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的机体碘营养不良所引起的一组有关疾病的总称。最明显的表现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在碘缺乏众多临床表现中,最容易被人们认出的是颈部甲状腺肿大,俗称“粗脖根,大脖子病”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另一种是“傻子”或“呆小症”,即地方性克汀病,病人表现出明显的智力缺陷,具有典型的痴呆表情,他们身材矮小,甚至聋哑。

   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

  1.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2.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3.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

  4.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5.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6.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二、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7.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我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个点),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

  8.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

  9.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10.自2000年以来,我国完成的各类监测或调查(碘缺乏病监测、碘盐监测、高水碘地区调查和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三、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11.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增加、稳定或下降,甲
第2个回答  2019-11-13
碘是我们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一旦缺少,就会引起身体出现各种疾病,而这些也被称为碘缺乏病。碘缺乏病主要是环境缺碘,人体摄取碘不足所致。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碘缺乏病的防治知识。
碘缺乏病的病因
1、环境因素
其流行的原因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中缺碘,尤其是冰川冲刷地带和洪水泛滥的平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也造成了环境缺碘,山区缺碘的文献报道众多,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多分布在山区,主要因为山区坡度大,雨水冲刷,碘从土壤中丢失所致,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的三江平原缺碘可能因为历史上频繁的泛滥,以及地下水的运动活跃造成。
2、胎儿缺碘
妊娠期间孕妇如碘的摄入不足,血浆中无机碘离子浓度降低,甲状腺产生的T3,T4较少,血液中T3,T4减少,以致通过胎盘的T3,T4减少,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胎儿的生长发育即出现了一系列的障碍,中枢神经系统首先出现症状。
3、膳食因素
人体碘的供给约60%来源于植物性食品,如土壤中的碘缺乏可导致植物性食品中碘含量不足。低蛋白,低能量可使血清中T3,T4,血浆蛋白结合碘(PBI)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升高,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可影响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和利用。
碘缺乏症预防方法
1、碘化食盐:食盐中加入碘化钠或碘化钾,浓度为1:1万至1:2万。
2、碘化饮水:饮水中加入碘化钾,按10万L水加碘化钾1g(即每升水含碘化钾10μg)。
3、碘油注射:适用于发病率低,无须普遍加碘的地区。
4、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藻、海鱼虾等。
第3个回答  2019-11-13
碘缺乏病是一种可以预防的,造成智力精神发育和脑损伤的疾病,食盐加碘是预防碘缺乏病最有效的措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干预措施以来,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碘营养适宜的国家。

所谓碘化食盐即将可溶性碘化物,按照一比两万到一比五万比例加入食盐,我国碘化盐中碘添加剂为kio3。推广碘化食盐,可使广大人群特别使小儿免受缺碘所带来的种种危害,对于缺碘较重地区可定期开展碘油强化补碘。补碘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所以补碘应该适度。我国每日推荐摄入量为四岁以下50微克,四到十一岁以下90微克,十一到十三岁以下为120微克,十四岁以上为150微克。
第4个回答  2021-04-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