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说话是文言文吗

如题所述

古代人说话用白话文。

古人的普通话与我们现在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是发音方面,词汇的组成和含义也有很大的差别。

先秦时期的文学著作非常精简,例如《春秋》记录了鲁国三百年的历史也不过一万八千字,古代的文言写作技巧掌握在读书人手里,而古代的识字率大多在10%以下,先秦的时候也就在2%左右,大多数老百姓根本不懂文言文,不会文言文也要说话交流,用的就是当时的白话文。

到了后来口语发生变化,才渐渐的从日常生活中消失,变成了专门用来书写的文体。唐朝时期开始文白参半就开始流行起来,所以白话文开始逐步走进文学作品之中。明清时期的话本小说里面的文字就已经比较白了。

西晋到宋朝期间,因为北方一直被异族统治,南方汉人也是和少数民族杂居,所以中国人的口音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北方人的语言开始被胡化,到隋唐南北统一时期,虽然他们语言还是文言文,但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已经很大了。

明清时代,古汉语与现在的发音已经很小了,语法区别也不大,这个时期士大夫们书面语还是文言文,难度与现在一样,但是底层文人开始用白话文写作,也就是典型的古白话。

扩展资料: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倡导“活文学”,是整个白话文运动的滥觞。同年1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与之呼应。

1920年1月,依当时的教育部颁令,凡国民学校年级国文课教育也统一运用语体文(白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话文

百度百科-文言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6
除了先秦时期,其他时期的古人说话是不用文言文的,文言文是专门用来书写的文体。因为语言的口语随着时间的变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口语一直在变化。也就是唐代人说话宋朝的人就不一定能听懂了。
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的区别并不大,文言文实际上就是将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后变形而成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言文基本定型,以后的两千年基本没有变过。但口语白话文却一直在变,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受移民的影响,比如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所导致的语言变化。唐朝之后,白话文和文言文分离得更加明显,人们平时说话和写文章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第2个回答  2022-08-18
很简单啊。古代人说话不是文言,因为听不懂呗。我们说这个汉字吧有读音,但确是表意文字。所以,用汉字来写文章时可以用较少的字来表达完整的意思,不需要大量的词汇,但需要掌握更多的生僻字。但是说话呢,是通过发音来表达意思,但相同的读音会导致意思不清,所以要组词,以词汇的不同发音来表达清晰的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