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序与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区别?

两者历史背景、艺术风格等方面
尽量在400字左右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五十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而《祭侄季明稿》是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平稿;杲卿和季明父子遇难之后,真卿曾派人寻得季明的头骨;他对兄侄为国家壮烈牺钊三和颜氏家族的“巢倾卵覆”,忠义满腔,悲愤异常,用笔之间情如潮涌,根本无法顾及行文走笔的工拙,一气呵成,其英风烈气,倾见于笔端;文中大量的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若滔滔江河一泻千里——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观其字如睹其人——作者无意于佳,却写得神采飞扬,姿态横生,笔势雄奇,超凡人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2
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简介:  《兰亭序》的真伪问题且不谈,本文只谈它的艺术水平。  1965年《文物》第6期发表了郭沫若的《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台湾的徐复观反对郭的“治学态度与方法”,其实郭的治学方法还是对 ...

  《兰亭序》的真伪问题且不谈,本文只谈它的艺术水平。

  1965年《文物》第6期发表了郭沫若的《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台湾的徐复观反对郭的“治学态度与方法”,其实郭的治学方法还是对的,只是他认为《兰亭序》是伪托的根据还不足,但郭沫若严肃地说:“《兰亭序帖》即使肯定不是王羲之写的,它的书法价值是谁也不能抹杀的。”即是说否定《兰亭序》为真迹的人,也承认其艺术水平高,《光明日报》1965年7月23日发表了高二适的《兰亭的真伪驳议》(《文物》同年第七期也发表同一文),高驳议的力度也不够。当然,高对《兰亭序》的艺术水平更是推崇的。我于30多年前读过郭、高二文,其他参加辩论的文章都未读。但已向专家请教过,结论是:至今还没有人否认《兰亭序》书法的艺术水平。质言之,不论说《兰亭序》是真还是伪的学者,都承认《兰亭序》的书法艺术水平是高的。是“谁也不能抹杀的”。

  笔者在少青年时临摹《兰亭序》9年,几乎是一天都没间断过,但我在20年前就说过,比较而言,《兰亭序》书法的艺术水平不是最高,注意:不是说它水平不高,而是“不太高”(注意“太”字),且是比较而言。至少说,《兰亭序》的艺术水平比颜真卿的《祭侄稿》要差两个等级。

  其一,格调不高古,有人可能会说,这正是其创新之处。创新可以,但不能使格调不高古。而颜真卿的《祭侄稿》则格调高古。

  其二,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散、淡。而《兰亭序》的书法并不太散,也不太淡。它是有所为而书,用心而书。而《祭侄稿》则极散又极淡。书无意于佳乃佳。

  其三(这一条是散和淡的具体化),颜真卿写《祭侄稿》下笔运笔皆十分自然,不做小技巧,不刻意为之。所有艺术品,技巧成分越少,其艺术价值就越高,技巧成分越多越明显,则会影响其艺术价值。而《兰亭序》书写时下笔、转笔多见刻意痕迹,露笔太多,作了很多不必要的强调,比如其第二行“少长咸集此地”,“少”字落笔处过分,“咸”字更明显。而“集”字的第一撇,“此”字几道竖,落笔处皆太过分强调了,这就很不“淡”了。而《祭侄稿》则绝无此类毛病。

  其四,《祭侄稿》苍而秀,秀而苍,《兰亭序》秀而不苍,无怪乎有人说“他”为“女郎才”。

  其五,《祭侄稿》笔墨酣畅,气势连贯,《兰亭序》书写有安排成分,谈不上酣畅,气势尤逊《祭侄稿》。

  其六,《祭侄稿》用笔内在变化颇大,而且干湿浓淡、疾徐缓急的变化十分令人鼓舞,《兰亭序》则大逊之。

  其七,《祭侄稿》大气磅礴中见潇洒,雄放中见秀韵,而《兰亭序》虽潇洒,但不太大气,至于雄浑就更逊之了。

  其八,《祭侄稿》的书法气势开张,圆笔居多,而《兰亭序》中很多字太紧,方笔成分居多。如《祭侄稿》中“何图”的“图”,“爰开土门”的“开”,与《兰亭序》中的“俛仰之间”的“间”和“固知一死生”的“固”,一比较就明显地看出来了。又如《祭侄稿》中“阶庭兰玉”的“兰”,和《兰亭序》中第二行“兰亭”的“兰”,更明显地见出这一问题。

  还可以列举很多例子,说明《兰亭序》的艺术水平不如《祭侄稿》。

  总之,《祭侄稿》在大气、苍秀、气势开张、圆浑、连贯、自然(散、淡)等方面都超过《兰亭序》,生动更过之。《祭侄稿》是一篇充满激情的书法艺术作品,比较而言,《兰亭序》则像一篇抄写作文的文字稿。

