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爸爸参与到教育孩子中来

如题所述

在中国,较多的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爸爸外出赚钱养家,应付日渐沉重的生存压力,而照顾和教育孩子的重担都不可避免地落到了妈妈的肩上。繁忙的工作往往让爸爸的亲子时光变得很少。然而,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忽视的。专家认为,父亲的陪伴,对孩子的身心成长至关重要。由于父亲使用的语言更加复杂,能够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思维,让孩子更早社会化,并发挥潜能。而且,孩子的意志品质和智力都会更高。这主要源于父亲不会将焦点放在细节上,也不会太娇惯孩子,所以,孩子更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独立去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智力上的锻炼。 传统教育观念会认为,妈妈应该是抚育孩子的主力军,而爸爸只要负责赚钱养家就可以了。事实证明,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也很重要,因为父亲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并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如果男孩缺乏父亲的陪伴,很容易导致女性化倾向,而女孩缺乏父亲的角色认同,长大后会显得不自信。既然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不可替代,那妈妈就要邀请孩子的爸爸参与到教育中来,尽可能地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为了让爸爸更多地参与到教育孩子中来,妈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求爸爸多陪陪孩子 无论工作多忙,爸爸应该每天至少拿出20~ 30分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哪怕只是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措积木,帮孩子洗澡,或者和孩子通电话。这样的亲子时光虽然短暂,但是至少孩子能感觉到爸爸的爱。妈妈还应该和爸爸协商,督促爸爸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和孩子独处。虽然,爸爸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相处的质量更重要,爸爸要充分利用时间和孩子培养感情,鼓励孩子多方面发展。 2)妈妈要创造机会.让爸爸和孩子多亲吻拥抱 妈妈要尽量利用爸爸出门前、下班回家后的时机,让孩子主动和爸爸亲吻拥抱,并让爸爸也这样对待孩子。平时爸爸工作很忙不能及时赶回家,妈妈就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给爸爸打电话,让孩子和爸爸通通电话,让孩子时时感到爸爸的爱。当孩子伤心时,妈妈应该提醒爸爸给孩子打气,抱抱孩子,摸摸孩子的脑袋,让孩子鼓足勇气继续努力。 3)让爸爸经常充当倾听者 当孩子受委屈的时候,妈妈要有所回应,同时也可丝适时将问题推给爸爸,让爸爸充当孩子的倾听者,并及时地为孩子排忧解难。爸爸一般比较大大咧咧,对于培养孩子勇敢性格大有好处。所以,不妨做一个爱“推卸”责任的妈妈:“有问题找爸爸去,看看爸爸会怎么帮你。”同时,也要和爸爸经常沟通,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更好,尽量达成一致。 4)妈妈要留出空间,让爸爸和孩子玩各种各样的游戏 爸爸有时候会把孩子头朝下抱起来,让孩子在自己身上骑马,把孩子扔到空中又接住,孩子会表现得十分兴奋,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而这种完全迥异于妈妈的风格,对干培养孩子良好积极的情绪,刺激孩子的智力发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等方面极有好处。因此,妈妈平时要刻意留出空间,让爸爸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5)造融洽的夫妻关系 一个民主、融洽、健康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健康地成长。而一个充满硝烟的家庭环境,无疑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所以,妈妈要努力营造浪漫美满的夫妻关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即便有分歧,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执。幸福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人格比较健全,生活比较平和,性格也更加开朗大方,而在不幸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变得内向、胆怯、不自信、敏感等。所以妈妈爱孩子,首先要爱孩子的爸爸。 妈妈应该创造更多机会,让孩子和爸爸经常在一起,这样可以促进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促进父亲和孩子的沟通。而对于单亲妈妈来说,没有亲生父亲在孩子身边,通过妈妈的努力,他们一样可以健康成长。妈妈可以为孩子找一个替代爸爸形象的男性,例如孩子的舅舅、叔叔、爷爷、外公或者妈妈的男性朋友等都可以帮助培养孩子的阳剐气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19
单亲家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