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想赔偿我们,我要怎么去维权

老公在工作中突发疾病去世,后来我们才知道车辆是挂靠公司的,行驶证也是以公司名字注册对外经营,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怎么维权。可以认定工伤吗?谢谢!

用人单位为了不给劳动者补偿故意找借口辞退劳动者,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标准为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并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10
您好,申请工伤认定,劳动仲裁,再之后去法院起诉
此情况应属于工伤。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未按规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亡赔偿项目:丧葬补助金 、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追问

还要认定雇佣关系,这个我们工资今天这个月公司发下个月车主个人发最后这个月又是公司发,搞得我晕头转向。这样的情况如何认定

第2个回答  2018-08-11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并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追问

我老公猝死以后我才知道车辆是挂靠公司的,行驶证也是以公司名义对外经营,公司统一管理,这样的情况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吗?谢谢!

我老公猝死以后我才知道车辆是挂靠公司的,行驶证也是以公司名义对外经营,公司统一管理,这样的情况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吗?谢谢!

第3个回答  2018-08-16
1、 建议劳动者催促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劳动者自己也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3、认定下来后,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4、工伤认定后,治疗终结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论享受《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工伤待遇;
5、如果错过了工伤认定时间,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6、如果在认定为工伤后,单位不愿意赔偿,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第4个回答  2018-08-10
首先需要确定是否认定为工伤,需要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单位不申请的,由近亲属在一年内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根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如果能够被认定为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