  《祭侄稿》才是天下第一行书。又是颜真卿的绝对真迹。

  有了《祭侄稿》,《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至少说,它远逊《祭侄稿》。

  《兰亭序》可为“天下第二行书”。我把《兰亭序》降为“天下第二行书”,一是为了照顾广大崇拜《兰亭序》书法者的情绪;二是为了表示我的宽大、宽容的气度,不忍心再降之。否则,我会把它降为“天下第三行书”。那就暂定为“天下第二行书”吧。

  难道你要否认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吗?答曰:“绝对没有。”王羲之为什么被后人称为书圣,我早已写过文章。我在书法讲演中,如第二届国际书圣文化节上的讲演,记者也作了报道,此不再重复,我不愿附和郭沫若,但我对《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一直是怀疑的。

  书画家风格的多样性必寓于其性格的同一性之中。《兰亭序》书法的风格和现存王羲之其他书风比较,见不出性格的同一性。

  王羲之的行书以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姨母帖》为第一,那真是“淡无可淡”。我在辽宁省博物馆中几次看到此帖,不但流连不忍离去,真至“十日不知肉味”。看过此帖后,其他的帖都不想再看了。看过此帖后,益感《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惜字数太少。如果不是字数太少,《姨母帖》应和《祭侄稿》并列为“天下第一行书”!风格各异而已。

  王羲之的《初月帖》、《十七帖》、《远宦帖》、《丧乱帖》、《平安帖》、《游目帖》、《孔侍巾帖》、《行穰帖》等等,艺术水平都远在《兰亭序》之上,这些帖中的字,都是散而淡的,用笔自然而圆浑,像《兰亭序》中那些过分强调的、刻意为之的现象都是没有的。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书法水平绝对不容否认,其书法的影响更是绝对不容否认。我否认的只是《兰亭序》的“天下第一行书”的地位,(而且我认为现存的神龙本等《兰亭序》不是王羲之的真迹。)再次声明,我对《兰亭序》的书法艺术水平也并非完全否认,我已宽大地称它为“天下第二行书”,这地位也已不得了,即使是“天下第三行书”,地位也够高的了。凡是全盘过分地否认《兰亭序》的艺术水平者,也是错误的、不可取的

先入为主——再从“学者型书家”说开去

2008-09-05 11:24:21 作者:■薛元明

简介: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人高喊“学者型书法家”或“书家必须学者化”的口号。从表面上来看,是提醒书家重视读书,加强学养,实质上脱离现实,很难做到,喊了许多年,成效不大。强调书家修养没有错,但未必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人高喊“学者型书法家”或“书家必须学者化”的口号。从表面上来看,是提醒书家重视读书,加强学养,实质上脱离现实,很难做到,喊了许多年,成效不大。强调书家修养没有错,但未必就是学者修养,学者有很多专业,过于宽泛。这是一个看起来既定确切,其实非常模糊笼统的标准。书家和学者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现实中大多学者不是书家,大多书家不是学者。书家偏于激情,学者多半理性。进一步来说,无修养书法格调上不去,修养高未必就是大书家。文化和修养更是两码事,目不识丁的妇女可能温婉柔淑、贤妻良母,文化水平高的说不定是泼妇悍将、河东狮吼。修养有一个不断积累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靠“吃补药”。现实中书坛一直强调补课,选择要害处突击,通过函授培训强化获得的多半是技巧,以至于消化不良,常常流于表面化。腹内草莽,想补课也是假的,有口无心,只能做做样子。从时间上来看,短期内突击,可以成为某一方面有特殊技术才干的能人,但书法不行,必须有长期的濡染过程。就像人幼时读四书五经,伴随着自己的成长经历来理解人生道理,而不是长大了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容易造成曲解。现实中的书法已经被灌输了太多的功利意识,一步步将人导向激烈竞争的环境,从小就要培养参赛的疯狂热情,然后又说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能做到吗?

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如果要做一个商人,就要有解决现实问题的智商和协调关系的能力,注重利润和效率。如果要做一个学者,则需要悟性智慧、思辨能力和当圣人的情结,如果要做一个书法家,原本有很多很高的要求,只是现在书家当起来太容易了。如今看鲁迅、谭延闿、马一浮、弘一这些人,他们花在书法方面的时间未必比现在的专业书家少,只是他们在诸多领域内的成就遮蔽了各自在书法领域内的光芒,所以被划分成××类书家,是一种理解方式上的差异。

