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

如题所述

古人的书籍文章,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但是有“句读”(jv dou),私塾老师教授学生时,用红笔断句,学生水平提高以后,不需句读,就能够通读文章。一般有点文化的人,也逐渐适应了这种读法。就是这样,也没有影响古代文化的发展,但是不利于普及。 例如文章靠每句尾的文言虚词断句;骈文靠对仗断句;诗词格律靠韵脚和当时的曲谱断句。

之前看不同版本的《道德经》和其他的古典名著,都存在不同的断句问题,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现在终于明白了——古文都是一文到底,不用标点符号,注意不是没有,而是不用,“没有”和“不用”是两回事。为什么不用?因为文章一经圈点,文气就断了,正如人的三焦之气本是通畅的,如被截断气机就滞涩不通一样。文章是有生命的,有眼有气,文气一断文意就僵了,文章就死了。一部《论语》一辈子都读不厌,每年读都有每年的理解,每次读都有每次的体会,句读一变,整个文意都大变,所以不能断死。


句读的基本原则就是“语绝为句,语顿为读。”语气结束的地方为“句”,用圈来标记,没有结束的文句叫做“读”,用点来标记,古人常用“可圈可点”一词,赞颂某位历史人物的功业。


句读点错了,常常闹笑话、出歧义。例如当年批孔运动,常用《论语》里面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话来说事,说孔子为专制帝王帮忙,推行愚民政策。还将老子拉过来陪绑,因为《老子》中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知,强其骨”的话。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是他把教育从贵族的殿堂推向民间,才有后世的社会教育,这是孔子的伟大贡献。孔子是有教无类,要将所有人都教明白,如果要“愚民”,他又教道谁去呢?这从道理上都讲不通。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误解呢?断句断错了。孔子的意思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懂道理,就随他们去,为政者不要没事找事;老百姓不懂道理,就要教育他们,这是为政者的责任。同理,孩子听话,父母就不要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挑剔;孩子不听话,父母就要好好地对他进行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8
因为上古时期还没有发明标点符号。
但是,随着社会交往的发展,古人已经意识到没有标点的文章很难读,逐渐出现了“句读”:用圆圈表示段落或完整句子的完结,类似于“。”;用点表示读的停顿,类似于“,”。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收录了一些原始的标点符号。但是,现在保存的古籍中,有的有原始标点,有的没有。到了近代,标点符号才被广泛使用,符号也日渐成熟。直到现代,才有了统一规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08
因为古代词语押韵,读起来自然就停止并知道其意。所以没有标点符号。后来到今天标点符号越来越多,实际上是文学的一种倒退。文章也失去了原始本意的美。
第3个回答  2023-06-07
古代没有发明标点符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在古代文人的心目中,通不通顺,有没有语病,是比有没有标点符号更重要的问题。
2. 古代的书面语言,特别是文言文,有自己的一套标点符号,它们足够表达文意。
3. 古文中有许多虚词,它们在句子中起到标点符号的作用。比如,古文中常用“之乎者也”,它们可以帮助读者分清句子的结构和意思。
总的来说,古代没有发明标点符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因为文人更加注重文字的表达力和文意的清晰明了,而不是标点符号的使用。
相似回答