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韭菜根部生虫怎么办?

如题所述

可能是韭蛆。这种虫的防治难度较大,且涉及食品安全,切不可乱用药。

推荐一篇文章:

浅谈韭蛆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对策

莘县是鲁西北重要的无公害韭菜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韭蛆十几万亩,然而韭蛆是韭菜上的重要害虫。随着韭菜不断扩大的规模化栽培,韭蛆的为害也逐年加重,成为制约韭菜生产的主因素。为了防治韭 蛆菜农往使用大量农药,严重影响韭菜的产量和质量。韭菜虽是我国的传统蔬菜,对韭蛆的发生为害调查很早,但应用基础研究匮乏,防治方法单一。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不仅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用药次数,减少投入,而且可以收到较好的防治郊果,生产的韭菜产品可通过农药残留检测抽样检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质量为适应国内外无公害蔬菜市场的需求,为对韭蛆的无公害防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几年来,通过查找有关资料、田间试验、调查总结,我们对韭蛆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的研究进展浅谈如下:

    一、韭蛆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1、韭蛆,学名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Ddorhana Yanget Zhang),属双翅目,长角亚目,眼蕈蚊科,尽眼蕈蚊属,韭蛆成虫的雄虫体长3.3-4.8mm,平均4.3mm,黑褐色,雌虫体长4-5mm,平均4.6mm,二者相似,但雌虫触角较短且细。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各省、自治区,以及四川、湖北等省。该虫取食范围较广,可为害百合科、菊科、藜科、十字花科、葫芦科、伞形科等7科30多种蔬菜,在我还以保护地韭菜受害最重。据调查,也有韭蛆严重为害大蒜的,一般地块虫株率20%-30%,重者高达100%,同时大葱上也有发生。

    2、习性成虫不取食,喜腐殖质,有趋光性,但喜在阴湿弱光环境中活动。上午9-11时最为活跃。同时也是交尾高峰。夜间不活动。雌虫产卵趋向寄主附近的隐蔽场所,多产于土缝,植株基部与土缝间的缝隙,叶鞘缝隙,多是成堆产,少数散产。并且韭菜植株、大蒜素、大蒜乙醇提取物和多硫化钙对韭蛆成虫均有明显的引诱作用,但不同味源物和不同剂量间引诱力有较明显差异。

    3、韭蛆幼虫隐蔽式群居生活。聚集在地下部韭菜鳞茎、根部及假茎处为害,从外及内蛀食,导致植株叶片从外及内变黄,继而干枯。幼虫可继续向下为害,蛀食鳞茎及根部,使生长点受破坏,不能产生新叶而整株枯死。韭蛆幼虫喜潮湿,土壤湿度以20%—24.7%为最适。土壤湿度过大或干燥不利各虫态的存活和发育。夏季的高温、干旱或高温多雨是韭蛆种群数量下降的主导因素。土壤湿度是决定其发生数量的关键因素,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温度对韭蛆的生长 和繁殖有较大的影响。在低温下,韭蛆的发育历期较长,产卵量较低,不利快速建立种群,高温对韭蛆的影响更大,成虫寿命、产卵量和种群趋势指数均为最低;20-25℃韭蛆的种群增长指数和繁殖力较高,是其适宜生长温度。

    二、生活史和发生规律

    1、韭蛆的发生代数依据各地区和栽培模式的不同而异。保护地韭蛆幼虫冬季不休眠,可周年发生,幼虫继续为害;露地栽培韭菜,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4-6代,春秋发生严重,多以幼虫在韭菜鳞茎或根茎及其附近土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以后,越冬幼虫上升到1-2cm深处化蛹。4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5月中、下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成虫羽化盛期在7月上旬末至下旬初。第3代幼虫9月中、下旬盛发,9月下旬至10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10月下旬以后第4代幼虫陆续入土越冬。

    2、在我区通过对韭菜露地、温棚2种栽培方式的韭蛆幼虫田间消长规律进行调查对比。发现露地栽培田韭蛆春季为害历期较长,往往延续到6月份,温棚栽培的地块,春季为害期较短,冬季扣棚期为害最重,主要受栽培管理方式的影响。露地韭菜,春季至初夏是生长季节,在正常浇水条件下,土壤温湿度适合韭蛆生长发育,造成这些地块为害时期长;温棚田在扣棚期棚内温度回升,越冬的幼虫慢慢复苏,上移,再加上棚内土壤湿度大,容易造成韭蛆大发生。春季掀棚后,有的地块韭菜旱,土壤含水量下降,幼虫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春季为害轻,而且为害历期缩短。

    三、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根据韭蛆危害程度确定适宜的轮作时间,一般3-4年应与其他作物轮作1次。

    2、加强管理,苗床要更换新土,育苗时要浸种催芽,移栽时挑选无蛆鳞茎。韭根移栽时,将韭根暴晒1-2天,然后再栽。韭菜萌芽前,清除败叶和杂草,沿宽行和簇间深锄松土,剔除簇心土,晒根晾土。