古时有“士”,所以书家是文人,文人是书家。如今是工农兵学商,区别在于行业分工,书家的本质角色是“读书人”,说到底其实也还是一个“加强修养”的老问题。而今即使是一个农民,如果自学成才,未必要视为“农民书家”,时下流行“美女书家”,是不是要单独作为一个阶层来看待?闲来无事在网上搜索一下,输入“××学者化”,竟然出现了多个领域的学者化观点。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作家学者化”问题,“编辑学者化”在出版界已经喊了很多年,图书馆员竟然也要“学者化”,甚至许多行业不约而同,要追求学者化生活方式……看来“××学者化”并非书界独有。

某次参观一个外资企业举办的焊接电路比赛。最后评审时,一位外教只看电线是否笔直,外形是否精心,并不检查电路是否通,让人大惑不解。后来他解释道:“外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电路通否只是技术操作问题。技术掌握不是难事,端正认真的态度很难培养。有这样认真的态度不怕学不好技术。”书家成就是建立在个人综合素质基础之上的,技法之外,有历练人品问题,还有见识、智慧和品位等。艺术需要修养的支撑,这个过程是自觉的,而不是被动的,变成一种任务、一种指标、一种负担,因功利而驱动。书法不能有太多现实目的,现实又恰恰如此。“人往高处走”,刚入门的爱好者喜欢别人推崇自己为书法家,沾沾自喜,一个稍微有小成的书家喜欢让别人呼为“学者书家”。最怕的就是有的书家不是学者非要冒充学者,有的学者不是书家非要冒充书家。

书法与马拉松

2008-09-24 11:07:00 作者:■薛元明 来源:书法热线 浏览次数

简介: 马拉松(marathon)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力的体育长跑运动,意思是马都跑软了,彰显了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其实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具备信心、信念和信仰。尽管古人说书法是“墨 ...

马拉松(marathon)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力的体育长跑运动,意思是马都跑软了,彰显了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其实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具备信心、信念和信仰。尽管古人说书法是“墨戏”,本意是指精神放松,而不是创作态度随而便之。米芾有“放笔一戏空”的心态,也有“曾临十万麻笺”的经历。从事书法需要坚持。坚持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作保证:一是选择正确、合适的目标,是不是真的热爱书法?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只会徒劳无功;二是自身各方面的要素,书人常要扪心自问,有无天赋,有无经济基础,有无时间,要考虑到各种现实条件,至少不为三餐饭发愁,老婆孩子不要吵。

一个人真正爱好书法,确定作为人生价值目标或美好理想,在现实中无时无刻不被苛刻的条件和不确定因素所限制困扰,时时要做出两难选择,很多人被迫改弦易辙。可以将现在书坛中每个年龄段具有代表性的人大致掰着指头算一下,以六十岁为上限,现在分别是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还有多少在坚持?年龄越大的人越少,能够坚持到现在的,基本上也都是成功人士。这些人再经过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呢?又有多少会留在世人的口头上或视野中呢?书法是一场马拉松,比天资、比时间、比耐力、比寿命,是一场淘汰赛。因为有各种原因,有的力不从心,有的退笔如山,有的原地踏步,有的自我放弃,有的偃旗息鼓,有的销声匿迹,许多人主动退出长跑或被淘汰出局。

曾经看过一则故事,对学习书法不无启示。一些人拜师学艺,师傅提出三种方案供选择,即一年成功扬名,五年成功扬名,十年成功扬名三种。大多数人选择前者,在眼下争一席之地,只求在书坛谋一个官位。只有极少数人选择后者,与古人争一高低。当今书坛一会儿某派,一会儿某风,像池塘中的烂泥,偶尔冒几个泡,翻腾一下便什么也没有。成名迅速,昙花一现,很快被人忘记。时下整个社会节奏快,做什么事情都注重“短、平、快”效应。现代人方式简单到只有目的,正如流行一时的速配,见面就是为了结婚,无需享受爱情的甜蜜、浪漫和美好。书法则需要慢慢来,慢工细活,慢慢体验,慢慢回味。如果一个人只想凭借书法沽名钓誉,学习书法就是为了出名赚钱,达不到目的,自然只有放弃,不可能走完马拉松。

在学习书法过程中,面对诱惑和困顿,往往是最痛苦的时候。人生最大的挫折不是遭遇挫折,而是目标不坚定,反而会走更多弯路。很多时候准备放弃时,常常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马拉松越往前越难,最难就是快到终点时。选择对了,就要坚持不懈。但这并不是说一成不变,持之以恒是必要的,可以微调渐进,坚持中有调整。调整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每个时期都要有各个阶段的目标,分几步走,更契合实际,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历史中的每个成功的书家在每一时期都存在多种发展方向,因为对于当时的人事、情境、因缘进行了正确选择,最终凭借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实现目标。

马拉松考验的是持久力,不是爆发力。书法终究不是马拉松,不仅仅单纯的只是耐力,还需要智力。马拉松最长的距离是42.195公里,毕竟可以看到终点,书法则要一辈子坚守,也许永远看不到终点。书法原本就是培养人耐力和定力的,使得没有定力的人,慢慢像坐禅一般,感悟人生。在磨炼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哲学意义和价值。其实人生哪一方面不需要积累和坚持呢?

