盆地广泛发育着第四系,这也是我们建模的主要对象。下面具体就各个时代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系进行说明。

全新统(Qh):此地层广泛分布于区域内地表,但沉积厚度较薄,成因类型比较复杂,有洪积、冲积、淤积、湖积、风积类型。洪积代表岩性有砂碎石层,含泥质成分较高,碎石分选性差。冲积分布于冲积平原沟谷古河道地带,以砂、砂砾石居多,砂砾分选及磨圆性均好,砂以细砂和中细砂为主,水平层理发育,松散,局部夹薄层粘土。淤积分布于剥蚀洼地,为现代沟谷洪水携带物质最终沉积的场所,以粘土亚粘土为主,夹粉细砂。湖积主要分布于湖盆地带,岩性为粘土夹薄砂层。风积主要在沙丘形式出现,岩性以粉细砂为主。冲积、湖积和湖沼沉积分布于黑河流域中下游河床两侧与河流的古河道内,分布范围较为狭长。

上更新统(Q3):分布广大平原上。上更新统一般以含砾砂和砂为主。洪积类型成因的地层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以砂砾石层为主,成分因地而异。洪积扇岩性以砾卵石为主,细土平原由亚砂土、砂和亚粘土组成,厚度数十米至百余米。

中更新统(Q2):岩性主要为砾卵石、亚粘土、亚砂土、粘土与砂互层,上层多被上更新统砂砾石层覆盖,由于强烈的剥蚀作用,在洼地的周边可见露头,以灰黄色粘土夹薄层粉细砂为主。中更新统的堆积物是在继承了下更新统的沉积环境上接受沉积的,故岩性及厚度在纵横方向的变化规律与下更新统是基本一致的。

下更新统(Q1):在流域平原内分布较广,岩性主要由粘土夹砂土组成,沉积厚度与岩性变化较大。局部为厚层状砾岩、砂砾岩夹砂岩,泥钙质胶结,在南盆地的北部和北盆地中,形成以泥岩为主的第四系松散层的基底。

(五)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由于第四系沉积物岩相的差异和地下水补给和排泄条件的不同,并且受基底起伏形态的变化影响,区域内水文地质条件有明显的差别。

祁连山前的盆地第四系松散层厚度大,疏松多孔,是赋存地下水的有利场所,潜水水位埋深较大,一般为100~300m。由南向北,至中部地带,基底抬升,地下水水位埋深变浅,许多地方地下水甚至以泉的形式溢出地表。在北部盆地,主要为细土平原带,地下水类型为多层结构的潜水-承压水结构。

断层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很大,往往伴随着地下水的跌水和溢出现象的发生。断层两侧水位埋深相差很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