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总督上奏折自称奴才,为何雍正却要他改成臣?

为何雍正却要他改成臣?

满人得了天下,汉人就惨了,尽管比在元朝的地位高些,但在满人面前还是二等公民。不要说汉人小老百姓了,就是汉人官员,在满人官员面前,不管是客观上还是感觉上,都低人一等。汉人官员为了求得个人成长进步,有事没事就找机会与皇帝说上几句话套近乎,好混个脸熟名熟。

一次,湖广总督杨宗仁给雍正皇帝上了一道奏折。报告什么大事呢?其实啥事没有,纯粹就是请安,向主子问好,让主子保重龙体。
雍正又是怎么批复的呢

按说,这种无病呻吟、没事找事的奏折,皇帝大可扔到垃圾篓里,不用管它。不过,雍正还是批复了2个字——“朕安”。值得玩味的是,雍正还改了杨宗仁奏折中的2个字。在落款中,杨宗仁自称“奴才”,雍正改的便是这2个字,涂掉,在旁边写了一个“臣”字。
表面上,“臣”似乎比“奴才”更有尊严,其实不然。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下,不是谁都可以称“奴才”,只有满人在皇帝面前才可以自称“奴才”。汉人想称自己为“奴才”,对不起,还没资格。

当然了,上面说的只是“原则”,有原则就有例外,也有汉人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的。这个汉人的名字,你一定听过——曹寅。曹家本是汉人,但与康熙皇帝的关系相当不一般。表面上,曹家就是为皇家织织衣服,实际上,乃是秘密的特务机构,负责为康熙监视南方汉人官僚和平民的一举一动。曹寅向康熙上呈报告十分密集,而且说的事儿非常细,细到琐碎的程度,比如谁某日见了谁,干了啥,说了甚,天气怎样,几点散的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4

“臣”和“奴才”都是大臣在皇上面前的自称。我们也普遍认为大臣更好听一些,比奴才显得尊贵。然而在清朝的时候,情况却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在清朝的时候,清朝的大臣往往习惯在皇上面前称呼自己是“奴才”,而汉人大臣则在皇上面前称呼自己是“臣”或者“我”。所以,在清朝时候,“奴才”比“臣”更尊贵。

雍正曾公开讨论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称“奴才”的人,更显得亲密,也只有满朝八旗的人可以称“奴才”,而汉人则显得更为疏远,只能称“臣”。所以,“奴才”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一般汉臣为了讨好皇帝,会在奏折里有时称“奴才”,皇上心情好时,也不会计较。但在乾隆中期以后,严禁“臣”和“奴才”乱用!

所以,你就理解了湖广总督为什么要在上奏时自称奴才了。他上奏是为了讨好雍正,让皇上保重龙体,特意在最后自称了“奴才”二字。在雍正时期大臣称呼还不是很严格,但可能是大兄弟运气不好,雍正看了他写的以后,批复了两个字:朕安。然后特意把奴才那两个字涂去了,在旁边批注了一个字:臣。这可能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了,恰逢雍正不开心吧。

当然,也有汉人大臣成功上位,做奴才混的风生水起的。在乾隆时期,有一个叫曹寅的汉人,就成为了皇帝的亲信。每天在乾隆面前,以奴才自居,负责监视文武百官,汇报官员们的生活,可谓是皇上身边的红人。

第2个回答  2019-09-03
因为在当时,只有满蒙的大臣才能称为“奴才”,很显然湖广总督因为是汉臣,所以不能这么称呼。
第3个回答  2019-09-22
在清朝入关之初,满人大臣在皇帝面前多自称“臣”,而是本旗主子面前多自称“奴才”。汉人大臣在清朝皇帝面前一般自称“臣”,有时甚至自称“我”。

雍正皇帝还没有当皇帝之前,曾经跟年羹尧讨论过这个问题,他的说法是:“况在朝廷称君臣,在本门称主仆,故自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以至公等莫不皆称主子、奴才,此通行常例也。”这就是说,满人大臣在朝廷里是君臣关系,在本旗是主仆关系。是自称“臣”,还是自称“奴才”,存在微妙的区别。
雍正皇帝当了皇帝以后,曾经对大臣在奏折里的自称进行规范,统一为“臣”:“凡奏章称臣、称奴才,俱是臣下之词,不宜两样书写。嗣后着一槩书写臣字。”按照这个意思,不管满人大臣还是汉人大臣,均在奏折里自称“臣”。

不过,雍正时期,内务府的满人大臣在上奏折时,还是爱自称“奴才”。雍正皇帝也并没有及时进行纠正。

有的汉人大臣,来用自称“奴才”的方式,向雍正皇帝套近乎。
雍正年间,有一个湖广总督叫杨宗仁。杨宗仁是汉军正白旗人,生于1661年,监生出身,历任湖广慈利知县、甘肃西宁道、浙江按察使、广西按察使、广西巡抚、广东巡抚等职。雍正皇帝继位后,杨宗仁授任湖广总督。

有一年,杨宗仁给雍正皇帝上了一道请安奏折。在奏折的结尾处,杨宗仁自称“奴才”。雍正皇帝在批阅这道请安奏折时,很认真地用朱笔划去“奴才”两个字,在旁边写了个“臣”字,并批示了4个字:“称臣得体。”
显而易见,雍正皇帝认为,汉人大臣还是称臣更为得体。

如今,杨宗仁还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如果大家到了台湾旅游,不妨去台北故宫博物院瞧一瞧这份可爱的奏折。

雍正皇帝还算比较客气,乾隆皇帝就没有这么好的脾气了。

乾隆皇帝继位后,专门颁发一道上谕规定:“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不一。著传谕,嗣后颁行、公事折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摺奏,仍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这是说,满人大臣在公事奏折里自称“臣”,在请安折、谢恩折以及寻常奏折里,仍然自称“奴才”。
不久,满人大臣天保和汉人大臣马人龙一起上了一道奏折。天保排名在前,马人龙排名在后,他们便一起自称为“奴才天保、马人龙”。乾隆皇帝看了,大光其火,以严厉的口吻指责马人龙是冒称“奴才”。

为此,乾隆皇帝还专门下了一道奏折,再次强调:“凡内外满汉诸臣会奏公事,均一体称‘臣’……武员即官至提督亦称奴才,此乃向来定例。”
第4个回答  2019-09-02
因为胡广总督是汉臣,只有满蒙的臣子才能自称为“奴才”,汉臣是没有资格的,因为满蒙关系亲近,汉人没有资格成为满蒙一家人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