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重度单位KN/M³是怎么换算出来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0

    土的重度就是密度乘以加速度。

    密度的单位是kg/m³,加速度的单位是m/s²,相乘之后就是重度(kg*m/s²)/m³。

    力的单位N,是根据F=ma计算出来的。

    由于1N=1kg*m/s²,此时就有了重度的单位N/m³。

    大一点的重度单位就是kN/m。换算公式为:1kN/m³=1000N/m³。

土重度

1、基本内容

英文:unit weight of soil

释文:土重度曾称土容重,是单位体积土受的重力。按土孔隙中充水程度和土所处的位置,又可分为天然重度、干二重度、饱和重度等。

2、 相关公式

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Kg/m3; 重度则表示单位体积物质的重量,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N/m3;  重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为:重度γ = 重力加速度g(10)×密度ρ(g/cm3);
密度也叫重度,水的密度是1000g/cm3,土的有效重度(密度),淤泥质粘土的有效重度,一般可按土工试验成果取用(1.74~1.78之间),内摩擦角(5~8),黏聚力(15左右)。

3、土力学中常用土重度

土力学中常用到的土重度一般有天然重度(通常意义上的土重度)、饱和重度、干重度及有效重度(也称为浮重度)。分别表示单位体积的土分别在天然、饱和、干燥、湿润状态下的重量,反映了土在不同状态下质量的差异。

一般土体由三相(气、液、固)组成:空气、水及土粒, 天然重度是天然含水率条件下土体的重度,等于土总重量(=空气+水+土粒)除以土总体积;饱和重度是当土孔隙全部充满水(或从地下水位以下取土)时,对应的天然重度即为饱和重度(此时土总重量=水+土粒);干重度是土的固相(土粒)重量与土总体积的比值;有效重度是当土浸没在水中时,土粒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土体重量需扣除浮力,即等于扣除浮力后的土粒重量除以土总体积。大小关系:饱和重度>天然重度>干重度>有效重度(或浮重度)。

计算公式:有效重度=(土总重量-土粒体积*水重度)/土总体积=饱和重度-水重度(取10kN/m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