早熟与晚成

2008-09-08 11:17:54 作者:■葛昌永 :

简介: 一个人很早就显现出才华,起步早,开局好,一定占有优势。就像竹,头一年抽身长的是高度,后来长的是品质。人年纪轻轻时便走在同龄人前面,竞争无疑有利,恰如起跑时先走出几大步。一般情况下,人在四十岁之 ...

一个人很早就显现出才华,起步早,开局好,一定占有优势。就像竹,头一年抽身长的是高度,后来长的是品质。人年纪轻轻时便走在同龄人前面,竞争无疑有利,恰如起跑时先走出几大步。一般情况下,人在四十岁之前是长高时期,四十岁以后主要是丰富、完善、提高和结果收获期。这不是说四十岁以后不重要,而是说四十岁之前是决定人生高度的时代。

可是,早早成为神童,很年轻时就光彩四照,也有弊端。其一,年纪轻,世界观还没有确立,技术上尽管有长处,可思想还不成熟,受到赞扬与宠爱,往往会成为一种障碍,使其个性的成长遭受扭曲。《闪闪的红星》中的那个小演员,演得多么出色,可后来,竟再也没出好作品了。其二,早熟超越了阶段,某一方面突出,全面性不够,如果只陶醉于天分上,不注重内功之修炼,后来便会落伍。记得古时候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早慧的孩子,很有才气,诗文能对答如流,并写得一手好字,于是他父亲便带着他四处走动,许多人家有事便请他们出场,有不少收益。这样到十五六岁,这孩子比同龄人还算聪慧,到了二十岁,就跟同龄人差不多了,二十岁以后,便慢慢销声匿迹了。江淹年轻时所作的《别赋》、《恨赋》,名震天下,可后来写不出好东西了,于是诞生了江郎才尽的典故。其三,很早引起注目,会招人妒忌,无形中形成对立面。西汉著名才子贾谊,十八岁便以博学能文著称,二十来岁便被召为博士,汉文帝曾一日内三迁其官,年纪轻轻便做到太中大夫,他的《过秦论》、《治安策》、《鹏鸟赋》可标历史之高度,可见他是个真少年才俊,却因为权贵嫉妒中伤,被谪长沙,结果忧郁而死。初唐的王勃,何等才气,可他在滕王阁上长叹,“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说明他的路子何等不顺!当然,既早慧,又能始终保持优势,总是走在别人前头的人,也有。张九龄,年轻时便显现出才华,后来做了很久的宰相,而且是唐朝很有名望的宰相。诸葛亮二十七岁当上刘备的军师,后来的事业成就了他作为中国人智慧化身的崇高荣誉。比尔·盖茨没有读完大学就去创业,白手起家,年纪轻轻便成为大腕巨富。

世界是缤纷多彩的,哪一种类型到世界上去找例子,都多得用火车皮拉。在书法艺术的园地里,便有许多后生,作品写得不错,能令那些写了多少年书法的人感到汗颜。也有人,写了几十年却默默无闻,一次次投稿国展,一次次泥牛入海,可到老来却炉火纯青,一步一个高度,成为一代书法大家。所以,如果有机会有才智早出道,自然好,可晚出道也不是什么坏事,可能更稳妥一些,更少一些风险。人生其实是一场马拉松,要有长远打算,早成功晚成功都不要紧,关键是要成功。笑到最后者才是赢家。司马迁受了非人之辱,可他坚持下来,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史记》,他所受之难反倒成为他意志坚强的动力。姜子牙一生不得意,传说八十来岁还在渭水边用直钩钓鱼,时来运转,终于成就了经天纬地的伟业。爱因斯坦考两次才考上大学;爱迪生上学成绩极差,连大学也没有读,他们最终却成为世界科学史上耀眼的明星。厚积而薄发,是晚成者共同的特点。

况且,人生既要讲求成功,又不能以成功论英雄。奥运会上群雄逐鹿,最终站在领奖台上的只能是“金、银、铜”,难道没上领奖台就是糟糕者?不是,因为最成功者毕竟是少数;况且,这次不行还有下次呢,今日不行还有明日呢。人人想当将军,假若人人都当将军,不但不可能,而且连仗也没法打了。爱一件事物,“爱它没有道理”,追求了、体验了、努力了,融入生命之中了,成为人生的一种存在了,这才是真正价值所在。事物的进程要顺其自然,如果片面地追逐表象的获得,那爱便要贬值。事实上,现在书法圈里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爱书法都是因为基因中的民族情结,因此与书法天然结缘,要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书法爱好者队伍绝不会这么庞大,这么可持续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