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真空能隔热?

如题所述

  因为真空不具备传热的条件。如下:
因为热的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一  热传导
若物体上的两部分间连续存在着温度差,则热将从高温部分自动地流向低温部分,直至整个物体的各部分温度相等为止。此种传热方式称为热传导,又称导热。固体中热的传递是典型的热传导。在金属固体中,热传导起因于自由电子的运动;在不良导体的固体和大部分液体中,热传导是由个别分子的动量传递所致;在气体中,热传导是由分子不规则运动而引起的。在热传导时,物体内的分子或质点不发生宏观的运动。
二  对流传热
对流传热是指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交换。对流传热仅发生在流体中,因此它与流体的流动状况密切相关。在对流传热时,必然伴随着流体质点间的热传导。事实上,要将它们分开是很困难的。若将两者合并处理时,一般也称为对流传热(又称为给热)。化工中讨论的对流传热,就是指热由流体传到固体的壁面(或反之)的过程。在流体中产生对流的原因有二:一为流体质点的相对位移是因流体中各处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差别,使轻者上浮,重者下沉(流体产生这种对流则称为自然对流);二为流体质点的运动是因泵(风机)或搅拌等外力所致(流体的这种对流则称为强制对流)。流动的原因不同,对流传热的规律也有所不同。应予指出,在同一种流体中,有可能同时发生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三  辐射传热
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递,称为热辐射。物体(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将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而不需要任何介质。热辐射不仅产生能量的转移,而且还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即在放热处,热能转变为辐射能,以电磁波形式向空间传送;当遇到另一个能够吸收辐射能的物体时,即被其部分地或全部地吸收而转化为热能。辐射传热就是物体间相互辐射和吸收能量的总结果。应予指出,任何物体只要在绝对零度以上,都能发射辐射能, 但是只有在物体的温度差别较大时,辐射传热才能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
我们看一下在没有抽出空气时双层玻璃的热传递路线:
玻璃-->加层中的空气-->玻璃
热传递的方式为:
热传导-->辐射传热-->热传导
而真空玻璃因为抽出了双层玻璃中间的空气,切断了热传递路线中的辐射传热的途径,所以说能够隔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8
真空里什么也没有,连空气都不存在,没有传递热量的导体,所以起到了隔热的作用
第2个回答  2013-12-18
真空没有介质
第3个回答  2013-12-18
它是真空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7-17
保温瓶的保温原理
现代的保温瓶是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杜瓦爵士于1892年发明的。当时他正在进行一项使气体液化的研究工作,气体要在低温下液化,首先需设计出一种能使气体与外界温度隔绝的容器,于是他请玻璃技师伯格为他吹制了一个双层玻璃容器,两层内壁涂上水银,然后抽掉两层之间的空气,形成真空。这种真空瓶又叫
“杜瓶”,可使盛在里面的液体不论泠、热温度都保持一定时间内不变。
由于在家庭中保温瓶主要用于热水保温,故又称热水瓶。保温瓶的构造并不复杂。中间为双层玻璃瓶胆,两层之间抽成真空状态,并镀银或铝,真空状态可以避免热对流,玻璃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镀银的玻璃则可以将容器内部向外辐射的热能反射回去。反过来,如果瓶内储存冷液体,这种瓶又可以防止外面的热能辐射到瓶内。
保温瓶的瓶塞,通常以软木或塑料制成,这两种材料也都不易导热。保温瓶外壳有竹编、塑料、铁皮、铝、不锈钢等材料制成,保温瓶的瓶口有一橡胶垫圈,瓶底有一碗形橡胶垫座,这些都是为了固定玻璃胆用,以防与外壳碰撞。
保温瓶的保温、保冷功能最差的地方是瓶颈周围,热量多在该处借助传导方式流通。因此,制造时总是尽可能缩短瓶颈,容量愈大而瓶口越小的保温瓶,保温效果愈好,正常情况下,12小时之内可使瓶内的冷饮保持在4。C左右。开水在60。C左右。
保温瓶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关系密切。实验室里用它贮存化学药品,野餐、足球赛时人们用它贮存食物和饮料。近年来保温瓶的出水口又添许多新花样,制出了压力保温瓶,接触式保温瓶等。但保温原理不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