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每种流派的区别在哪里

如题所述

太极的五大流派分别是杨、武、陈、吴、孙 。
具体区别;

杨式:主要特点是架式舒展、绵缓柔和,给人一种气势不凡、大气磅礴感觉。舒展中正,柔中寓刚;圆活饱满,沉稳浑厚。

陈式: 陈式突出特点是动作古朴,其中有发劲动作。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快慢相间,蓄发互变。

吴式:主要特点是在动作姿势上,身体上下成一线,更突出了柔和。轻静柔化,紧凑舒伸;川字步型,斜中寓正。

武式:主要特点是从技击的要求出发,左手只管左边防护,右手仅管右边攻防;同时强调内气的潜转与动作的起承转合。小巧紧凑,中正安舒;起承开合,进退自如。

孙式:拳动作小巧轻灵,架高步活,柔缓圆活,转换轻盈,运动方向变化多。开合相接,转换灵活;进跟退撤,身到意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2
孙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之一,创自河北省完县人孙禄堂(1862--1932),孙禄堂于民国初年从郝为真学得不到武式太极拳后,以武式太极拳为基础,吸取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特点,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特点,并融入这两门拳术的一些手法,融会贯通,创编成孙式太极拳。此拳动作小巧轻灵,架高步活,柔缓圆活,运动方向变化较多。由于此拳以两脚进退相随为步法特点,又称活步太极。由于此拳以开手和合手(开合手)为动作转换衔接的基本方法,还称为开合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之一。创于河北省永年县人武禹襄(1812--1880)。武禹襄自幼习武好文,约1850年从杨露禅学得陈式老架太极拳,1852年途径河南怀庆府赵堡镇,从陈青萍学陈式新架太极拳,此后,钻研拳理,揣摩拳架,多有发悟,创编成武式太极拳。此拳姿势紧凑,强调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肩,动作柔缓,步法小巧灵活,注重虚实变换和内气潜转。武式太极拳的身法主要有含胸拔背、裹裆、护盹、提顶、吊裆、沉肘、尾闾中正。运动时注重动作的起(开始动作)、承(上一动作环节与下一动作环节)、开、合,讲究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需有转换。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赵堡太极拳有拳架七十二式,式式皆为立式画圆,走立式化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丹田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赵堡太极拳架轻灵圆活,动作舒展大方,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套路贯穿,有柔有刚,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圆为圈、由简到繁,提高技巧,难度,在演练过程中,练至数趟,一经启动,旁人观之、见走圆画圈,却找不到头与尾,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以上就是太极拳几大流派的一些区别,希望对你有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27

太极拳各门派的区别之处,武术核心套路的取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