    3、基肥处理,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做基肥,可减轻韭蛆的发生,每立方米粪肥加入石灰粉20千克,或加入乐果800倍液调匀堆闷。

    4、药肥灌溉灭幼虫,当田间发生幼虫危害时,结合浇水,每亩随水追施碳酸氢铵15-20公斤,可有效杀灭幼虫。另外,亩用硫酸铜1公斤,对水200公斤,浇灌韭菜根部,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5、韭菜刚刚收割后,因在韭菜畦上空飘散着浓郁的韭菜味,所以引来大批成虫产卵。因此,割后,一定要立即在韭菜畦面上覆盖塑料薄膜3-5天,待韭菜伤口愈合,气味消失后,再揭掉薄膜。

    6、韭菜小区栽培中覆盖50目防虫网避免韭蛆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并且对韭菜的累计产量无影响。防虫网覆盖在南方部分地区应用较多,且在速生蔬菜上的应用技术比较成熟。但在韭菜大田生产中用于防治韭蛆的研究较少。在韭菜大田生长中的应用技术需进一步研究。

    7、根据温湿对韭蛆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温度对韭蛆的生长和繁殖有较大的影响。土壤湿度是决定其发生数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农业措施控制环境的温、湿度来防治韭蛆。越冬韭菜在春季开始解冻时,剔开根株周围的土壤,使韭蛆暴露在地皮之外,经低温干燥,韭蛆便会死亡。此法可降低韭菜被害率10%。收获韭菜后进行松土,并撒施草木灰,这种方法可使土壤表层干燥,减少韭蛆的为害。

    灌水法对韭蛆有一定防治作用。春、秋季幼虫发生时,连续浇水2-3d,每天淹没畦面,可以杀死韭蛆。

    (二)生物防治

    目前对眼蕈蚊科害虫的生物防治已有较多研究,如用病原线虫防治蘑菇上的Lycoreella auripila,用捕食螨兵下盾螨防治根蛆。

    1、苏云金杆菌,有关专家用8000Iu/ml苏云金杆菌Wp防治韭蛆的初步试验表明,当每亩用药剂5-6kg时,防治效果可达75%左右。生物农药15%蓖烟Ec,苏云金杆菌对韭蛆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交期较长。

    2、阿维菌素:在韭菜上推广应用已收到很好的效果,应用时要把握在卵孵化盛期用药,把韭蛆幼虫消灭在钻蛀韭菜之前,可提高防治效果10%以上。

    3、1.1%苦参碱DP是一种从多种药用植物中提取分离出的双稠  啶类生物碱加工而成的植物源农药,亩用H%苦参碱DP2kg,对水500kg,顺垄灌根,对韭蛆的防效可稳定在91.84-93.67%之间,持效期达30d

    以上,能有效控制韭蛆的为害,且对韭菜安全无毒。

    (三)物理方法

    如糖醋液诱杀成虫技术,黏虫板捕杀成虫,灭蚊灯诱杀成虫,对韭蛆的防治都有较好的效果。糖醋液诱杀成虫试验表明,大田单块种植防效为63.9%,连片种植防效为51.5-61.8%。温室防效52.3-60.9%,小拱棚为45-58.4%。糖醋液诱杀成虫技术是无污染、无抗性的防治措施,能有效降低韭蛆幼虫发生数量,减轻化学防治的压力,在无害化治理措施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防治时比较费工费时,大面积种植须成方连片进行诱杀,才能保证效果。

    (四)化学防治

    要严格掌握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即施药至刈割间隔时间,灌根防治幼虫的不少于10天,喷药防治成虫的不少于3-5天)。为确保防治效果,在防治策略上掌握狠治第一代和第五代。控制第二代,并采取雨前突击用药。农药选用上注意不同种类农药交替使用,避免韭蛆产生抗药性。

    1、防治成虫,在大田成虫羽化盛期,可在韭菜收割后,于上午9-11时用菊酯类农药2500-3000倍液或50%辛硫 EC1000倍液喷洒畦面,杀灭成虫,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2、防治幼虫

    ①低龄幼虫对灭幼脲最敏感,随着龄期的增加敏感性降低,预蛹对灭幼脲的敏感性强,蛹对灭幼脲的敏感性低。可在韭蛆发生盛期前5天左右进行施药,采用20%灭幼尿SC600-800Ml/亩,加水灌根,可较好地控制该虫为害,持效期可达90d。②用40%毒死蜱(商品名乐斯本)EC对韭蛆进行灌根防治,用药量225-300mL/亩,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对韭菜安全。③发现幼虫时,选30%米乐尔颗粒剂,每亩用药2千克拌成毒饵,在韭菜收割后撒施,方法是于幼虫发生高峰期,当发现韭菜叶尖发黄变软并逐渐向地面倒伏时,用以上药液对根部喷灌,然后覆土,或结合培土施用上述药剂灌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15
灌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